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蓓緋
摘 要: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物聯化、智能化為核心特征的新工業革命時代對全球工程教育和科技人才培養帶來了深刻影響與挑戰。通過對斯坦福黨校工學院的科技創業項目STVP分析,考察其創業課程教學、創業科學研究、創業外延拓展“三位一體”創業教育模式,以期對新工科時代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產生借鑒意義。
關鍵詞:斯坦福大學;科技創業;新工業革命時代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12-0134-02
隨著工業4.0、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概念被廣泛接受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先進技術被廣泛應用,全球正進入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為特征的新工業革命時代。在這一時代,隨著電力、計算機、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人、工具和生產資源將實現智能互聯,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工業生產全過程的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生產與服務之間的界限漸趨模糊。新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技術發展、思維方式、經濟體制、政府決策、公眾認知和社會結構都產生了廣泛而顯著影響,也推動了全球制造業發展環境、發展趨勢和發展格局的變化。新工業革命對全球工程教育和科技人才培養帶來了深刻影響與重大挑戰。面對以數字化、物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核心特征的新工業革命時代所帶來的突破人類自身局限與資源環境瓶頸的巨大變革,世界一流高校高度重視新科技、新工業時代人才的跨界、融合、創新能力的培養模式變革。以創新創業教育而享譽世界的作為一流研究型大學斯坦福大學在加速開展面向理工科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掌握具有大量新思想及企業家素質的科技人才和科技企業家型人才方面已形成獨特的教育模式,在激發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創新力進而成功創業方面,斯坦福大學具有值得借鑒的經驗。
一、新工業革命時代斯坦福大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三環”體系
被譽為“硅谷心臟”的美國斯坦福大學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施體系。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舉、課程開發與研究學習相融、技術轉移與產業需求對接、創業服務與平臺搭建共進是斯坦福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四大”基本特色。圍繞人工智能時代創業型人才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形成了以理論性專業性實踐性交叉的創業課程體系、產研一體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和鏈接大學、創業者與產業界的創業網絡為核心的創業保障體系,從而形成以創新研究推動創業實踐、以創業實踐支撐創新研究的“教學——科研——服務”創業人才培養的“三環”體系。
在斯坦福大學,創業課程開設及創業教育組織機構主要有工學院開展的科技創業項目(STVP)和商學院的創業研究中心(CES)。在創業課程體系設置方面,斯坦福大學重視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質疑精神、創新品質、全球視野和創意能力,學校致力于將學生的專業知識、創新能力和個人修養進行融合,鼓勵師生將創新發明專利化、市場化、商業化[1]。課程設置以“超越學科界線、拓寬基礎知識、優化知識結構、實現多元分層”為原則,包括通識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公共必修課和創業實踐課等類別,打破了學科的專業壁壘,實現了創業教育的廣度和深度的完美結合。
二、斯坦福大學科技創業項目STVP運行模式分析
1.科技創業項目STVP的目標及理念分析
斯坦??萍紕摌I項目(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以下簡稱STVP)是以斯坦福大學工學院(Stanfords School of Engineering)為實施主體的創業中心項目。STVP項目依托斯坦福大學強大的創業支持網絡、將工程教育與創業教育相融合、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相交叉,以技術創業為核心與硅谷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協同創新培養機制。該項目實施目標體現為“致力于促進高科技創業教育的發展,通過創造關于科技創業公司的學術研究成果來為學生、學者、商業領袖提供新的洞見,努力創造新思想,激勵和培養學生成為領袖”[2]。STVP教育理念在于強調將創業教育與工科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為培養大學生今后能在工程界、科技界、學術界以及社交界等領域擔任領導職位和創業者而量身定做系列創業課程;課程側重于技術創業領導力、技術創業等高科技創業知識及能力培養,培養既擁有廣博交叉的知識面,又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的科技人才。
2.科技創業項目STVP的內容及模式分析
