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煥雙
【摘要】在我國生活中,建筑工程廣泛使用混凝土進行施工,這樣的方法也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但是近些年來,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斷出現混凝土裂縫現象,影響建筑的使用,也成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基于此,以下對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對策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縫成因;對策分析
在建筑施工技術和材料日新月異的今天,混凝土由于工藝簡單且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耐久性,依然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施工材料,是絕大部分建筑工程基礎和結構施工的最佳選擇。但是即便在目前的施工和質量監測水平下,還是難以完全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縫的產生。而基于保障建筑主體結構的承載力與耐久性,掌握各類裂縫的成因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及時的治理十分關鍵。
1、混凝土裂縫種類
1.1微型裂縫
這種裂縫是人們觀察不到的,主要是混凝土內部出現問題,而且在混凝土內部出現的裂縫長度和寬度都非常小。如果其混凝土結構和成分都符合標準,這種裂縫不會對建筑工程造成影響,也不會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如果想要準確獲得這種裂縫的位置和大小,就需要使用超聲波探測儀對其進行定位,還可以利用水滲透的方法,了解微型裂縫的位置。
1.2表面裂縫
表面裂縫是目前混凝土中最常見的一種裂縫,一般是在混凝土結構逐漸硬化成型時出現。這是由于在這一過程中,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發速度加快,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導致的。與微觀裂縫相比,表面裂縫對混凝土材料的危害是巨大的。一旦表面出現裂縫的情況,就給空氣提供了可乘之機,空氣中的氧氣以及其他具有酸堿度的物質大量進入混凝土內部,與混凝土材料覆蓋下的鋼筋充分接觸,反應生成其他物質,如鐵銹等,會對鋼筋造成腐蝕,不利于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因為在建筑工程中,鋼筋主要扮演著承重受力的角色,如果其功能發揮受到制約,將對建筑的穩固性造成致命性打擊。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
2.1原材料選擇問題
混凝土出現裂縫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原材料選擇問題,這直接對混凝土質量有影響,在眾多建筑原材料當中,存在很多廉價、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而且在建筑行業發展過程中,一些建筑企業為了增加經濟收益,會選擇一些質量不合格的原材料,導致混凝土無法保證自身質量,那么就會增加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幾率,嚴重的還會導致建筑物出現坍塌,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就會出現更多的裂縫。
2.2溫度變化產生的混凝土裂縫問題
混凝土內外存在一定的溫差,這是難以避免的現象,也是引起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由于混凝土材料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同時制作混凝土的各種原材料對于溫度的敏感性又有所差異,這會導致其結構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混凝土的膨脹系數較小,而鋼筋在面臨冷熱變化時反應卻異常激烈,膨脹現象明顯。當溫度驟然發生猛烈變化時,鋼筋體積增大,混凝土在鋼筋的變化中被迫拉伸,進而導致嚴重的裂縫情況。同時,外界溫度的變化是處于動態變化中的,每天不同時刻的溫度有所區別,無法人為進行操控和管理,這也是目前建筑單位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
2.3基礎及結構不均勻沉降導致的裂縫
建筑工程的施工從基礎開挖到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完畢周期較長,時常需要跨越一年四季,因此環境溫濕度以及風力等的變化十分明顯,如果不能根據實際氣象條件適時調整施工工藝,或者前期對工程地質和水文條件勘查不夠深入,就會導致建筑的基礎或現澆結構出現不均勻沉降。而當沉降導致的變形超過設計的結構伸縮量,就會在應力集中部位出現嚴重的裂紋。而這類裂紋一旦出現是最難以控制和修復的,需要經過專業的安全性評估才能確定能否繼續施工。
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治理對策
3.1選用科學的施工方法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過程中,選用科學的施工方法能夠大幅度降低混凝土裂縫出現的概率。在混凝土的攪拌過程中,應當按照科學的配比嚴格控制原材料的用量,采用降溫措施,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溫度。此外,還應當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控制,在澆筑過程中混凝土要振搗緊密、振搗均勻,以混凝土拌和物表面泛漿為標準,保證振搗的范圍能夠彼此覆蓋。在澆筑完成后,應當對混凝土結構的表面進行壓實處理,使其平整,避免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應當采取分層澆筑措施,在第一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第二層澆筑,保證兩層混凝土結構能夠緊密結合。避免高溫時段進行施工,盡量將混凝土澆筑工作安排在一天中的低溫時段。混凝土結構在養護階段應該保證強度達到標準,保證混凝土結構各部分溫度差在25℃以內。在混凝土結構拆模前進行檢測,保證拆模后混凝土結構的溫差不超過75℃。
3.2加強混凝土施工的監督
在混凝土施工的時候,一定要加強對混凝土施工的監督,保證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性,施工企業要提高對混凝土施工的重視程度,委派專門的管理人員對混凝土施工進行全程的監督,這樣才能保證混凝土施工的合理性。在混凝土配置的時候,管理人員在全程在現場進行監督,保證混凝土配置是嚴格的按照規定的比例來完成的;對沙子中水的含量要有一個充分的掌握,沙子中水的含量高,在配置的時候就要減少水的使用量,在配置的時候工作人員一定要使用各種手段來確定沙子中水的含量;最后,要加強對混凝土結構的養護工作,安排專門的養護人員,定期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澆水,加快混凝土上強度的速度,使混凝土一直保持濕潤的狀態,防治混凝土出現裂縫,混凝土施工要盡量在晴天進行,不要在雨天進行,防治雨水的沖刷降低混凝土的質量,在冬季進行混凝土施工的時候,混凝土中要添加防凍劑,減少混凝土裂縫出現的幾率。
3.3結合施工現場環境與現澆構件特點設計養護計劃
養護過程的關鍵在于為混凝土的物化反應提供最佳條件,使其內部發生勻速的反應并減小內部應力的影響,才能有效避免出現孔隙及裂縫等內外部缺陷。而對于結構形式和體量不同的混凝土構件,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根據環境狀況設計不同的養護和監測措施,才能夠有效控制其反應過程和防止出現裂縫。首先在常規的保濕等防護措施之外,應注意對混凝土內外溫差、內部降溫速度以及強度進行定期檢測和記錄,觀察表面或復雜結構部位是否出現細微裂紋,從而由工程技術人員決定是否需要調整養護措施或進行處理。其次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可根據需要在內部布置的散熱水管中充水,達到控制溫度和降溫速度的目的。
結語:
我國建筑行業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混凝土質量,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出現。需要在原材料、建筑圖紙、周圍環境和材料比例上加強管理,監管部門還需要提高監管力度,保證混凝土施工達到對應的要求,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上減少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參考文獻:
[1]董義.簡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9(24):29-30.
[2]廖均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7(10):129-130.
[3]梁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0):232.
[4]林偉松.試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成因與對策[J].建材與裝飾,2017(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