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峰
(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當代電影理論的奠基人克里斯蒂安曾提出了一個觀點:“并非由于電影是一種語言,它才講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講述了如此精彩的故事,才使自己成為一種語言。”對于故事情節較為復雜的故事,如何梳理人物邏輯是一個難點;而對于簡單的故事來說,如何在清晰明了的主干框架上增加有創意的枝葉,則是它能夠奪人眼球的一個關鍵點。
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的歌舞片《愛樂之城》,通過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豐富的鏡頭語言傳達出多個主題思想,產生了直擊人心的效果。影片講述了演員米婭和爵士樂鋼琴家塞巴的愛情故事,他們從相識到相戀,彼此互相鼓勵,實現各自的夢想,到最后和平分手。即使這場戀愛的結局是分離,但并不是悲劇,最后他們之間彼此成全,達成了“你永遠愛我,我永遠愛你”的共識。這場戀愛沒能永恒,但是實現了夢想,我們都感謝曾經出現在生命中的對方[1]。
在開場交代背景的“大堵車”長鏡頭場景結束后,導演先后以男女主人公的視角展現了他們各自的生活和事業。在酒吧中,男女主人公戲劇性相遇,不歡而散;之后他們在導演精心營造的仿若天使之城的洛杉磯漸漸了解;再到兩人在片場的交心,分開時運用了一個大全景鏡頭,兩人依次回眸,暗示他們已暗生情愫。他們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都是在這個大城市中懷揣夢想的蟻人。之后在亞里托影院中兩人自然而然地結合在一起,這時在敘事結構上已經達到了一種平衡、一種滿足。接下來故事發生了轉折,這種轉折使得原有的平衡被破壞。塞巴在“庸俗”的爵士樂團工作,米婭在自己的演藝事業上屢屢碰壁,兩人之間有了分歧,兩人合唱《City of star》這一幕就是一個轉折點,之后米婭開車經過倒閉的亞里托影院也預示了這一結局,分開似乎是人生的一種常態。影片最后的十分鐘是全劇的點睛之筆,極具后現代主義特色,影片結尾處用平行蒙太奇手法展示了兩人的生活,他們都有了自己成功的事業,他們再次相遇在塞巴的酒吧中,兩人沒有交流,塞巴彈起了初見時的音樂,隨即影片開始“閃回”,通過相遇時場景的再現重組,米婭與塞巴獲得了幸福的結局,當然,這是夢,是觀眾的銀幕之夢。一曲作罷,米婭起身離開,一切回歸現實,產生了令人心碎的張力。“我的心中依舊有你,你的眼中也有我,只是我們都值得擁有最適合自己的人”。人生是一段一段過的,你愛與被愛過許多人,這些人會因為各種原因最后成為你人生的過客,雖有遺憾,但彼此也曾相互照亮過對方的生命。這在結構上又達到了一種新的平衡、新的滿足。
夢想也是本片的主題之一,這也是一部寫給眾多追夢者的鼓勵之作,這部電影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將愛情與夢想這兩個中心主題完美地串聯在一起,產生了無窮的魅力。因為愛情是令人向往的,夢想是讓人激動的,這兩種與人息息相關的元素拼接在一起,使其具有藝術性的同時又有了社會性。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中也有同樣的例子,親情與體育賽事元素相結合,同樣也使人們沉迷在其中。夢想在本片中貫穿米婭與塞巴愛情的始終,兩人的感情始于夢想、終于夢想。米婭在演藝事業上屢屢碰壁,在自己獨角戲謝幕后開始迷茫、想要放棄,最后重獲信心;塞巴舉辦音樂俱樂部的夢想遲遲未現,加入流行樂團后迷失自己,之后不忘初心取得成功。兩人的追夢經歷大體相似,兩人在對方想要放棄的時候相互鼓勵,促進了對方的成功,他們在追夢過程中相輔相成,成功的結局符合人們的預期[2]。
影片中表現愛情與夢想所運用的手法可圈可點,首先用空鏡頭過渡場景,營造出歌舞片獨有的意境;其次用旋轉鏡頭、長鏡頭跟拍來交代背景,獨具好萊塢電影的特色;比較突出的一點是用同一場景的反復出現來表現不同事件,上述的亞里托影院、結尾處的“夢境”畫面體現了這一點。影片開頭米婭在咖啡店接待了當紅女演員,在結尾處米婭也作為知名演員被咖啡店接待,無聲中表現出米婭的成功;還有一處是他們的家——綠柔光的房間,整部電影在用光上的技巧都是妙不可言,這一幕中綠色象征著寧靜,在這個房間里,米婭與賽巴合唱《City of star》互相鼓勵;之后又在這房間里兩人不歡而散,影片中場景好多次的復現都意味著會出現轉折,這種表現節奏的手法令人贊嘆不已。
怎樣將很少在銀幕中出現的優秀元素與電影作品精妙結合,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是眾多電影人所研究的課題。如果應用得當則增添光輝,反之則畫蛇添足。流行于20世紀20年代的好萊塢歌舞片一直是電影史上一個重要的影片類型。曾有人說《愛樂之城》梳理了整個好萊塢的歌舞片歷史,這表現在其對之前歌舞片作品的借鑒,例如開場就借鑒了法國導演雅客德米的歌舞片《柳媚花嬌》,影片空中漫步這一場景則是對《紅磨坊》的借鑒。以上這些為表現主題所運用的手法體現了整個電影制作團隊的創新意識,值得我們學習[3]。
愛情也好、夢想也罷,影片基于現階段的社會背景展示了一個平凡人的成長歷程,呼吁人們要用平常心對待愛情、要有進取心來努力實現夢想。米婭在最后一場面試中講起了姑媽的故事,這是米婭對自己一路走來的情感釋放,也是對我們的鼓勵,米婭說“如果讓我選,我還會跳那條河”,人生只有走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4]。我們生來平凡,又何所畏懼。影片以點帶面,在愛情這支主干上增加了夢想的枝干,衍生出了“人生不要輕易放棄”等正確價值觀的枝葉。他們終于都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樣子,亦在腦海里彌補了過去的一切遺憾。藝術有著審美教育的功能,相較于枯燥的說教,電影這一綜合藝術通過直觀的視聽表現能更直接地對觀眾起引領作用。《愛樂之城》作為一部優秀作品成功做到了這一點。如今的電影作品更應該肩負起這一使命和責任,努力鉆研,通過創新內容與形式來傳達出對社會和個人有益的主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