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倩
課外閱讀對于作文寫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對學生日常學習極為重要的一個知識補充和深化的過程。課外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社會事件的審視,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與應變能力。課外閱讀還可以被看作是學生緊張的課堂學習之外的一種豐富的精神調味品。當你正經受困難時,你可以從閱讀中獲取知識,積攢力量,你的人生可能因為一本書而變得美好。
一、 課外閱讀有助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夠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還能積累寫作素材和學習寫作技巧,并將之充分運用于寫作中。此外,要想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實踐中掌握豐富的寫作素材和技巧,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做好摘錄和筆記,當學生閱讀某本書籍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自己感興趣的、覺得今后會用到的俗語、名言和人物典型事跡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把課外閱讀中的素材變為寫作素材,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如果只是用眼睛看,機械地閱讀肯定很難牢牢記住,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因此教師要提醒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摘抄不是說把名人名言全部都記錄下來,而是讓學生將自己認為寫得好的、有意思的、優美的句子記憶得更加深刻,學生也可以記錄一些影響深遠的小故事,素材的大量積累對今后的寫作助益明顯,學生可以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自成文章。
二、 課外閱讀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從根本上愛上寫作,學習起來才能特別容易,提高語文成績自然不在話下。但是,若要吸引學生對寫作的注意力并非易事,因此教師可以從課外閱讀入手去引導學生,嚴格要求學生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
例如,教師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東周列國志》等一些歷史類的書籍,讓學生從中掌握歷史發展的脈絡,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這樣學生也能學到更多行文結構方面的知識,以充實自己的寫作素材。學生借鑒書籍中的情節結構,激發寫作靈感,豐富寫作素材,使作文有血有肉,有細節有論證,從而提高作文水平。由此可見,不管是養成閱讀的習慣還是提升寫作的能力,興趣都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做好讀書筆記,以此來提升寫作的質量。
三、課外閱讀可以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拓展課外閱讀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有益嘗試,中學階段是學生儲備知識的重要階段,課外閱讀的知識量十分豐富,涉及古今中外各種內容,所以,學生需要根據自己的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選擇課外讀物,查缺補漏,增長見識,豐富儲備,提升寫作水平。
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在適當的情況下為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閱讀材料,避免學生自主觀念太強,選擇不良書籍,誤入歧途。有的學生在寫作文時不會舉例子,文章顯得單薄,這時就可以多讀一些魯迅、老舍、朱自清等人物自傳,了解名人的事跡,獲得啟發,使典型人物的經典經歷更好地融入到作文中,使寫作內容更加立體,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在課外閱讀積累中,教師應讓學生掌握作文和閱讀的關系,同時,寫作文不應僅僅為應付考試,而要符合現實發展要求。學生愿意品讀生活紀實類讀物,自然對如何寫作充滿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多種類型的文章。如果閱讀中形成的深刻記憶能成為學生的寫作源泉,那么作文的提高也就不難了。
四、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新課改的指導下,教育倡導要全面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這是教師的首要任務。課外閱讀能夠為學生帶來很多的美詞佳句,也可以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直接將學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一個臺階,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在保證課本學習的前提下,經常閱讀課外書籍對于學生來說是額外的饋贈,可以幫助學生逐漸養成“閱讀-總結-記筆記”的好習慣,學生寫作文時也會更加得心應手,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因此,課外閱讀是值得在作文教學中提倡的。
以作文主題“未來”為例,選題要求學生結合想象,暢想未來,可以寫某件未來世界的東西,也可以寫某種未來社會的理念。有的同學課外閱讀積累相對豐富,從外星人、黑洞講到歷史還原技術,學生們都興趣盎然,積極表達,教學效果很好。未來發展離不開創新,而創新則需要學生豐富的知識積累,這強調了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的重要性。國家大力提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課本知識一般都是最基本的理論知識,應該把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應用于實踐,還需要大量課外閱讀的補充和深化,因此說課外閱讀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總之,從以上幾個方面可知,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大有益處。只要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養成讀書看報、廣泛涉獵佳作、勤于積累總結的好習慣,定能為我們的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