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144-02
摘 要 新媒體環境下,以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為代表的新技術形態,深刻影響著企業職工群眾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和思維偏向。本文從工作平合、溝通機制、日常監管、隊伍建設、輿論融合等方面,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大量翔實的材料,對論點進行透徹的分析,用富有新意的見解,提出突出創造性、增強互動性、把握主動性、提高實效性、增強融合性來解決問題,倡導職工群眾堅守政治理想信念,為傳播社會正能量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 新媒體環境 新聞輿論 探析
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成為企業職工群眾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這把“雙刃劍”給新聞輿論工作來了不小的挑戰。一方面,新聞輿論工作可以運用新媒體的優勢,更好地進行主流價值觀的引導、宣傳;另一方面,隨著微信等媒體的廣泛使用,各單位及個人因工作、生活需要,相繼建立了各類微信群、公眾號、官方微信平合、個人微博等微媒體,編輯制作、轉發轉載各類信息,有的內容還涉及企業敏感信息和社會敏感話題,給單位或個人帶來了一定影響。因此,如何運用好新煤體的傳播優勢,發揮企業新媒體的正向作用,對匯聚企業創新創業的強大正能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突出創造性,著力構建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與論工作平臺
一要加強區域網雙向改造,不斷完善和改進ERP核心應用、0A協同辦公等應用系統,積極發揮新媒體在新聞輿論中的渠道和平合作用,進一步加強內部網絡門戶平臺建設,全面開展頁面結構、集成、信息發布、統計分析和系統接口等軟件的提升設計,通過新聞客戶端、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手機報、移動電視、網絡電合等新媒體平合,全方位構建新聞與論工作的網絡發布平臺和渠道,使企業獨有的“報刊網臺微信”五位一體的優勢得到有效發揮,媒體的承辦能力有一個比較大的提升。
二要發揮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大、信息量多、容易接受等優勢作用,在報紙、電視臺和互聯網站采編作業的有效結合上做文章,通過輿論影響和文化滲透,實現資源共享,集中處理,全面覆蓋,加快新媒體布局及新媒體品牌建設,實現對職工群眾主流價值觀念的引導和滲透,使企業全媒體采編平臺、新聞客戶端、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實現一個比較大的突破。
三要要突破傳統新聞與論工作的功能手段,以新媒體技術為支撐,將新媒體提供的各種平臺作為著眼點,有效推進移動傳播載體迅速發展,形態豐富多樣的新聞論的渠道和平合,加強應用集成性和安全管控力度,有效融合各類業務系統,使企業0A網絡首頁的任務處理、信息發布、新聞瀏覽等業務有一個比較大的拓展。
二、增強互動性,著力完善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論溝通機制
一要從內容安排、選題策劃、傳播方式等方面進行整體謀劃,積極發揮報刊網合微信等多媒體作用,要突出政治方向,重點宣傳各單位解決實際問題典型做法和案例,要突出先進模范人物和事跡,圍繞生產經營、科研攻關、調整改革等方面,宣樹典型,發揮先進模范的帶頭作用。在電視臺、報紙等媒體開設了《變革·發展》、《走基層》、《聚焦重點工作》等欄目,舉辦微視頻創作大賽,將畫面對準一線職工群眾,將聲音送給尋常百姓,有效傳播社會正能量,提升了新聞與論工作的質量。
二要積極探索運用新媒體多樣化傳播形式、分眾化互動式服務方式、大眾化生活化話語表達,加大新聞客戶端發展,推動移動媒體建設,強化新聞客戶端功能、不斷拓展信息內容,增強吸引力,形成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面廣泛的移動傳播矩陣,推動新聞輿論全方位創新。
三要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媒體受眾日益呈現分眾化、差異化態勢,以媒體和受眾之間的相互交流與溝通更加方便快捷為著眼點,加強新媒體傳播的及時性和互動性,努力適應新媒體相互傳播、橫向交流等特點,堅持發展主旋律,做好企業政策解讀和宣傳,有體系、有重點、有節奏地宣傳企業在經濟發展、重點工程建設、深化改革、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的亮點和成績。
三、把握主動性,著力加強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輿論日常監管
一要深入研究,明確流程,增強總體設計,增強居安思危、求新圖變的緊迫感。制定加強微信群、公眾號、官方微信平合、微博管理的相關管理規定,加強對個人建立的微媒體教育引導,加強論監管,建立網絡問責和追蹤機制,及時糾正新聞論工作中的偏差和問題,及時扼殺不良輿論的苗頭和傾向,把握與論引導的話語主動權,形成新媒體時代的良好論氛圍和文化環境。
二要不斷加強網絡新聞管理及職工群眾手機微信發表消息的管理,培育職工群眾文明向上的“微環境”,積極利用互聯網開展輿論引導、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抵制不良網絡語言和行為,對由于工作關系建立的各單位微媒體,必須在各單位黨委工作部門履行備案手續,有專人負責管理,發布內容要接受企業保密、宣傳主管部門監督管理。各級黨組織要高度關注新媒體,對惡意散布謠言,有損企業形象的微信,要及時舉報,并嚴厲查處。
三要不完善新聞論效果監測反饋系統,及時發現輿情熱點,在新聞輿論常規監管方面,要積極支持和鼓勵網絡志愿者和微媒體愛好者編擺反映企業持續發展、社會和諧的信息,對負面信息要積極應對、大膽回應,確保新聞輿論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四要以專業化的新聞生產,傳播技巧以及規范的工作流程,倡導職工群眾堅守政治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為傳播社會正能量發揮積極作用,樹立企業良好形象。
四、提高實效性,著力加強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輿論隊伍建設
一要在整合新聞出版廣電工作,組建新聞中心,建立新聞與論制度體系的基礎上,加快新聞輿論隊伍融合轉型,不斷促進新聞輿論工作者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獲取方式的改變,促進采訪報道方式的改變,促進新聞發布方式的改變,促進新聞輿論理念的改變,推進新聞輿論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為企業發展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要所有新聞信息服務和相關從業人員都有實行準入管理,培養會使“十八般兵器的全媒人才”,建設一支既有新聞輿論工作經驗,又能掌握和利用新媒體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使媒體從業人員具備優異的個人能力,引導新聞輿論工作者“自覺抵制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的影響,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三要提高新聞輿論工作者的網絡技能,普及網絡知識,強化新媒體及時運用的培訓力度,增強新聞輿論隊伍的凝聚力,使媒體從業人員具備網絡快速發展時代的技術水平和思想素質,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與論工作的新需要。
五、增強融合性,著力加強新媒體環境下新聞輿論融合
一要把握制度創新規律,大力整合分散的媒體資源。通過對采編指揮調度、重點選題計劃,采訪力量、稿件資源方面的統籌安排,充分利用各種平臺,加強新聞與論載體之間的信息溝通、資源整合,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完全統起來,使之形成強大的載體合力,增強信息發布的權威性與準確性。
二要把握新聞與論規律,打造形態多樣的新媒體產品。增強調度指揮能力、一線采寫能力、新聞原創能力,完善全媒體生產的運行機制。真正構建起適應新媒體生產的“采編發”往來和“采編發”流程,形成“一次采集、多種產品、多媒體傳播”的工作格局。
三要把握流程創新規律,積極探索推進采編流程調整。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體發展,堅持先進技術為支掉、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渠道、平合、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四要把握媒體發展規律,發揮現有主流媒體內容優勢。以鞏固壯大輿奧論陣地、改進傳播手段為目標,通過報、刊、網、端、微、屏協同發展,形成“重點帶動一般,一般支持重點,一般成為重點”的良性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