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花
【摘要】 目的 探討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檢查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早中孕期早發型子癇前期的臨床效果。方法 136例早中孕期孕婦, 依照入院順序不同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 各68例。參照組孕婦行常規孕期檢查, 并給予硫酸鎂預防治療, 試驗組孕婦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檢查, 并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治療。比較兩組孕婦早發型子癇前期發病情況, 治療前及治療10 d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試驗組早發型子癇前期孕婦與正常孕婦妊娠不同時間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血流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情況。結果 試驗組孕婦出現早發型子癇前期
4例(5.88%), 參照組孕婦出現早發型子癇前期12例(17.65%), 試驗組孕婦早發型子癇前期發病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0 d后, 兩組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動脈壓均低于治療前, 且試驗組孕婦24 h
尿蛋白定量(1.29±0.34)g、平均動脈壓(100.98±4.97)mm Hg均低于參照組的(1.88±0.49)g、(114.46±
8.27)mm Hg,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婦妊娠19~24+6周及妊娠25~28周, 試驗組早發型子癇前期孕婦RI和PI均高于正常孕婦,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早中孕期孕婦進行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檢查, 可有效篩查早發型子癇前期情況, 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 可降低早發型子癇前期發病率及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動脈壓水平,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阿司匹林;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動脈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4.069
早發型子癇前期屬于孕32周前孕婦特發性病癥, 其主要特征表現為蛋白尿及血壓上升。若未給予有效治療則可引發子癇, 嚴重影響孕婦多器官功能, 累及胎兒并影響其神經系統發育, 且影響胎盤營養供應, 最終造成胎盤早剝、心臟衰竭等, 危及母嬰生命安全[1, 2]。因此給予早中孕期孕婦積極有效預防早發型子癇前期的診斷治療十分重要。本研究選取本院早中孕期孕婦136例, 分組研究早中孕期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檢查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預防早發型子癇前期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本院136例
早中孕期孕婦, 依照入院順序不同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 各68例。參照組年齡22~36歲, 平均年齡(28.06±2.98)歲;分娩史:初產婦22例, 經產婦46例;孕次1~3次, 平均孕次(1.62±0.65)次;孕周10~28周, 平均孕周(18.26±3.96)周。
試驗組年齡22~36歲, 平均年齡(28.12±2.89)歲;分娩史:初產婦21例, 經產婦47例;孕次1~3次, 平均孕次(1.67±
0.75)次;孕周10~28周, 平均孕周(18.32±3.89)周。兩組孕婦年齡、分娩史、孕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本研究。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20歲者;②停經時間≥12周者;③知曉本研究且簽署同意書者;④彩色超聲檢查孕囊、子宮大小與孕周符合者;⑤單胎者。排除標準:①藥物過敏史者;②心、肝、腎等器官嚴重功能障礙者;③治療依從性差者。
1. 3 方法
1. 3. 1 參照組 孕婦行常規孕期檢查, 并予以硫酸鎂(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7636, 規格:10 ml:2.5 g)
預防治療, 硫酸鎂注射液60 ml+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 靜脈滴注, 1次/d。治療10 d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至孕28周。
1. 3. 2 試驗組 ?孕婦在參照組基礎上予以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檢查聯合小劑量阿司匹林(四川德峰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0960304)預防治療。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檢查:選用東芝660A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 探頭參數4.0 MHz, 孕婦取仰臥位, 掃查胎兒, 依據胎盤位置選擇子宮動脈, 獲取血流頻譜, 且自動算出子宮動脈血流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等, 連測3次取均值并存檔, 隨訪孕婦妊娠結局;阿司匹林75 mg/次, 1次/d, 口服。持續治療至孕28周。
1. 4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孕婦早發型子癇前期發病情況。②比較兩組孕婦治療前及治療10 d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平均動脈壓水平。③觀察比較試驗組早發型子癇前期孕婦與正常孕婦妊娠不同時間(妊娠19~24+6周和妊娠25~28周)子宮動脈血流動力學狀況, 包括RI和PI。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孕婦早發型子癇前期發病情況比較 試驗組孕婦出現早發型子癇前期4例(5.88%), 參照組孕婦出現早發型子癇前期12例(17.65%), 試驗組孕婦早發型子癇前期發病率低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33, P=0.033<0.05)。
2. 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10 d后24 h尿蛋白定量及平均動脈壓比較 ? 治療前, 兩組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動脈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0 d后, 兩組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平均動脈壓均低于治療前, 且試驗組孕婦24 h尿蛋白定量(1.29±0.34)g、平均動脈壓(100.98±4.97)mm Hg均低于參照組的(1.88±0.49)g、(114.46±8.27)mm Hg,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