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群
(湖南教育報刊集團《小學生導刊》 湖南 長沙 410000)
當代中國傳媒行業,正面臨著新媒體環境的快速發展。新媒體信息傳播較之于傳統信息傳播,有著諸多優勢,它使傳播信息擴展、傳播速度加快、傳播方式豐富;它更加直面、簡潔、明快、易于理解,也更易于走近人們的生活。新媒體每時每刻不間斷的信息傳播,正逐步地、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以及閱讀習慣。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并不意味著傳統閱讀的摒棄與消亡。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1931-2003)在《娛樂至死》一書中肯定了傳統閱讀對于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以及意義。印刷時代培養客觀、理性的思維,鼓勵嚴肅有序、具有邏輯性的公眾話語;而隨著電視等新媒體的興起,使印刷機統治思想的時代已經逐漸逝去。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瞬間傳遞的信息,使受眾無法在短時間內對其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判斷,將人們引向“淺閱讀”時代[1]。
《小學生導刊》并不抵御世界科技與文化發展的浪潮與趨勢,也不會放棄自己應有的文化承擔。它將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同時發揚傳統閱讀的優點,走文化的深度傳播之路。所謂“深度傳播”,就是指媒介通過傳播有思想文化內涵或有較高應用價值的內容,進而對受眾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等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的傳播行為[2]。
如何在新形勢、新環境下實現深度傳播,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新媒體融報紙、廣播、電視、電影等多種信息技術于一體,既有休閑娛樂節目,又能查詢信息資料,還可以互動交流,具有全方位的功能,成為參與媒體競爭的新形式、新途徑。它提供更全面豐富的信息資料,更方便快捷互動交流功能,給傳統少兒期刊帶來了強大的沖擊。少兒期刊能否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更需要看其能否及時、準確調整報刊經營運作定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北美亞馬遜推出的kindle的成功不僅在于它提供了新的閱讀方式,更因為它帶給讀者一種便利的閱讀體驗。無論何種載體,作為出版者應適應新的閱讀方式,提供好的閱讀體驗給讀者,將紙質內容通過數字化整合在載體上呈現出來,形成穩定長效的盈利模式,達到預期的效果。
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為讀者提供新的閱讀方式以及閱讀體驗,《小學生導刊》確定走刊網融合的新路徑,于2014年1月正式對紙媒和網媒進行改革與改版。
紙媒方面,《小學生導刊》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非常顯著的變化。在外觀上用全彩大開本,提升視覺效果;內容上堅持引導小學生“好奇好學,動手動腦,學會發現,開啟智慧”的宗旨,體現“動起來、活起來”的風格。每個年級版力求拉大區別,在基本統一的風格中體現各自更鮮明的特色;低年級為“美繪版”,精美的圖畫賞心悅目;中年級為“探索版”,有著精彩、經典的童話閱讀;高年級版為“讀寫版”,倡導學生的創意表達。
網媒方面,創立了《小學生導刊》子網“小學生導刊·中國童話網”(www.hntonghua.com)。它分為童話讀吧(閱讀唯美童話)、童話秀吧(觀看精彩童話劇表演)、作家寫吧(走進兒童文學作家們創造的美妙世界)、發現作文(學生或老師博客,隨時上傳作品)幾大版塊。依舊堅持母刊的宗旨,“小學生導刊·中國童話網”的各個版塊實現有效的刊網互動,通過網絡平臺與讀者進行全方面的交流,并積極探尋一系列的增值服務和網絡盈利模式。
創新是少兒期刊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創新辦刊理念,就是要在原有基礎上,總結經驗,梳理脈絡,針對新形勢下青少年報刊發展方略進行調查研究,緊跟新媒體發展趨勢,解放思想,以全新的觀念、態度引領辦刊工作。
《小學生導刊》推行“發現教育”理念,提倡孩子做“小發現者”,“好奇好學、動手動腦、學會發現、啟迪智慧”,引導孩子們做善于發現、敏于行動的人。《小學生導刊》通過開展一系列有創意、有特色的主題活動,為學生成長提供豐富的精神營養,也提升了刊物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
一年來開展的“發現教室”主題活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什么是“發現教室”?“發現教室”就是老師帶領孩子們開展探索性學習的地方。教室是學生學習的地方,也是學生生活和成長的地方。遺憾的是,今天的教室,學習知識的功能被無限放大,教室應有的豐富性被掩蓋,變成了缺少生活、缺少故事、缺少探索和體驗精神的狹窄空間。“發現教室”是一個美好的教育愿景,也是正在努力實踐著的美好活動。
《小學生導刊》在2013年的編讀交流會上確立了100個“發現教室”的實驗基地學校。在2013年9-10期的合刊上,中、高年級刊物集中展示了12個教室的精彩活動。郴州市十二完小的曹新明老師,以郴州市博物館為窗口,組織學生了解郴州歷史,充當文博小導游;湖南省龍山縣一完小的秦慶光老師帶領同學們了解古老的織布工藝“西蘭卡普”……
“發現教室”超越傳統意義上的教室。它倡導老師進行全新的教育嘗試,調動家長的積極性,提倡家長做學習型家長。它在開展活動過程中,把探索與思考的訓練拓展到孩子們的生活與游戲之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行動力、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小學生導刊》一直狠抓內容質量,有較強烈的精品文化意識。《小學生導刊》中很多主打欄目都是走的精品路線,如“故事星空”“現文發作”等等,做到了高質量的立意、編輯、設計,文化含量極高,是能夠給孩子成長提供豐富精神營養、能夠影響他們一生的好東西。“故事星空”欄目主要刊發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持續推出不少高質量的文學精品,如湯素蘭的《笨狼的故事》系列,皮朝暉的《面包狼》系列等。李少白、胡木仁、唐池子、呂麗娜、陶永燦等作家一直是刊物主力作者。“創新少年”欄目主要報道小學生精彩的探索與行動故事,曾榮獲省期刊協會優秀欄目獎。“發現作文”欄目提倡學生“用發現的眼光寫作文”,為老師的作文教學和學生的習作課程提供了獨特而有價值的視角。
立足于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這是刊物始終堅持的方向。我們應時時明白少兒文化傳播者應有的使命,承擔起引領孩子成長的責任。《小學生導刊》在刊網形式與內容的設計上,做到立足于兒童自己的表達,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激發他們的主動參與意識。
在新媒體大發展的環境下,《小學生導刊》強化創新意識、學習意識以及刊網互動意識,積極應對文化新潮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邁出了成功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