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月
(重慶市渝北區融媒體中心 重慶 401120)
伴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傳統媒體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以網絡為代表的新興媒體衍生出了更加深厚的媒介價值,開辟出了軟文、短視頻等多種傳播路徑;另一方面,以紙媒為代表的傳統媒體社會公信力和影響力不斷下降,改變自己的發展模式已經勢在必行。傳統媒體的優勢在于具有深刻的權威性,而網絡媒體則具備更高的時效性。在傳播范圍上看,網絡媒介的傳播更加省時省力,大大減少了傳統媒體的制作程序與時間。因此,傳統媒體需要改進發展策略,以更具新意和創意的輿論傳播路徑,實現對不同媒介的優化和探討。
顧名思義,“融媒體”指的是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傳播媒介,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整合,從而形成“資源兼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介傳輸模式。這一信息傳輸載體,擴展了現代社會對于媒介既有的概念和認識,對傳統媒介產業鏈條進一步擴充,使媒介的產業鏈條不單單局限于新聞生產,還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新聞的傳輸路徑中,實施“內容+服務”的媒介創新。媒體融合,以發展和創新,為融媒體時代注入強大的生命力。
傳統媒體是相對于網絡媒體而言的,它指的是通過某種機械裝置,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娛樂平臺的媒體,主要包括報刊、戶外、通信、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傳統媒體經過多年的發展,具備了強大的人力、物力資源,承載著豐富的傳媒經驗,同時在發揮傳統媒體特長的過程中,積攢下了很多受眾,因此,具備較強的公信力和忠誠度。
受自身發展體制的影響,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難以突破單向傳播的困境,缺乏和受眾的互動與交流。同時,傳統媒體的覆蓋面積也在逐步下降。2018年,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開展的全國有線電視專項統計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線電視網絡用戶大幅度增加,而省級有線電視的安置業務在逐步減少。由此可見,受眾對于傳統媒體的認知熱度出現流失,而對于網絡等新媒體社交平臺的依賴性逐漸增強。
傳統媒體對于信息內容的選擇,往往具有一定的“精英意識”,注重對新聞等信息制作的專業化。這種宣傳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傳輸方式,而網絡新媒體則采用了大眾對大眾的傳播模式,因此傳統媒體在內容、個性方面有著嚴重的欠缺。官方、刻板、單一的內容對于傳統媒體的轉型,造成了較大的阻礙[1]。
一直以來,傳統媒體機構都存在著節目、經營、技術脫節的問題。受傳統體制因素的影響,傳統媒體中各部門各自為政,無法有效整合資源,難以突破利益固守,也導致媒體融合項目推進不利,主體責任不夠明確和清晰。尤其是對于“內容”“技術”“用戶”這三大價值支撐點來說,媒介技術應用、平臺終端、專業人才的互不相容也讓傳統媒體的轉型升級始終流于表面。
在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的道路中,創新發展觀念是首要任務。結合當前社會輿論的發展走向,借助于更加現代、高效的媒介傳輸平臺,才能夠形成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觀念、新認識、新思維。為此,廣大傳統媒體從業工作者要立足自身實際,改變以往的“單一傳輸”理念,融入互聯網思維意識,激發受眾和媒體之間進行互動、交流。以創新的發展思維,改變保守的思想觀念,從不同的方面,切入新的發展理念[2]。
例如,在新聞報道的編排形式上,首先要接地氣、通人氣,通過大量的案例,來豐富采訪的形式與內容。一個主題、不同方面的發散式報道,從各個角度還原事件的真相,引發民眾對于一些社會話題、不良現象的討論和熱議。其次,傳統媒體在面向融媒體進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就要凝聚多種媒體發展理念,著力打造基層宣傳思想,將傳統媒體的精神文明建設作為“解民憂、解民難”的關鍵所在,把基層百姓所需要的民聲、民意納入傳統媒體的發展理念之中,從而實現對基層服務的有效延伸,切實加強對基層宣傳工作的提升和優化。最后,在改革主體上,要認真把握媒體應具備的引導和服務作用,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相互合作,多推出一些服務型電視、廣播節目,讓傳統媒體能夠重新獲得百姓的認可,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傳統媒體要想緊跟媒體融合的發展步伐,就必須在宣傳政策、時事熱點等方面加快步伐,在新舊媒體之間,設立一個開放的宣傳傳播平臺。傳統媒體應該利用當前熱門的一些方法和手段,通過微博、微信、短視頻、APP客戶觀、數字報刊等形式,來加速對傳統媒體傳播效率和傳播形式的優化。在傳統業務之中,融入數字化處理、快捷化傳播、實時性輸送,以此加速對傳統媒體的深刻變革。
例如,浙江省圍繞全省啟動的600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展開探討,通過整合縣域內的報紙、電視、廣播、網站、微信公眾賬號等信息資源,以此建立具有深刻時代性的媒體傳播模式。繼而改變了各部門媒體各自為政的發展路徑,通過開放的媒體矩陣,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開始融合最新的傳輸模式,加速互聯網、移動多媒體終端、社交媒體的融合,使其內容、渠道、經營等方面獲得重新的構建[3]。
傳統媒體在面對互聯網視域下有可能面臨的侵權、制度管理等問題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自身的發展優勢,通過建立“特殊股管理制度”和“股權激勵機制”,更好地促進傳統媒體轉型發展。傳統媒體要創新采編模式,實施“統籌策劃、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科學評價、有效應用”,進一步提高傳統媒介的傳播效果。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結合地區發展經濟,強化對新媒體的支持力度,助力傳統媒體的轉型升級[4]。
綜上所述,融媒體正面臨著格局和娛樂生態環境重構的過程。傳統媒體要想占據信息輿論的制高點,就必須認真探求傳統媒體和新型媒體融合發展戰略,形成開放式的信息生產格局,以此提高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同時,廣大媒體工作者應該注入全方位、多元化的發展理念,結合傳統媒體的發展實際,對推動媒體融合實施“分別發力”,實現融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