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泰山
(榆林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陜西 榆林 719000)
近年來在高職院校發展進程中,已經開始采用學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聯盟的方式,但是還存在法律制度、觀念意識、管理體系等問題,難以將積極作用與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聯盟發展過程中,應轉變傳統的工作方式,改變思想觀念,完善法律制度與管理體系,通過綜合性的工作方式提升聯盟發展效果,以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關于高職院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法規制度,但是如何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這是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有公共圖書館聯盟發展的重要問題,應該予以一定的重視。
通常情況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在性質、服務對象與服務功能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所采用的是封閉式的服務理念,未能樹立良好的服務觀念意識。多數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只局限于校園之內,單純為校園的師生提供服務,定位狹隘,難以積極參與到社會閱讀的相關服務中,沒有一定的共享理念。同時,高職院校考慮到學生的安全性,不能(或不愿)提供公共服務,這也是其與公共圖書館聯盟出現問題的原因。
從本質上來講,公共圖書館屬于區域之內的文化與信息服務中心,主要目的在于為社會群眾提供服務,屬于公益性的機構;高校的圖書館,主要為學校師生提供閱讀與文化服務。當前多數高職院校圖書館未能找到與公共圖書館結合的方式,并完善相關管理體系。如此,聯盟管理活動難以有效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聯盟管理工作效果,無法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1]。
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之間的聯盟發展,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開展工作,有效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全面提升相關的工作質量與水平,為后續的發展夯實基礎。
高職院校的圖書館應打破傳統的工作局限性,為社會的群眾提供服務,將自身的工作與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有機整合,積極學習公共圖書館的相關工作知識,提升各方面工作效果。公共圖書館為社會群眾提供服務的時間較長,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并且近幾年在閱讀方面已經實現全民閱讀,公共圖書館的各種閱讀活動開展較多。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向公共圖書館學習,借鑒成功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自身的不足,以聯盟形式將各自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通過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工作效果[2]。
雖然目前在我國的法律制度中已經提出了關于學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規范,但二者之間的聯盟還是存在局限性,嚴重影響其長遠發展。高職院校圖書館在與公共圖書館聯盟期,應該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設置相關的條例,健全法律制度與政策制度,規范聯盟行為,使各方面聯盟工作可以順利實施,為其后續發展夯實基礎[3]。
有效提升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的聯盟效果,應樹立正確觀念,形成良好的服務意識。第一,應該轉變思想,培養共享意識,通過信息共享形成良好的服務模式,采用有效措施開展相關工作。第二,應按照政策要求與制度要求,形成主動服務觀念意識,為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結合群眾的特點、需求等,開展娛樂性的圖書館服務活動。且在具體工作中,編制出較為完善的工作計劃,遵循科學的工作原則,在豐富館藏的前提下有效完成相關的工作。第三,應遵循精細化的原則,周全地考慮各種問題,掌握自主權,健全相關的激勵機制與分配機制,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之間的聯盟發展[4]。
高職院校的圖書館,在和公共圖書館相互聯盟的過程中,應創建較為完善的合作模式,以進一步推動信息資源的共享。例如,借助公共圖書館的特色館藏文獻,創建良好的校內館藏條件,同時打造優質的人才隊伍,豐富信息資源,在聯盟過程中共同創建合作項目,共享各種文獻與數據信息,以此形成良好的服務模式。日常工作中,可以從借閱證方面入手,創建校內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的借閱一卡通,二者的借閱證可以合并使用,這樣有助于提供開放性和有序性的服務,滿足當前的資源共享工作要求[5]。
采用總分館制度形式以實現相關的信息資源共享目的。可以將公共圖書館作為聯盟中的總館,把高職院校圖書館作為分館。對于總館而言,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將網絡平臺作為載體,創建文獻資源的共享系統,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圖書的采購還有編目處理,合理針對資源進行配置,通過軟件設備進行管理。而分館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按照總館的要求,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管理,有效整改目前的工作,為合理聯盟提供基礎。
創建相關的流轉服務中心。為強化二者之間的聯盟效果,應創建流轉服務中心,在相關的中心工作中,編制聯盟制度與方案,全面提高相關的工作水平。
目前在高職院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聯盟中存在很多工作問題。在新時期新時代,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總結經驗,創建合作機制和先進的工作模式,實現信息的共享,強化相互之間的合作,將校內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聯盟發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