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慧
(常州大學藝術學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將優秀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起來,并傳承下去。其中中國傳統園林中的民族文化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這也屬于我們文化遺產的一個部分。中國古代傳統園林藝術不僅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也從一方面體現中國傳統民族特色。我們應繼承中國古人造園、造境的精粹,借鑒古代傳統的造園造境手法并將其運用到現代設計中,將我們的室內空間室外化,更好地為現代室內設計服務[1]。
“意境”這個概念,屬于中國美學的特有范疇,它具有傳統的中國民族特色,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古代文人、藝術家通過詩歌、繪畫、書法、戲劇等表現手法等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躊躇滿志,或懷才不遇,將自己的感受想法賦予其中。
在古代園林制造中,造園者不單單是以造好園林為目標,也常常通過烘托意境的手法去達到一種更高的審美境界,將園林的美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其實也是工匠的一種托物言志的情感表達手法。
中國傳統園林具有古典的東方氣韻,它匯集了中國多種藝術形式,如詩歌、書法、繪畫、建筑雕塑等,反映的是一種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古代園林藝術都講究一種意境的追求,首先在古代傳統園林中,造園者充分利用自然美,如山水、花草、疊石、樹木等自然元素進行精心設計,達到一種“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這也是造園者寄情于景的表現;其次從古代傳統園林中可以看出造園者對園林建筑美的注重,亭臺樓閣、廳堂廊榭等這些建筑小品的放置,給游園者提供了較為舒適愜意的環境,營造一種具有古典氣息的氛圍;同時,中國古代傳統園林富有濃郁的傳統文化氣息。中國園林向來都屬于是文人園林,如謝靈運親自造園,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草堂記》中提到去廬山草堂造園,等等。這些造園者善于廣泛運用詩詞書畫、碑刻楹聯、典故傳說等元素,給園林增添了不少文化的情趣,又營造一種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總的來說,傳統園林的造境手法是將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相結合的,也是在追求這樣的意境過程中,造園者們創造了屬于中國傳統園林的獨特藝術魅力[2]。
意境的創造首先要簡潔,簡潔并不是代表沒有,而是在于精,需要動靜結合、取舍得當,對設計的空間進行有效劃分,這樣才能營造出別樣的意境。
創造意境的過程,講究寓情于景、情與景的交融。這樣有助于觀者的理解和欣賞,從而產生共鳴。如揚州個園四季假山就是通過用聲音和景色情景交融的方式來烘托出一種冬天的寒冷意境。除此之外,表達方式有聯想等美學方式,像蘇州拙政園中的“荷風四面亭”、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這樣較為詩意的名字來命名,讓人在欣賞美麗景色的同時浮想聯翩。從景物的角度看,畫面中出現的景色,激發了觀者的聯想之意,創造了更深層次的意境,進一步感受到了景物的無限意蘊[3]。
意境是存在于人與環境間的一種感受。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它并不是實實在在就存在的,可以說是一種主觀的想法,所以它需要一種客體來表達出這種感受。這種意境的創造必須是要符合客觀規律的,這樣才能科學的表達。以王澍的“水岸山居”為例進行分析,可將中國傳統園林意境營造法則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分為以下幾點:
中國傳統園林也同樣強調中國哲學所說的“天人合一”的觀念。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觀念是我們從古至今一直秉承的。在造園的過程中既要做到“師法自然”,又能取自然之精華,將大自然所賦予的美景與造園工匠精湛的技術巧妙結合起來,從而去達到計成所提倡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園林的最高藝術境界。
王澍的“水岸山居”就以“自然之道”作為其設計理念。以象山為中心,讓建筑與山水和諧共生,這樣的設計理念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也源于我們原來的地方山川。“水岸山居”被王澍稱之為“全世界最大的夯土建筑”。
意境最基本的審美特質是情景交融,而情景交融自古以來就和疏密得宜、虛實相生有著緊密的聯系。虛實、疏密能夠揭示出意境的本質規律,中國傳統山水畫中通常用“空”來表現空靈之美的意境,在傳統園林的意境營造中也常用其表現和豐富整體的藝術形象[4]。
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提到園林的設計或實或虛、或藏或漏不僅在“周回曲折”這四個字,這也是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以及藝術追求。“水岸山居”的室內空間設計的曲折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由曲折的長廊來連接空間的內部,多重路徑的選擇以及通過內部墻面的門洞相互錯落形成的曲折感。這種曲折而又有意思的室內空間,讓人們瞬間視野豁然開朗,給人有眼前一亮的驚喜發現。其營建的是一種“世外桃源”的意境。
“借景”和“框景”這兩種造境手法在傳統園林中早已運用。“借景”這種技法在《園冶》一書中稱為“是園林中最重要的”。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者善于運用借景的技法,將無限的景色收于有限的空間中。而框景就是利用門窗、山洞、樹架等,將空間的美麗風景有選擇性地留住,就像我們作畫需要用畫框來裝裱一樣,景色也需要同樣的手法來裝飾。這種將自然景色與視線巧妙結合的意境創造手法,在現代室內設計中也在大量運用[5]。
傳統園林以其獨特的民族特色而在世界上享有名聲。它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歸根結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于對意境的追求,這也可以說是相比外國園林,中國傳統園林的靈魂所在。古代工匠通過各種造境的法則讓人體會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現手法都是對自然美的一種追求,寄托了造園者的某種情感。
這些傳統園林的造境手法在我們的室內設計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運用,我們在前人造園造境手法的幫助下,可以圍繞人的感官體驗展開設計,創造一個更好的室內生活環境。而作為設計師的我們,應該善于將傳統園林造境的藝術手法應用于室內設計,在空間環境意境的營造中體現傳統中華民族所具有的特質,繼承和豐富我們的傳統文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