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杰 劉世會 別小川
【摘要】 目的 分析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165例
輸尿管結石患者, 按照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鈥激光組(85例)和開放手術組(80例)。開放手術組患者施行開放手術, 鈥激光組患者施行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長、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取石成功率。結果 鈥激光組手術時長(41.21±
10.24)min、術后下床時間(7.46±2.25)h、住院時間(5.17±1.84)d均短于開放手術組的(79.37±17.53)min、
(20.15±3.41)h、(9.55±3.44)d, 出血量(20.19±5.73)ml少于開放手術組的(65.17±8.73)m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鈥激光組并發癥發生率2.35%低于開放手術組的12.9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均能夠獲得滿意的碎石效果,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更具優勢, 能夠保障碎石效果的同時減少創傷和并發癥, 更利于術后恢復。
【關鍵詞】 開放手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術;輸尿管結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32
輸尿管結石, 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 血尿、腰部疼痛是常見癥狀表現, 若治療不及時, 則會增加更嚴重并發癥的發生風險。此類患者接受開放手術, 創傷大、并發癥多, 在一定程度限制了應用[1]。近年來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安全性、適用范圍顯著增長, 也獲得了廣大患者的認可。本文旨在分析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165例輸尿管結石患者, 按照手術方法的不同分為鈥激光組(85例)和開放手術組(80例)。鈥激光組男50例, 女35例;年齡29~62歲, 平均年齡(42.73±6.43)歲;病程3~18個月, 平均病程(5.3±4.3)個月。開放手術組男47例, 女33例;年齡31~64歲, 平均年齡(44.18±7.65)歲;病程3~20個月, 平均病程(5.7±4.78)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開放手術組患者施行開放手術, 主要方法:實施硬膜外麻醉, 結合影像學提示的結石具體位置做手術切口, 將皮膚組織依次切開, 將輸尿管壁切開, 進行探查, 明確結石所在, 實施取石操作, 操作完畢放置雙J管, 常規置入引流管, 將切口逐層關閉, 術后30 d若無異常, 可將雙J管拔除。
鈥激光組患者施行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 主要方法如下。①儀器準備:輸尿管硬鏡(9.5F, 德國Wolf公司生產), 鈥激光治療儀(美國Coverget公司生產)。②操作:指導患者處于結石位, 實施硬膜外麻醉, 在直視下將輸尿管鏡經尿道口置入, 同時均能夠患側的輸尿管口將斑馬導絲輕緩置入, 操作過程可將之下壓或內旋60~90)輸尿管口, 以方便順利的到達輸尿管, 之后進行沖洗操作, 合理調整液體注入壓力以及速度, 保障有清晰的輸液, 再將輸尿管鏡移動靠近結石。由專用通道將鈥激光治療儀配套光釬送入, 對鈥激光儀的各項參數進行合理調整, 在光釬送入到結石局部后, 實施目標性的碎石操作, 將目標結石盡可能打碎至粉末狀, 這一過程注意保護, 不要讓光釬接觸輸尿管壁, 避免有不必要損傷發生。對于存在息肉、狹窄狀況, 根據實際情況調高治療儀功率, 在進行汽化、切割操作, 暴露出結石后在進行后續的碎石操作。通常操作過程不進行取石, 后續能夠自行排除, 若結石較難被粉碎, 可利用輸尿管鏡配合取石鉗進行取石。操作完成將雙J管留置于患側輸尿管, 術后30 d若無異常, 可將雙J管拔除。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長、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取石成功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手術時長、出血量、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鈥激光組手術時長(41.21±10.24)min、術后下床時間(7.46±2.25)h、住院時間(5.17±1.84)d均短于開放手術組的(79.37±17.53)min、(20.15±3.41)h、(9.55±3.44)d, 出血量(20.19±5.73)ml少于開放手術組的(65.17±8.73)m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取石成功率比較 兩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鈥激光組并發癥發生率2.35%低于開放手術組的12.9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輸尿管結石是常見的泌尿系統結石, 青壯年結石(20~
40歲)較容易發生, 一般輸尿管結石會發生于腎結石之后或同時產生, 主要原因在于不完全的碎石。輸尿管結石發生后, 不僅能導致相對強烈的疼痛, 也可能誘發感染、梗阻等并發癥, 腎臟能夠對患者腎功能造成不良影響[2]。
輸尿管結石開展開發手術治療是傳統術式, 能夠保障取石效果, 但不可避免的, 患者承受的創傷很大, 需要較長恢復時間, 同時也增加了并發癥的發生率[3-5]。
隨著臨床內鏡設備、微創技術不斷完善及進步, 安全性顯著上升, 尿道的治療也越發的趨向于微創化,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也逐漸獲得了認可。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主要通過輸尿管鏡輔助, 利用鈥激光對結石進行處理的治療手段。鈥激光是一種固體式的脈沖激光, 以脈沖方式傳導, 利用其處理碎石, 可由光纖向病灶傳遞能力, 在短時間內對結石進行切割、汽化, 而且有一定安全性, 不會造成局部組織損失, 可使創面保持新鮮, 保障了碎石效果并減少了復發。鈥激光參與輸尿管結石的處理, 可針對不同密度、成分的結石予以徹底粉碎, 可減少局部黏膜損傷, 同時保障了較高的一次性排石率, 優勢明顯。通過輸尿管的輔助, 配合鈥激光可完成汽化、切開、止血等操作, 減少了誤操作率、出血量, 也利于減少并發癥[6, 7]。本次結果顯示, 鈥激光組手術時長、術后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開放手術組, 出血量少于開放手術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鈥激光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開放手術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證明了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的優勢和效果
綜上所述,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均能夠獲得滿意的碎石效果,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更具優勢, 能夠保障碎石效果的同時減少創傷和并發癥, 更利于術后恢復。
參考文獻
[1] 韋廣飛.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療效比較. 中國社區醫師, 2018, 34(16):66.
[2] 吳友科, 潘斌, 劉紹勇, 等.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臨床對照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6, 27(8):1521-1522.
[3] 毛宗林, 鐘海虎, 王宇, 等.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臨床對比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8, 13(9):24-26.
[4] 朱武.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傳統開放手術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 基層醫學論壇, 2015, 19(10):1320-1321.
[5] 李金虎, 張江磊, 趙曉俊, 等.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治療老年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20):5872-5873.
[6] 翟玉章.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與開放手術在輸尿管結石治療中的對比分析. 中國醫學創新, 2014(25):24-25.
[7] 李太元. 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治療輸尿管結石88例臨床分析. 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17(2):233-235.
[收稿日期: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