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華
(大連海洋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遼寧大連 116000)
“互聯網+”時代中思政課程和各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和系統交叉是一個不可抗拒的大趨勢和必然,這是高等教育落實協同育人、完善發展、全面成長目標的基本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期教育發展談話》中強調:思想政治是貫穿整個高等教育教學全過程的核心性工作,必須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關鍵價值和作用。正是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高校教師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思政課程必須要在新時期實現與各學科教學的高度整合和系統滲透。作為學科教師和思政教師在“互聯網+”時代必須要具備“跨界”和“融合”意識,在“互聯網+”平臺上講專業課程和思政教學做到系統融合和有機交叉,專業課程教師要千方百計將德育和思政教育的內容融合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之中,使其能夠在教學細節、規劃和內容中得到體現,同時思政教師也要想方設法將思政教育和學生專業成長做到完善統一,通過“互聯網+”的支持構建新時期思政教育教學的新樣式,不斷提升思政課程的生命力、感染力和說服力,幫助學生建立起穩定、健康、正確的思想政治能力和素質。
“互聯網+”時代中高科技元素和資源向高等教育教學迅速而全面地滲透,這就要求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必須善于利用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高新要素和平臺,通過智能化的“課程思政”體系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質量、效率和效果。當前思政和專業教師要充分利用“智慧校園”建設的機會重新認知教育與教學、教師與學生、主體與客體、方法和目標等重要目標和關鍵內容,要利用“互聯網+”進行“課程思政”體系的整體思考和系統研討,將課程教學、學生發展、思政教育和高校改革等目標統合在一起,立足于“互聯網+”的深入教育教學應用進行再認知,形成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和說服力的“課程思政”新模式,在為學生全面成長和系統發展夯實體系和結構基礎的同時創建思政教育的新樣式。作為高校思政教師和專業課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的時代特點,要在全面掌握新一代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前提下進行教育教學的變革和創新,要主動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優勢和機遇對各類課程進行再解構和再重構,利用“互聯網+”這一大平臺深入而全面地挖掘教育教學中服務思政發展和建設的要素和資源,為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學生個體提供思政發展和成長上的差異性指導和針對性服務,打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現代化智能“課程思政”新平臺和新體系。在進行智能“課程思政”體系的建設中必須建立督導、檢查和反饋機制,要組織專家、學者對高校進行的智能“課程思政”新體系進行系統監督和全面管理,在全面保護和激發教師在智能“課程思政”體系建設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給與智能“課程思政”體系完善和發展必要的指導,形成對智能“課程思政”體系的保障和監督職能,為教師在“互聯網+”時代利用智能“課程思政”體系取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學成果提供系統上、專業上和結構上的支持。
思政教師和專業課程教師要看到“互聯網+”背景下課程思政的意義和價值,要站在推進學生思政素養提升和綜合能力發展的高度整合新的資源,進而有效突破傳統課程教學和思政課程上的阻礙和不足。在高校層面首先要看到當前“課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孤島”現象,單個教師進行的變革和嘗試雖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和成就,但與高等教育大局和整體而言無疑是滄海一粟,因此,必須要給與“課程思政”改革一定的支持,要想方設法突破“單打獨斗”的基本態勢,要在更大的范圍和更廣闊的空間進行整合,這樣才能有效利用“互聯網+”這一大背景,也才能有效突破“孤島效應”的瓶頸。要在“互聯網+”的今天建立起大面積的高校教師的交流和學習機制,要主動為課程思政開展的單位和個人營造借鑒和學習的平臺,將高水平的學者和專業研究人員引入到這一平臺之中,對取得的“課程思政”成果進行品評、鑒定和考察,發現其成功的關鍵和推廣的策略,將一個個“分布式”的“課程思政”成果做到進一步凝練和提升,使其更加富有普遍性和實用性,真正將單一的“個體奮斗”整合為整個高校體系的共同努力,這樣不但可以起到持續交流和系統學習的作用,也可以有效地突破課程思政的“孤島效應”,也可以進一步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思政教師和專業教師要立足于“互聯網+”的社會和教育大背景,從現代大學生思想、行為、情感、認知的特點出發,尊重學生自主成長和主動發展的意愿與規律,全面擴展思政教育和專業課程的內容、內涵與外延,這是建立高效“課程思政”的重要思想前提和情感基礎。例如:思政教育強調的“實事求是”觀點可以結合專業實踐、課程操作和實習實驗等環節加以開展,讓學生領會實踐中實事求是的重要作用,只有客觀承認自身的發展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想方設法掩蓋缺點,才能獲得真正的提升和發展。同時,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團隊訓練、組織創新等方法將培養學生敬業精神、合作能力、規則意識和集體主義思想融入到學生的認知和學習之中,使學生在多種維度和多類層次的交往中建立起穩定、健康的認知和意識。
“互聯網+”背景下思政課程的內涵和外延在高校教育教學中有了系統性、結構性的增加和豐富,要結合高校課程體系的內容、特點和主旨深刻進行思政體系的路徑建設,發揮高校各項課程在思政教育上的資源和優勢,探尋“互聯網+”社會和教育環境中高效思政教育教學的新模式和新方法,發揮“互聯網+”在效率上、功能上的功能,構建“互聯網+”平臺上思政課程的新方式,這是當前高校思政教育面向專業發展、著眼于學生成長、推進高校改革的新舉措和新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