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倫強
摘 要:瑞士是一個山地國家,擁有得天獨厚的滑雪資源和條件,冰雪旅游產業發達,滑雪運動普及,堪稱“冰雪王國”,對于冰雪旅游重要城市哈爾濱而言,有許多值得學習的經驗。近年來,哈爾濱以建設“國內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為目標,抓住北京冬奧會的機遇,發掘冰雪資源優勢,以全域旅游為抓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冰雪旅游蓬勃發展。結合瑞士滑雪旅游的發展經驗,從政策支持、滑雪場建設、賽事培育、人才培養、品牌打造五個方面,提出了哈爾濱發展滑雪旅游、推動冰雪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哈爾濱;冰雪旅游;滑雪旅游
中圖分類號:F59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2-0085-02
黑龍江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旅游強省”戰略,大力支持建設“冰雪經濟強省”。哈爾濱市提出要著力建設“國內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和“世界冰雪文化旅游名城”,冰雪核心優勢得以發揮,品牌效應不斷放大,成為“中國十佳冰雪旅游城市”,連續多年位居“中國冬季冰雪旅游最熱城市”之首。2018年,在第34屆哈爾濱國際冰雪節期間,哈爾濱累計接待游客2 099.2萬人次,旅游收入334.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51%、16.73%。冬季冰雪旅游已經占據哈爾濱全市旅游的半壁江山。
一、我國冰雪旅游的發展態勢
隨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臨近,隨著支持政策的不斷推出,我國民眾參與冰雪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冰雪旅游進入發展快車道。數據顯示,2017—2018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達到1.97億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約3 3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22%。預計到2021至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人數將達3.4億人次,收入將達6 800億元,“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將提前實現。
與之相應,滑雪產業也增速顯著。2018年,我國總滑雪人次達到1 970萬,同比增長12.57%。滑雪場數量增至742個,已經超過全球的1/3,架空索道、造雪機、壓雪車等指標連創新高。但是,衡量滑雪市場是否成熟,滑雪滲透率(滑雪人口占國家總人口的比例)是一個關鍵指標。國際上滑雪滲透率日本為9%、美國8%、瑞士35%、法國13%,而我國滑雪人數占冰雪旅游人數的10%,滑雪滲透率僅為1%。因此,我國滑雪市場差距很大,發展空間非常廣闊。
大眾旅游新時代,冰雪旅游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健康的生活方式,滑雪旅游正在成為高品質冰雪旅游的代表,得到中高端消費者的追捧。為了應對激烈的國內外競爭,哈爾濱冰雪旅游必須走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必須以滑雪旅游為突破口。
二、瑞士滑雪旅游的基本情況和發展經驗
旅游業是瑞士的支柱產業,冰雪旅游發達,滑雪運動普及,有很多成熟經驗值得哈爾濱學習借鑒。
(一)瑞士旅游的基本情況
瑞士位于西歐中部,是一個地處阿爾卑斯山脈的內陸山地國家,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800多萬。旅游業是瑞士第三大支柱產業。阿爾卑斯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滑雪勝地,每年吸引全球44%人次的滑雪者,全球冬季滑雪人次超百萬的51家滑雪場,80%集中在阿爾卑斯地區。因此,瑞士的冰雪旅游條件得天獨厚。瑞士的冬季旅游項目非常豐富,滑雪是最突出的優勢項目,全國有200多家滑雪場,年接待滑雪人數2 200萬人次。
(二)瑞士發展冰雪旅游的經驗和做法
1.融合發展。瑞士的滑雪場多為度假旅游綜合體,配套設施完善,滿足了滑雪度假旅游的多元需求。以蒙塔拿滑雪綜合區為例,這里是歐洲知名的以冰雪為主的綜合景區,年接待客人300多萬人次。景區建設有82家賓館餐館、200多家世界知名品牌商店、3個兒童樂園、1座圖書館、1家電影院等配套設施。作為主體的滑雪區,雪道總長250公里,單條最長雪道12公里,垂直落差達1 500米。在夏季,這里經營高爾夫、山地車、滑翔傘、山地徒步等休閑體育項目。
各滑雪場注重文化與冰雪的融合,如“老爺車”巡游表演、山地音樂會等,豐富了冰雪旅游的內涵,增加了滑雪的吸引力。在薩斯斐雪場,山頂建有冰川博物館,游客滑雪之余,可以欣賞地質時代遺留下來的冰川痕跡。圣莫里茨滑雪場則保留了1928年、1948年舉辦冬奧會時的雪道、滑冰場、頒獎臺。
2.品牌建設。瑞士的大型滑雪場特別重視服務特色和品牌建設。為了避免同質化,各滑雪場尋求錯位發展,突出本地特色。比如,阿羅薩滑雪場為兒童免費提供滑雪教練,蒙塔拿滑雪場專門設立女士雪道。而臘克斯滑雪場則首創“自由滑雪學院”,創新滑雪訓練方式,成為世界上設施和訓練體系最先進的滑雪訓練基地。目前已接待多個國家隊1 000多名學員進行專業滑雪訓練。
3.賽事推動。承辦賽事是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管理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比如圣莫里茨、阿羅薩、馬爾采特、伯爾尼滑雪場,每年都舉辦世界級賽事,帶來了巨大客源和豐厚收入。再如瑞士伯爾尼冰球俱樂部,每年承辦50多場賽事,觀眾入場率超過90%,門票、廣告、培訓、餐飲等綜合收入達6 000萬瑞郎。
