宋曉霞
【摘 要】班主任的管理方法要基于學生的特點進行,在分析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后,有的放矢第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加強班級凝聚力,利用好主題班會、微型班會、寬嚴有度,班級工作才會有條不紊地進行。
【關鍵詞】初一;學生心理;班主任;班會
一、初一學生的心理分析
初一學生剛剛走進初中,對一所新的校園充滿了種種感受,有好奇也有未知的恐懼,有向往也有壓力,有期待也有些惴惴不安,不論是哪種情緒,學生的內心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能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初一的班主任在一年的常規管理中,要基于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來展開。
初一學生往往活潑好動,喜歡和同學“追逐打鬧”,教室里甚至會上演“摸爬滾打”,課間的教室往往“嘰嘰喳喳”,教師不要奢望他們能像高年級學生那樣“規規矩矩”、“安安靜靜”。教師對學生要提出合理的要求,學生能夠達到的目標,慢慢培養秩序和規矩。
學生“善于”暗中觀察老師,往往會“欺軟怕硬”。發現哪個老師要求不嚴、管理松懈,可能會應付了事。當然,這不是普遍現象,有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不會受到影響,這種現象較普遍的存在于待優生和后進生中。
大部分學生特別重視老師的看法,在意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會通過種種方式來引起教師的關注;當然學生也非常敏感,能敏銳捕捉到教師眼神中的“喜”、“惡”,反過來學生對教師的“喜惡”之間的轉變可能很快,如果喜歡老師,可能老師說什么都是對的,如果不喜歡,往往老師說什么都說不到心里去。
結合初一學生的以上心理特點,班主任的常規管理策略建議從以下方式進行:
二、主題班會塑班風、立規矩
開學第一堂課應該給學生介紹初中生活,以及希望學生在初一一年的學習生活中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消除學生內心對未知的恐懼,增加他們對未來的期待。建議從以下方面展開:
1.夸一夸學校和任課老師,最好讓學生“迷”上這個學校、這個班級。
2.夸一夸對學生的第一印象,肯定學生在老師心目中的印象。尤其肯定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肯迪學生積極求上的心態,奠定班級的班風基調。
3.提出班級管理的要求。提出班級管理的規范或者班級量化的規則解讀。開學第一節課肯定完不成那么多的任務,這里可以簡單提一提,后續進行展開。
4.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指導。初一學生在學習上面對的最大的困惑就是學習壓力突然變大,學習的科目變多,每個學科的要求也比較高,學期初學生往往會應付不來。為了減少教師后期管理的打補丁,最好學期初就把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克服。
三、常觀察、常總結
初一是養成教育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最好是能深入班級,多觀察學生的表現,挖掘學生的好做法,大肆表揚,積極宣傳;對與不好的現象,盡量私下溝通。但是在班級中要經常總結班級的各種表現,讓學生認識到班風、班規不僅是擺設。
四、松弛有度
對于新班主任來說,班級管理松弛有度好像是最難做到的往往新班主任對于學生的管理存在畏懼的心里,當然更多的是畏懼學怎么管學生、不會批評學生,對待學生的問題往往不敢說、不會說。與學生幾次“交手”后很容易“敗下陣來”,尤其是面對某些個性較強的學生時,新的班主任更容易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應對。而一旦某些學生發現“和老師頂嘴、賴賬”,“老師拿我沒辦法”,可能危害面會更廣。
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首先得讓學生感受到你是愛他們的,你為他付出了非常的多,所以當學生“惹你生氣”的時候,老師才有底氣打出“感情牌”,屢次犯錯也會不好意思,教育學生,就是要以理服人,批評得有理有據,讓不得不服。切忌人身攻擊、惡語相向。
另外評價學生最好是以班規進行,不以成績論高低。不能有的學習好的學生犯錯了,老師就一筆帶過,而學習不好的學生犯錯了,就抓著不放,這樣的話有失公允。如果這樣的班主任管理班級,當然就缺乏信服力了,學生也不會把“班規”當回事。
五、開好微型班會
一般一周只有一節主題班會的時間,要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放到主題班會上去說,往往會造成滯后,影響班級的長遠發展。面對班級內出現的細碎的事情,要及時利用課余、課前時間進行教育。比如,秋冬季節,室外值日生打掃衛生總是滯后,引起遲到現象。我在進行處理時,是這樣的:
1.溝通小組長,先調查了解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落葉太多;二、衛生工具不夠用,去到工具存放間的時候,工具已經被其他班級拿走了;三、同學們打掃衛生的時候不夠認真,存在打鬧的現象。
2.找到最快的解決辦法。落葉太多,這個解決不了;能不能早一點去工具房?這也做不到,樓層決定了,而且這個工作開展起來要協調政教處和任課老師,難度較大,最好是自己解決工具問題;打掃衛生的時候打鬧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
3.搜集證據。政教處查衛生時反饋出來的信息,從任課老師那反饋信息(值日生遲到),巧的是正好有老師拍了一段視頻發給我了。
4.方法改進。親自去衛生區,看學生的值日狀態,趁機進行批評教育。幫學生再次劃分區域,明確職責;允許學生用室內的衛生工具,已解決工具不足的問題;親自培訓學生如何用大掃帚,提高效率。
在做好以上工作以后,借助微型班會,批評了值日生的打掃方法、不認真的態度,同時肯定值日生的進步。在趁機教育其他同學黨碰到問題時,要想辦法客服困難,完成自己職責內的事情,進行責任感的教育。
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班主任面對的是差異的個體,必須要具備差異的眼光,班級管理求同存異、寬嚴有度,讓每一個學生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讓這個班級更好,每個學生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各項工作都會很好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