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潔靜
(寧波教育學院人文與經貿學院,浙江寧波 3150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師生互動越來越受到各個學校的青睞。師生互動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對學生未來的人格形成、綜合素質的提升等等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特別是對于中小學的學生來說,師生互動的作用更加明顯[1]。對于公共英語教學來說,師生互動也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促進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思想的長期影響,目前大部分的教師還是采用的是以往那種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師生之間的互動幾乎不存在。從面上看,雖然看似學生學到很多的知識,但是實際上收獲甚微。另外,在一些調查中發現,一些教師,特別是一些優秀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十分自信,往往表現出來一種驕傲和自豪,從這就能夠看出,這些教師大部分只是將講臺或者說課堂當成了展示自身的一個舞臺,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因此,當前必須要把師生互動作為公共英語教學之中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尤其是在當今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年代,教師更加應該利用信息技術來將槍自己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目前,雖然我國的高校已經開始在公共英語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這種教學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師生互動的進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
在經過幾次的教育改革之后,公共英語教學的過程逐漸打破了以往的那種沉悶的教學氣氛,整個教學過程從表面上來看變得更加的活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不斷增多。但是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卻不盡人意,經過調查發現,目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形式,而忽略了師生互動的本質[2]。總體來說,目前這種注重形式的師生互動主要有三種互動形式:一是預成性的互動形式,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所有互動的言行舉止都是預先設定好的,這樣讓教學過程僅僅成為了教師展示自己的舞臺。二是自由性的互動形式,這種形式的互動能夠釋放出學生的天性,激發學生潛在的能力,大師目前一部分的教師認為這種互動失去了教師本身在其中的權力,是放任學生。三是表面化的互動形式,這種形式指的是雖然師生互動從表面上來看效果很好,但是實際的效果遠遠沒有達到教學目標,往往會出現舍本逐末的現象。
在公共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給予不同的對待,比如對于一些善于表達的同學,大部分教師會現得更加親近,而對于那些不善于交際的,大部分教師往往會有所疏遠。大學生雖然已經成年,但是還未完全成熟,他們希望表現自己,得到老師的關注。因此,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在不經意間影響到學生,尤其是一些偏見等等都會使學生產生負面的情緒,不利于師生之間進行互動。另外,師生互動應該給予一個平等的基礎之上,教師和學生都是師生互動過程中的主體。但是就目前來看,大部分教師在師生互動中還是保持著自己的主導性,師生互動變成了控制和服從,學生和教師的地位沒有處在一個平等的基礎之上。同時,師生雙方之間的雙向互動很少,仍然是以教師向學生進行講授、傳輸知識的單項互動為主,而這種互動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顧名思義就是教師和學生都要參與到互動之中,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和學生很少有進行探討的機會,學生的參與度很低。即使在當前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教學中,教師往往利用信息平臺,如微信、微博、QQ等等互動平臺不是來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而是通過這些平臺來更加便捷將學習任務下達給學生,教師還是處于控制地位。究其原因,大部分的教師認為進行師生互動費時又費力,取得效果也不能夠令人滿意,因此,大部分教師并不愿意提升學生在師生互動之中的參與度。另外,在一些學生參與度較高的師生互動之中,往往還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教師沒有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并沒有在其中積極的引導學生,幫助學生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就變相的削減了學生的參與度,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當前,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在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已經摒棄了以往教學方式中的批評和打罵教育,而是更多的采用了一種鼓勵表揚式的教育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還能夠和學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3]。但是大多數都是一種言語上的一些情感互動,這種互動并不能實現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在師生互動之中不僅僅要進行言語上的情感互動,還要結合非言語情感交流來進行師生互動,和學生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因此,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要盡量避免出現一些如不好的姿勢、面部表情等等。還要注意和學生互動時候的距離、聲音、語調以及用詞等等。總之,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堆積,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間的互動,因此教師要早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強化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師生互動之中,教師和學生都在扮演者許多不同的角色,因此,我們需要找到有效的策略來實現教師和學生的定位正確,提升師生互動的最終質量。
首先,要將教師的定位從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在當前的這個時代,尤其是信息化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中的這個時期,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英語知識僅僅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之一,當前的學生更多的是通過互聯網來獲得更多的知識。但是要注意的是,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誘惑,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的在師生互動之中將自己的主導者身份轉變為引導者,將學生的注意力從其它地方轉移到學習上來,引導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樹立起符合時代學生觀和教學觀,將自己從教學種的主導者釋放出來,從以往的傳遞理論知識轉變為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引導者。其次,教師要從師生互動中的控制者轉變為促進者。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仔細觀察學生,及時的了解學生真實的特點和學習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和學生進行平等的、真誠的交流,這樣不僅能夠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夠不斷強化自身。
教育離不開教師,而教師本身的素質又決定了最終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必須要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師生互動的效果。首先,要豐富教師的英語專業知識,教師的英語專業知識儲備越高,在師生互動之中才能夠傳輸給學生更多的英語知識[4]。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以應對學生不斷變化和進步。其次,教師還要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如交流能力、反思能力、教學能力等等,教師的交流能力越強就能和學生之間實現更加秦墓的交流;教師的教學能力越強就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在此,教師要強化自身的專業精神,努力做好教學工作,有責任感,熱愛學生,熱愛英語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對教師的認同干和信任感,減少無效、低效的互動。最后,教師要提升自己的信息素質。當前,師生互動有一大部分是通過信息化平臺來實現的,如微信群、QQ群等等。因此,教師必須要提升自己在該方面的能力,能夠熟練運用這些信息化的交流平臺,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師生互動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就不會積極的參與到師生互動之中,因此,必須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師生互動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的互動意識。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應該要主動學習,學習的目標是為了自身未來的發展。其次,要設計形式多樣的師生互動內容。形式多樣化的師生互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師生互動,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式來進行:一是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之中展開想象,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二是小組合作,讓學生自發的組成小組交流學習英語的心得和經驗,這樣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最后,要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對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激勵能夠激發他們克服自卑心理,而對于英語基礎好的學生來說,能夠更好的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首先,教師要具備飽滿的情緒。教師的情緒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大學的教師瑣事很多,在上課的時候容易出現一些如煩躁、不耐煩的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因此,教師應該要隨時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將負面的情緒帶入教學之中,盡量要讓自己保持激情、飽滿的情緒以調配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使用那些具有強感染力的詞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沉浸在自己所營造的氣氛之中,是整個教學過程更加的和諧融洽,比如教師可以講一些笑話、段子來活躍教學的氣氛。最后,使用各種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并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當前,多媒體技術發展已經十分成熟,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英語教學沒這樣能夠走出書本的限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師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