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蘋
(通榆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吉林 白城 137200)
群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針,我們必須要重視群眾文化工作,不斷加強群眾文化管理工作,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工作之外自發參與、組織,進行自我娛樂的社會化活動。群眾文化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以滿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為目的。人們在參與活動過程中,不僅能夠獲得快樂,還有利于身心健康[1],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群眾文化活動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還能夠培養人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身心健康,比如我們熟知的廣場舞、太極拳、唱歌、健美操等。當前我國群眾文化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主要體現為缺乏系統的群眾文化管理體系,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比如頻發的廣場舞音樂影響居民休息問題等。因此,強化群眾文化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要將傳統文化與當地特色相結合,抓住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特點,做好地域性文化與宣傳工作,推廣群眾文化活動,鼓勵群眾參與文化活動。有關部門應將先進文化思想與當地文化活動結合起來進行宣傳,借助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讓群眾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還能夠學習先進文化思想。比如,當前很多年輕人過度追求西方節日而忽視我國傳統節日,相關部門可以舉辦文化展覽等有趣的活動,吸引年輕人參與,以塑造年輕人的文化理念,提升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同時,由于不同年齡層人的興趣、愛好有所不同,對文化的接受形式和需求也不同。因此,文化活動管理與引導也要尊重差異性,區別管理,而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法。文化管理者要進行有序的組織和管理,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特色,以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開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2]。
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的表現形式,當前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多樣化趨勢。我們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上也要與時俱進,有所創新。
首先,要豐富文化活動的形式。當前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并且向中老年人傾斜,對年輕人的文化需求關注較少,比如廣場舞、棋牌室、散步等活動。為滿足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管理者要創新活動形式,使活動形式多樣化,適應各個年齡層。比如利用計步軟件開展跑步比賽、借助微信開展全民讀書、組織各類舞蹈演出等,還可以結合當地特色舉辦戲劇表演活動。總之,要滿足各個年齡層居民的文化需求,從而保證文化活動有序推進。
第二,要創新思想理念。在群眾文化活動中,要注重向群眾傳遞積極向上的文化思想,要與時俱進,創新思想理念,將新時代的思想融入文化活動中。要注重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有效傳播,潛移默化地引導人們積極向上的生活,集聚社會力量,傳播正能量,為推動群眾文化活動打好基礎[3]。
第三,要重視傳統節日活動。群眾文化活動一般帶有歲時節令的特點。大多數大型文化活動都會在傳統節日開展,比如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燈謎會,春節晚會等文化活動。在節假日時間段里,群眾文化活動形式會更多,管理的難度也會加大,因此管理部門要引起高度重視。為保證群眾文化能夠在傳統節日里順利進行,管理部門要做好相應的安排和部署,還要抽調人力在現場進行指揮、協調和監督,使群眾文化活動在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中得到充分體現。
為了進一步完善文化建設,為人們更好地提供文化活動,要完善民主決策機制,做到遵循民意,聯系群眾,切實符合群眾的實際需求。可以通過建立領導、專家與群眾的文化組織體系,來統籌群眾文化工作,既保證文化工作的科學性,又滿足群眾的需求。此外,還要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以保證文化管理工作的透明性、民主性。
做好群眾文化管理工作,要著眼于群眾文化組織建設,要體現群眾的主體地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有效地解決實際管理中遇到的問題[4]。要重視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從基層群眾中選拔優秀人才參與管理,重視人才的培養;要鼓勵基層隊伍進行創新,在群眾文化活動中持續加入創新因素,為群眾提供多樣、多層次、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動。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信息化時代,互聯網已深入尋常百姓家,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也逐漸多元化。因此,管理部門要借助網絡渠道進行文化活動的宣傳工作,以此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建設意識[5]。應重視網絡和傳統媒體相結合的宣傳方式,擴大覆蓋與傳播范圍,宣傳和傳播傳統文化、先進人物事跡、當代主流思想,使群眾能夠從中學習感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還要加強管控,嚴厲控制不健康、不積極的思想文化傳播,營造良好的、積極的社會風尚。
為保證先進思想和文化的有效傳播,必須要創新管理機制以適應當下發展形勢。作為管理人員,在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要集聚群眾的智慧,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在實際管理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同時,還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積極學習先進的理念,用科學的理念指導管理工作,健全管理機制,從而使文化活動能夠有序地開展。
綜上所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對我國文化建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們要重視群眾文化工作,從各個方面來強化文化管理工作,不僅要在理念層面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完善管理制度,還要在文化活動上進行形式、內容的創新,有效激發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