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婧玲
2019年10月10日—13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國際樂器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如期舉行。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敦煌”展位特別推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樂器,向祖國獻禮。除此之外,“馮少先80壽誕限量版”月琴、“創世神話”系列樂器、“故宮文化”系列樂器、“1米便攜式”短箏等70件新品樂器一同亮相。樂器展期間,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世成、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王書偉、歐洲音樂產業聯盟中國事務負責人 Claudio Formisano、國家一級作曲家兼演奏家卞留念等蒞臨“敦煌”展位參觀指導。為期四天的展覽,“敦煌”以精美的產品和豐富的活動吸引了眾多民樂愛好者及媒體的關注,人氣爆棚。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樂器
2019年10月1日,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七十華誕。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特推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樂器,包含“華夏一家”古箏、“和氣祥荷”古箏、“愛我中華”古箏、“華夏榮光”系列樂器等。該系列樂器融合了不同領域藝術家及設計師的靈感與理念,將中華文明的代表性元素——長城、牡丹、祥云等用青花、擦漆描金、漆畫、雕刻等不同工藝進行表現、創作,向祖國獻禮!其中,“華夏一家”古箏在組委會打造的全球業界新品首發活動中,入選了“2019年度20件首發新品”。
馮少先80壽誕限量版月琴
20世紀70年代初,著名月琴演奏家、月琴改革家馮少先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月琴制作師韓常樹,根據長期實踐和經驗積累,一起研制出了新型月琴——“雪梅”月琴。新琴取名借用了毛澤東“梅花歡喜漫天雪”中的“雪”“梅”二字,“雪花”指馮少先身處寒冷的冰城,以“梅花”喻韓常樹居于山明水秀的江南。風靡一時的“雪梅”月琴至今仍受市場歡迎。
2019年,馮少先先生迎來了80壽誕,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再次與馮少先攜手,共同推出“馮少先80壽誕限量版”月琴。琴頭在原有的“雪梅”造型上進行再創,梅花花形與雪花選用黃楊木進行雕刻,并將“馮少先”三字以篆刻的形式呈現其中;琴框上用金粉描繪著馮少先1967年創作的《百萬雄師過大江》曲譜手稿,以梅花紋點綴。80把月琴由企業技師精心制作,音質結實、音色通透,每把月琴均由馮少先親自鑒定。
創世神話系列樂器
隨著“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全面啟動,一場圍繞中華神話的“創作熱潮”正在上海文化界浩浩蕩蕩地展開,并持續升溫。對此,企業以“創世神話”為設計主題,采用傳統大漆變涂彩繪、敷箔、螺鈿鑲嵌及蒔繪工藝,經過入蔭、模顯、拋光揩清等工序充分體現出大漆工藝特點,推出了“女媧補天”“百鳥朝鳳”古箏等新品樂器。
故宮文化系列
當代中國正迎來“中華文化藝術走出去”的歷史性機遇,公眾對文物和博物館的興趣日益高漲,人們對文化素養的訴求正在攀升。故宮博物院的文物繁多,可謂濃縮了歷史的精華?!肮蕦m文化”系列樂器,從故宮飾品、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等文物中提取了設計元素,與民族樂器進行有機融合,意在打通古今之間的界限,增加產品的文化內涵?!肮蕦m文化”系列樂器包含與當代中國宮廷畫代表畫家愛新覺羅·恒錦攜手推出的“瑟瑟丹青”系列古箏,以及與珠寶設計師合作推出的融合了金銀鏨刻、珠寶鑲嵌及琺瑯工藝的“金縷翠鈿”“錦繡團圓”系列樂器等。
1米便攜式短箏
1米便攜式短箏以特氏古夷蘇木飾面,素面工藝,琴長為1米,便于攜帶。該箏保證了高中低三個音區的協調,保持了傳統古箏的音色特點。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近年來,“敦煌”持續加強對短箏的研發,從鋼絲箏、燕翅式、微調式、1.46米、1.18米到1米短箏,“敦煌”短箏的外觀規格和聲學品質得到了不斷改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此次“敦煌”展位共設有“敦煌大舞臺”和“敦煌大講堂”兩個展示平臺,二者相對獨立、承擔不同功能,有利于開展更加豐富多彩的民樂活動,如民樂表演、智能古箏互動體驗、專題講座等,極大地提升了參觀者的觀展體驗。
敦煌大舞臺
樂器展期間,敦煌大舞臺開展了馮少先《月琴新篇》講座、敦煌·羅蘭智能交互古箏互動體驗等活動。其中,上海民族樂器一廠旗下的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用“敦煌”新品樂器為觀眾帶來20余場精彩表演,收獲滿滿人氣。
10日上午10:00,敦煌大舞臺前人頭攢動,著名月琴演奏家馮少先、著名中阮演奏家馮滿天父子同臺,邊演邊談,為大家帶來一場精彩的《月琴新篇》講座,并隆重推出“馮少先80壽誕限量版”月琴。講座結束后,粉絲紛紛上前合影,久久不肯散去。更有月琴愛好者現場買下限量版月琴,讓馮老簽名于面板之上再次合影。
樂器展期間,敦煌大舞臺上定時開展“敦煌·羅蘭智能交互古箏”互動體驗活動,每天達四五場?!岸鼗汀ち_蘭智能交互古箏”自2018年亮相以來,廣受市場關注。一年來,“敦煌”的制作團隊在原有的研發基礎上進行了有效的改良,讓智能古箏的識別度更靈敏、體驗感更佳。活動現場吸引了眾多觀眾,他們紛紛上臺體驗,感受民族樂器創新的前沿科技成果。期間,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周望也來到現場,體驗“敦煌·羅蘭智能交互古箏”,并給出了較高評價。10月13日,《厲害了我的課》——“敦煌·羅蘭智能交互古箏學堂”專場在北京電視臺進行了現場錄制。
敦煌大講堂
樂器展期間,“敦煌大講堂”名家云集,琵琶演奏家吳玉霞、湯曉風,二胡演奏家鄧建棟、段皚皚,古箏演奏家周望、蘇暢、李楊冠宇,伽倻琴演奏家彭麗穎,以及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趙墨佳、沈貝怡、施文卿、李志卿等帶來了干貨滿滿的精彩講座。很多民樂愛好者在開場前就圍坐在講堂里,等待講座開始。演奏家們邊講邊彈邊示范,觀眾們表示在樂器展上能聽到這么豐富的講座實屬難得。
值得一提的是,10日上午,二胡演奏家鄧建棟在“敦煌大講堂”進行了《琴韻語芳華——鄧建棟二胡演奏經典專輯》和《鄧建棟二胡演奏藝術文集》的首發式暨簽售會,簽售現場十分火爆。
除此之外,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鄭羿帶來了講座——《七聲弦制在傳統箏和多聲箏之間的碰撞》,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古箏質量總監李素芳共同介紹、分享七聲弦制箏類的系列產品,并對最新研發出的專業型琴弦進行了現場展示。李素芳老師也與箏友分享了“古箏的調試與保養”相關知識,為大家答疑解惑。
2019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已經落下帷幕,“敦煌”將繼續努力,呈現更優秀的產品、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為中國民族樂器文化的傳承、弘揚竭盡全力!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