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婷 張沁蕊 楊鷹 李曉龍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0-186-02
摘 要 基層政工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對于促進整個支部乃至于整個部門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基層的員工群眾對現實社會有了新的認識,要想化解那些順勢產生的矛盾,思想政治工作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基層政工隊伍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思想觀念、現實利益、信息技術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對基層政工干部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樣建立一支適應形勢發展的基層政工隊伍變得極為重要。
關鍵詞 基層 政工隊伍 挑戰 工作能力
一、研究背景
政工隊伍對于企業的發展、員工的工作,影響都是不言而喻的。一個部門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工隊伍的努力,一個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各個部門的努力,優良傳統的延續離不開政工隊伍的鞭撻,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都需要由政工隊伍的帶領,只有高素質的政工隊伍才能為企業的前進鋪好道路。所以,需不斷強化政工隊伍建設,拓寬政工工作思路,適應新形式,迎接新挑戰。
二、現狀分析
從總體上看,當前政工隊伍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政工隊伍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夠繼續保持新時期下為黨和人民積極工作的心態,為企業發展建設做出貢獻,在各自的崗位上認真負責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但也有些政工人員心不在焉,工作能力不達標,主要表現在:
(一)思想觀念有待改變
對于外來干擾思想,自己拿不定主意,而是直接“舶來”。如自私自利的思想,使得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發生了改變,在實際工作中,一股“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姿態;如一味追求業績的“建樹”作風,做事前用心里那桿秤來權衡一下自己的既得利益,在追求好處的道路上奔波勞累,不講奉獻;如“一門心思”的浪費時間在無用的事情上,無關工作,也無關思想政治,思想政策水平也不夠高,學習和掌握政策規定不夠。
這些劣質的思想,導致在政工工作中沒心思,也花不下心思來完成任務,工作中,對上級的指示規定不了解,思考問題不全面,提不出帶全局性的意見建議,思想方法簡單、片面,只會就事論事,不懂舉一反三。
(二)能力亟待提升
一是工作“吃老本”,不重視知識更新,工作后業務知識沒有精進,已學知識全然荒廢;二是寫作能力弱,文字表達能力差,寫作知識匱乏,寫不出問題,總結不了經驗,宣傳不了工作,業務能力不強,一到寫報告的時候,頭皮都撓破了,也開不了個頭,哪怕是寫一篇通訊稿,都要先“百度一下”;三是學習中淺嘗輒止,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打游戲的比看資料的時間多,看球賽的比討論工作中疑難雜癥的多,去看看企業訂閱的各種專業雜志,大概很多一頁都沒有翻過吧,再去看看我們的“工具書”,幾乎都是新的。
這些都是“懶”癥,懶得思考,懶得下功夫,所以業務不熟,東西吃不透,綜合能力反映不出來,更體現不了內外兼修,造成業務縮水,工作捉襟見肘。
(三)工作浮躁
思想樹立得不牢固,工作狀態一直處于“倦怠期”,一提工作就覺得身心疲憊,工作中有冷、橫、推的現象。一個新系統上線,基層管理員有種“害怕”培訓的情節,誰培訓,這活就是誰的,誰不培訓,這活就不該誰做。以后工作中有需要“跑系統”、“走流程”的,就麻煩別人跑一跑,美其名約我沒有被培訓過,我不會,甚者說這不是我的活。
當然,工作浮燥還表現在有的弄虛作假,言行不一,數據不是靠量出來的,而是靠腦子想出來的;有的性格急躁,辦事不扎實,寫的報告從來不復核,錯字一大篇,工作現場量的基礎數據忘打小數點,簡直就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有的工作標準不高,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等,一篇文章、一份報告,只求寫完交差,從不細細斟酌,力求完美。
(四)政工隊伍后繼乏人
人員匱乏,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難挖掘和難培養政工干部似乎成了基層政工隊伍的通病。曾經出現過基層黨支部選支委委員的時候,就出現黨員在選舉前給其他黨員“打招呼”,其目的是“不要選我”,覺得選出來的支委委員就是“干活的”,服務意識也跟不上。
同時,政工隊伍多為“半路出家”,欠缺良好的“專業背景”,理論水平相對較低,文字功底和口頭表達能力較弱,知識結構不夠合理,這些都制約著政工隊伍的發展。
三、強化政工隊伍建設的思考及對策
(一)狠抓思想教育,增強政工干部政治素質
政工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是其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前提和基礎。黨組織要緊密結合實際,把政工干部政治思想教育作為重要任務來抓。
一是理論政策教育。組織政工干部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提高認識、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增強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改革觀念、效益觀念和競爭意識。
二是黨章黨性教育。教育政工干部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視為自己全部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講責任、講奉獻,忠實地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三是艱苦奮斗的交流教育。其實,企業的每個崗位看似很小,可是螞蟻也有大作用,每個崗位都能讓我們的思想受到教育,每個崗位都是自己的艱辛,不能抱守著自己的崗位叫苦連天。每個崗位都很辛苦,不能貪圖安逸,只想找輕松事情干,我們要把每個崗位艱苦奮斗的人和事,把每個班組的優良作風進行互感,不但是上下的傳達,更要是左右的效仿,基層的辛勞也可以感染政工隊伍的每一個人,大家要自覺抵制享樂主義和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為其在企業各項工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二)狠抓業務培訓,增強政工干部業務素質