斯坦福大學STVP項目通過跨學科課程、參與項目研究、創業實踐拓展等多種方式,培養“不僅精通理工科的專業知識,而且能夠將所學到的技術商業化產品化,滿足社會對技術創業人才的需求”的科技創業人才。STVP項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課程教學(teaching)——創業科研(research)——外延拓展(outreach)”三位一體科技創業教育模式,該模式已經成為斯坦福大學培養具有決策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創意思維、資源整合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的高科技創業人才的重要載體。
STVP“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模式中,創業課程教學為創業生態體系的基礎。目前,STVP創業課程設置主要涵蓋了產品導向型、案例導向型、單點聚焦型、專家講座型等四大類30多門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開設的課程,課程包括創新創業與變革、技術創業與精益創業、技術創業領導力、企業家精神、會計學、創新創造與改變、創業思想領袖、組織理論與管理、專利法律與戰略等。“產品導向型的課程主要在斯坦福大學工學院進行,課程的內容也是要求學生在學期內完整設計一個可實操的模擬產品這類的實踐性課程?!盵3]課程設置由淺入深,從本科生到博士生不同階段都能接受不同層次的與高科技領域和工科相關的創業教育教學。本科生階段主要講授創業教育基礎課程,研究生和博士生更多的則是通過案例教學、課程研討和實地考察、創業實習對創業過程有深層次多角度的認識和參與。
除了系統全面的創業課程教學外,STVP項目更堅持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于研究學習與實踐探索開展產教一體的創業科研活動。STVP教師團隊不僅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拓展等方式培育學生,同時還擁有自己的科研隊伍開展科技企業創業創新的前沿研究。這支創業科研團隊包括教師、學生和校友。科技創業學術研究將理論思想與基于現實的科技公司面臨的創業挑戰相結合有助于加深師生對技術創業、創新變革和商業戰略的理解。近年來STVP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與見解,得到了專業領域研究者以及硅谷科技企業的緊密關注。面對新工業革命時代的到來當前STVP科技創業研究關注“戰略互動和競爭”“伙伴關系和網絡形成”“新興經濟體的全球化和企業家精神”“風險融資”等主題,通過運用大規模統計分析、實驗室實驗,模擬和定性研究等多種研究手段對信息和網絡技術、清潔技術能源和機器人技術進行科技創業理論與實踐研究。通過創業科研的開展,STVP鼓勵和促進斯坦福師生關注公共政策在塑造企業活動的速度和成效以及在初創型新企業形成中的作用。
STVP“三位一體”的創業教育模式中課程教學和創業科研主要立足于校內開展,而外延拓展是基于第二課堂的形式多元的校外活動和專業項目。STVP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和創業中心平臺構建跨學科、跨院系、跨校合作的立體式的創業教育外延拓展支持網絡,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和特長選擇相關創業體驗活動和實踐項目,增進對科技創業過程的了解和認知。比如學生可以參與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的創新團隊計劃(I-Corps),該項目致力于利用來自大學院校實驗室中所研發的具有發展前景的新技術盡快實現商業化并培養企業家精神。
三、斯坦福大學STVP項目對我國“雙創”人才培養的啟示
新工業革命時代,“中國制造2025”的實現需要大批高素質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以創新、技術為基石,具有世界眼光、全球視野和創業精神的大學生已成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具有工科專業背景的學生已經具備專業領域的技能教育,然而缺乏的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知識、技能建立科技型企業的能力。借鑒斯坦福大學科技創業項目STVP的寶貴經驗將有助于我國促進工程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激發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業意識。具體來說,我國高??梢詮囊韵铝鶄€方面來推動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相結合:成立科技創業教育核心組織機構,保障創業教育的系統完整實施;建設具有學校和專業特色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注重應用導向和學科間的課程優勢互補將創業教育全方位融入課程體系;發揮理工專業優勢,注重培養學生將新技術新專利產品化、商業化、市場化的能力;開展多元化的創業實踐活動和培訓項目,建立校內合作、校企合作以及國際合作平臺實現人才、知識、資金的有機結合;強化創業教育師資力量,整合校內外資源組建創新創業導師團隊;利用互聯網搭建創新創業教育的資源平臺和在線交流平臺,營造良好創業教育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包水梅,楊冬.美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基本特征及其啟示——以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百森商學院為例[J].高教探索,2016(11):62-70.
[2]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 Program.About Us[EB/OL].[2015-03-01]http://stvp.Stanford.edu/about/,2015-03-01.
[3]姚小玲,張雅婷.美國斯坦福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探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