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宇
因監護人疏于監護,十齡童獨自騎車載著三齡童在學校向公眾開放的體育場地的教學區玩耍,不料三齡童在教學區水池溺亡。事發后孩子父母將學校告上法庭,那么學校對這起意外應否擔責呢?
根據江蘇省溧陽市政府文件要求,2006年7月1日,溧陽市燕山中學將其室外體育場地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并在校園門口設置了《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有關說明》告示牌,申明了時間安排和注意事項,其中注意事項中規定:“來校鍛煉人員只允許在規定的健身區域進行活動,不得進入教學區,不得開展具有危險性的活動……”
燕山中學的教學區和健身區中間隔著一條約兩個車道寬的校園道路。該學校在教學區的教學樓中間建造了一個池塘,該池塘所在位置相對偏僻,并非健身區的必經之地,從健身區也無法直接看見池塘。池塘水面上架設了一座臺階式拱形橋和一座鋸齒形平面橋作為通道,其中平面通道的每處拐角為90度,通道邊上護欄的高度約37厘米,在池塘非通道處(背對鋸齒形水面橋)設置了“池塘危險、嚴禁攀爬”的安全警示牌。
江蘇溧陽人宗鈞、黃娟夫婦是典型的80后,兩人婚后分別于2008年和2015年生育一女宗睿和一子宗可。一家四口人原本可以盡情享受天倫之樂,然而2018年7月的一次飛來橫禍卻令一家人原本平靜、幸福的生活夢想破碎。
由于家住燕山中學附近,一家人經常飯后到上述場地玩耍。2018年7月31日19時左右,黃娟吃過晚飯后,像往常一樣帶著一雙兒女到上述場地散步健身。因平時經常在此處游玩,場地比較熟悉。剛開始兩個孩子一起玩沙,后來宗睿想騎自行車,黃娟同意并囑咐他們在操場上騎車玩耍,姐姐宗睿便騎自行車載著弟弟,自行到燕山中學教學區內玩耍。
兩人騎自行車來到教學區池塘的鋸齒形水面橋中部,準備停車觀賞小金魚。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宗睿在抱宗可下車時,發現宗可的左腿卡在自行車后輪胎和座椅中間。宗睿畢竟是個剛滿十歲的孩子,缺乏處理突發事件的經驗。發生險情時,她沒有呼叫大人救助,而是決定自行解決。為擺脫困境,宗可雙手抓住池塘路面的護欄,右腿站立在地,宗睿則用雙手抓住宗可的左腿往外拉。使出全身力氣拉拽的宗睿雖然將宗可的左腿成功從自行車里拔出,卻由于用力過猛,不慎將弟弟推到了水池里(事發時水深約1.2米)。宗睿幾經嘗試,不敢下水救助,遂立即向附近的人求救,并在教學區內先后找到兩個不認識的小男孩幫忙,其中一個小男孩本準備下水救人,但發現水很深就放棄了。另一個小男孩則用拖把將宗可劃到池塘岸邊后撈上來,但此時宗可已無意識!