要求政工隊伍必須向精干、高效發展。因此,黨組織要將強化政工干部業務知識培訓列入議事日程,抓好組織落實,不求多、但求精,高質量、更吸引眼球的業務培訓,更能提高政工干部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崗位業務工作技能和企業管理知識;定期開展各個部門的政工干部大討論,讓政工干部在討論中形成相互學習、共同鉆研的氣氛,使政工干部做到至少掌握一門技術、具備一定技能,能在企業改革、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三)強化工作職責,健全完善管理機制
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是個動態過程,需要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有所創新,探索新的管理形式和方式。不要有“學得多、干得多、累得多”的心態,要結合企業實際和工作需要,實行政工干部工作目標管理。通過政工干部責任區、示范崗等多種形式,給政工干部制定具體可行的工作目標,使政工干部發揮作用有任務、有壓力、有空間;可以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定期對政工干部的工作進行評比檢查,讓政工干部的工作成果擺在桌上、亮在明處;可以開展對政工干部的民主評議,實事求是地反映情況,評議政工隊伍,不搞“兩張皮”,強化對政工干部的監督,促使政工干部發揮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廣開視野,拓寬政工干部選拔渠道
要不分工種、不分專業、不分年齡地把那些思想活躍、政治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熱愛政工工作的員工選拔到政治工作崗位上來,提高企業政工隊伍的活力和整體素質。
(五)密切聯系員工,走基層路線
政工隊伍只有深入聯系基層員工,及時、準確了解員工的思想狀況和需求,才能夠明確自己的政工工作目標,才能夠發現政工工作的不足。政工隊伍只有深入基層,不走形式,不以“拿筆寫寫”就當是走基層,才能夠擴大政工工作的影響,將工作真正地落到實處,才能夠根據實際的工作,及時地進行總結,發現問題,然后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積極地創新政工工作,做到與時俱進,開拓新的工作層而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四、實施成果
通過分析基層政工隊伍建設存在的典型問題,采取了針對性的手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思想教育落地基層
將理論政策教育和黨性黨章教育深入基層政工隊伍,不走形勢,不“以會貫會”,教育形式多樣化,有嚴肅認真的黨章教育,有微視頻課件的政策學習,也有氣氛活躍的工作思想交流。在這些黨性教中,政工隊伍思想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洗禮,講責任、講奉獻。管理人員自我加壓,把工作做好做細;生產車間工人盡職盡責。
(二)政工干部業務知識有所提升
對政工干部采取“以弱制弱”的辦法,誰寫作水平差,誰就多寫;誰缺乏總結能力,誰就做會議小結、討論小結;誰干活粗制濫造,誰就做文章、報告的校對。這樣一來,責任心讓政工隊伍的每一個人為了克服自己業務困難,迎難而上,寫作能力有改善,總結水平有提高,業務水平有精進。
(三)完善管理機制
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考評制度中,新增加分項,鼓勁大家去提合理化建議,去拿管理成果、科技成果、QC成果,將日常考核與年終考評相結合,不以“一試定考評”,以制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大家從日常去把工作做好做精。
聘任技術帶頭人、管理能手等模范帶頭員工,簽訂任務書,讓技術帶頭人帶著任務、帶著壓力干活,把自己的優勢傳遞下去,把自己的能量激發出來。
設置黨員“先鋒示范崗”,讓這個崗位牌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鞭策。這些先鋒示范崗的同志,拿著這份榮譽,就是扛起一種責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看到他們更加的盡職盡責。
(四)拓寬政工隊伍選拔渠道
“要不分工種、不分專業、不分年齡地把那些思想活躍、政治素質好、綜合能力強、熱愛政工工作的員工選拔到政治工作崗位上來”不是空話,而是落到實處。
(五)走基層求成效
以前,政工隊伍都是常常在辦公桌前出成果,現在,“走基層”成了實打實的行動,工裝上身,也能扎進員工一線。常常可以看到政工干部在現場的身影,和一線的工人侃一侃、談談心,和不同崗位的管理人員交流交流,把先進的思想傳遞給大家,也聆聽大家的建議,把服務工作做實做好。
五、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代政工隊伍建設能夠將基層員工團結起來,使員工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對企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企業要重視政工隊伍的建設,全面提高政工干部的綜合能力,充分發揮政工干部對企業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政工工作方式和思想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需要,企業必須加快改革步伐,健全政工干部隊伍選拔機制,強化系統培訓和加強再教育,進一步優化政工隊伍,才能提高政工干部隊伍建設的質量。在社會主義新形勢下,只有把政工干部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提高工人整體素質,才能保障企業穩定,促進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臧軍.淺談如何加強政工隊伍建設[J].企業文化(下旬刊),2019(4):141.
[2]韓萬義.加強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政工干部隊伍建設[J].現代國企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