4.厚植基礎。瑞士通過滑雪俱樂部、旅游協會、滑雪協會等機構大力推廣滑雪運動,壯大運動人才基礎。瑞士人口800多萬,卻擁有800多家滑雪俱樂部、36家冰雪培訓中心、3個國家冰雪運動基地。近年來,瑞士運動員在世界級冰雪賽事中屢創佳績。這些成績得益于國家的政策支持。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可以獲得國家補貼;旅游協會還專門制定了“青少年上冰雪”計劃;各大滑雪場對兒童實行特殊優惠政策;瑞士滑雪協會也采取多種形式推動青少年、家庭、老年人參與滑雪運動,比如組織各種滑雪賽事,鼓勵企業贊助滑雪賽事等,普及大眾滑雪。
5.注重創新。創新是瑞士滑雪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瑞士特別重視科研對冰雪產業創新的支撐作用。旅游部門面向企業、協會、科研單位、大學遴選冰雪創新項目,并給予充足的資金支持。比如,庫爾應用大學與50多家企業對接合作,開展冰雪產業、賽事管理等方面的課題研究,將成果直接轉化為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再比如,臘克斯滑雪場首創世界上第一家數字滑雪場,滑雪場全程實現數字化智能管理,每個環節都得到整合優化。
創新還體現在滑雪場夏季運營上。瑞士滑雪場特別注意冬夏兩季的平衡發展,創新性地開發夏季運動和旅游項目。比如,馬特洪峰滑雪場夏季變身為山地車運動訓練基地,滑雪者換成了山地自行車愛好者,每天接待訓練者超過2 000人次。
6.保險服務。滑雪有很高的安全風險。研究認為,90%的意外事故是滑雪者個人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安全意識不足、速度過快、滑雪技術與雪道不匹配等,只有10%是因為雪道設計不合理、雪板質量差、防護裝備不足等客觀原因。瑞士的雪上運動保險公司為250萬滑雪者提供保險服務,保險金額達27億瑞郎。保險公司的參與,對滑雪產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三、瑞士滑雪旅游對于哈爾濱的啟示
(一)政策支持
政府要加大對冰雪產業的支持力度,不但要做好冰雪產業的宏觀規劃、設立發展基金,還要支持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科研創新,更要積極培育市場主體,鼓勵創新創業項目落地。此外,還要支持保險公司開發冰雪運動保險,為冰雪愛好者護航。
(二)滑雪場建設
以產業融合和文旅融合為原則,將大型滑雪場建設成為度假旅游綜合體或滑雪小鎮,引入住宿、餐飲、交通、購物、娛樂、旅游觀光、文化民俗等產業,統籌規劃,統一管理,實現共建共贏、長遠發展。加強“智能雪場”建設,運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對滑雪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實現資源整合、管理優化、服務提升,提供高品質的滑雪體驗。
滑雪場要普遍設立滑雪學校,加強對初學者的安全意識、救援技能、滑雪技能、滑雪文化教育,并針對不同滑雪需求,開發多樣化的滑雪課程體系。探索將滑雪累計時數和滑雪等級證書,作為晉升高一級雪道的條件。
(三)賽事培育
辦好哈爾濱各項冰雪賽事活動,培育賽事品牌。利用現有冰雪場館資源條件和人才優勢,積極申辦國際、國內重要冰雪賽事。發揮冰雪協會在行業自律、賽事舉辦、人才培養、對外宣傳等方面的作用,促進冰雪產業各個門類的良性發展。
(四)人才培養
落實好哈爾濱“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教育與體育部門要緊密合作,通過對青少年上冰雪實行補貼的方式、在中小學建立冰雪特色學校的方式、組織中小學生滑雪比賽的方式,為優秀人才開辟晉升通道,促進青少年參與冰雪活動,培植冰雪后備人才基礎,鞏固哈爾濱運動項目優勢。
(五)品牌打造
目前,哈爾濱冰雪品牌主要有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雪博會、冰燈游園會等,成為冰雪旅游的主體景區;在滑雪方面,重要品牌僅有亞布力一家。因此,我們要大力培育冰雪運動品牌,以應對日益增長的體育和旅游消費需求。滑雪場要錯位發展,擴大陣容,亞布力居于高端品牌位置;還需要建設更多的中端滑雪場和初級滑雪場品牌,以豐富多元的供給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中國旅游研究院.2018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N/OL].前瞻網,(2019-07-03)[2019-09-02].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9/190703-7e94bf3b.html.
[2]中國旅游研究院&攜程旅行網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中國冰雪旅游消費大數據報告(2019)[N/OL].中國網,(2019-02-26)[2019-09-02].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19-02/26/-content_74504942.html.
[3]哈爾濱市統計局.2018年哈爾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OL].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網,(2019-04-30)[2019-09-02].http://www.harbin.gov.cn/art/2019/4/30/art_441_709568.html.
[4]徐淑梅,張德成,李喜娜.歐洲冰雪旅游產業發展特點對我國的啟示[J].東北亞論壇,2011(6):120-127.
[5]笪志剛.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的國際化思考與路徑選擇[J].商業經濟,2018(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