自知闖了大禍的姐姐宗睿四處尋找媽媽黃娟,在燕山中學操場上跑了一圈后,終于在跑道上找到她。黃娟聞訊立即趕往事發地,為兒子做心肺復蘇,并報警、呼叫救護車。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宗可最終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事故發生后,黃娟夫婦因與學校交涉索賠事宜未果,遂于2018年8月16日,向溧陽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燕山中學賠償各項損失48萬余元。
家長要求學校承擔責任,其依據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37條及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原告認為,按照上述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案涉場所無論是否收費,管理人均應謹慎誠實地履行安全保障義務。
原告指出,本案應適用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學校存在違反保障義務行為,即認為有過錯。原告列舉了被告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主要表現:首先,在設備、設施上違反安全保障義務。原告認為,學校在相對隱蔽的教學區,設置了水池,在水池里放養了金魚。通常有人到這里,不免會被這樣的美景所吸引,更別說孩子還比成年人多一份好奇心。更為奇特的是水池上架設了鋸齒形的平面橋,每個彎度都是直角90度。且通道是建在水深為1.2米的水池上面,這樣的設施本身就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根據法律規定,這樣的設施應設置防護欄,且防護欄的高度不能低于1.05米。正因為防護欄的高度不符合規定,該防沒防住、想攔攔不住,導致本案溺水慘案的發生。
其次,原告認為,被告在服務管理上違反了安全保障義務。原告指出,一方面,作為不開放的教學區,被告作為管理人,沒有做到與開放地區絕對隔離,且未設置警示標志。另一方面,在水池危險區,學校若設置監控,便可以讓門衛及時發現危險情況,在險情發生后也能及時營救,完全可以避免發生類似本案的嚴重后果。
燕山中學辯稱,作為公共場所的管理人,被告已盡到了一般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本案事故的發生,完全是因為受害人的監護人沒有盡到監護責任和受害人姐姐采取措施不當所致,本案應適用一般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即過錯責任原則,原告不能證明被告存在過錯,故被告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首先,承擔侵權責任的行為必須具有違法性,而被告的行為不具有違法性。本案原告訴稱被告“護欄太低”“水太深”“沒有監控”等,都是原告主觀上的個人錯誤認識,其舉證的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規范針對的是小區,而不適用于本案,其沒有舉證證明被告違反了哪個具體的法律強制性規定。被告作為一所中學,管理對象和日常安全防護對象也是中學生。對中學生而言,池塘水很淺,橋面護欄的高度也不違反法律規范,對中學生也不具有危險性。
其次,被告的行為與本案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原告訴稱被告不作為行為顯然不具有導致損害結果的通常性,不是造成本案損害結果的法律上的原因。監護人放任這兩個孩子騎自行車玩耍,在任何地方通常都會發生危險。
再次,被告主觀上不存在過錯。被告所提供的是公益性公共場所,與經營性公共場所不同的是,公益性公共場所的安全保障義務的限度應止于一般遇見及社會公眾所能預見的范圍。本案中被告不可能遇見兩個孩子在沒有大人陪同的情況下,騎自行車到景觀性的小橋上玩耍,更不可能預見到死者的腿會卡在自行車里,因此被告對損害結果的發生不存在過錯。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是民事主體對相關民事義務的違反。故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被告作為事故發生場所的管理者,對死者的溺水死亡是否應該承擔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
首先,本案事發的池塘在被告燕山中學管轄的教學區內,不屬于開放區域,也不是前往開放區域即健身區的必經之地,教學區與健身區之間已經設有一條校園道路將二者相對隔離開來,被告對池塘的管理不是封閉式的,客觀上也無法確保池塘與人的完全隔離。
其次,被告燕山中學就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室外體育設施的時間安排和注意事項已在校門口張貼告示,明確表明禁止來校鍛煉人員自由進入教學區,也在池塘邊上設置了“池塘危險、嚴禁攀爬”的警示牌,實際上已經起到標識、警示作用。
最后,本案死者宗可的死亡原因是溺亡,起因是人為拖拉后不慎落水,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宗可的溺亡是被告的設備、設施存在缺陷或者被告管理不到位等原因所致。本案中,原告黃娟自己在操場上鍛煉,放任一個10周歲的小孩帶著一個3周歲的小孩獨自玩耍,其疏于監護的行為是導致死者溺亡的根本原因。
2019年1月11日,溧陽市人民法院做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宗鈞、黃娟的全部訴訟請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訴。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于2019年8月2日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法院之所以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主要是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理由——首先,案涉場所不屬于相關法律規定的公共場所。《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公共場所應是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允許不特定人進入的場所,案涉池塘不屬于該條規定的公共場所。其次,燕山中學對于本案死者不負有安全保障義務。燕山中學的教學區域面向的是全校師生,其設施的設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應結合法定義務和其保障對象為初中生和成年教職員工這一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第三,死者溺亡的根本原因系監護人的疏于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