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俊杰 孫鈺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組織的學習能力要求日益提高,提高組織成員個人的綜合素質和組織整體競爭力愈發重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公共管理中“修身”和“好學”的內涵、修身的必要性以及管理者和員工如何踐行“修身之道”,以期幫助組織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組織成員的個人綜合素質,促進其修身、好學,不斷提升組織的整體競爭力。
關鍵詞:修身? 好學? 必要性? 公共管理? 踐行
一、引言
“修身”對組織發展以及個人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修身”不僅能彰顯個人智慧,提高個人的綜合的能力,增加組織的集體智慧和能力;其次,“修身”能夠密切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使組織成員通過相互學習、幫助和交流,提高整體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修身”的內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以來作為儒家的理論大綱,也成為整個封建社會文人始終的追求和理想。修身只是開始,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也是最根本的。
修,從表面上看有“修飾”“修正”等含義;“身”意思是指身體,引申為自己的內心,也可以引申為人的技能、知識等,但著重點還是在人的內心,也就是人的道德?!靶奚怼敝妇褪侵感摒B身心,通過自身的努力,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質得到提高和完善,成為一個素質優良、精神高尚,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修身”是以仁和禮二者為核心,在忠、信、義等德性修養的基礎上,力行仁、禮從而達到內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即人在“修身”的前提下,隨著個體德性的不斷提高與其社會性的進步與擴展,逐步實現齊家、治國、平天下[1]。
“修身”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正心”,二是“齊家”。從“正心”方面來看,“修身”的目的在于修正心態,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不受情緒的干擾;從“齊家”這一方面來看,“修身”是為了去除偏執,使內心趨于中正?!靶奚怼币馕吨晕壹s束,它含有兩層含義,一層是修飾言行舉止,與人的形體有關;另一層是修養情緒心態,與人的精神有關。但“修身”更要注重的就是“修心”,要做到“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2]?!?/p>
(二)“好學”的內涵
好,就是愛好,愿意;學,就是學識、知識。好學,也就是熱愛學習知識、愛好學習知識,發自內心的并且自愿的去學習,而不是被迫的去學習?!昂脤W”的特征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態度端正,明確目標。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對一個事物或者事件的看法,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出來,就是他的態度,對待你所看到的人或事要公平、公正、公開的去看待,不要存有私心雜念,一切從實際出發。態度端正,主要就是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人生最偉大的目標就在于行動。我們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制定好長期的計劃,把學習當做事業來做。如果一個人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標,就像飄搖的水上浮萍,缺乏自己前進的方向、生活的意義以及自己存在的價值。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事業,如果我們也把我們的學習當做自己的一項事業來做,我們也一定會做得更好。
2.廣泛學習,搜集資料。世間處處皆學問。書本不是百科全書,課堂也不是萬能之庫。當下,我們僅僅依靠在課堂上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盡一切可能地創造條件,允許和鼓勵同學們積極利用課余時間,努力學習除了課本之外更廣泛的知識,挖掘自己的愛好特長,發現自己的學習興趣,不斷地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茁壯成長。
3.加強交流,提高自身發展。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3]。如果學習中缺乏交流切磋,就必然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古往今來,很多善于讀書治學并且卓有成就的人,大部分都非常重視結交學友,并在與學友的討論與交流中收獲知識。好學的人,都會積極的與身邊以及周圍的同學、老師交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去解決問題。
二、“修身”的必要性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4]”?!斑@個‘本就是修身?!奚頌楸荆粌H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末,而且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是末,這種關系不能倒置[5] ?!毙奚硎前岩欢ǖ牡赖乱庾R以及道德品質灌輸到人們的內心,將其變為他們的習慣,并繼續延續下去的活動過程,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自己的理想人格,進一步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
沒有離開組織的個人,也沒有離開個人的組織。組織與個人總是交織在一起。
個人是社會的一份子,也是組織的一部分。如果說組織是整體,那么個人就是局部、部分。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組織,組織的成長也離不開個人。組織是個人聚集,組織成長是組織內個人成長的集合,個人成長是組織成長的微觀基礎,組織成長是個人成長的綜合。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每一個組織都有其管理者,管理者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才能把有才能的士人吸引到自己周圍,打造一個和諧成功的組織。只有組織中的個人不斷的進行“修身”,才會促進個人發展、推動組織的進步。因此,在這樣的團隊或者組織,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修身”是團隊或者組織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
三、踐行“修身之道”的新思路
(一)管理者“修身”的做法
1.以身作則,提升自身素質品格。管理者品格的優劣,能夠對其人格魅力造成直接影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管理者的素質以及品格正在受到社會多方面、多角度強有力的挑戰。經濟的高速發展、體制的轉軌運行,這兩者伴隨而來的就是道德觀念、價值觀念的變化[7]。
作為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必須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具備崇高的道德價值觀和正直的人格,做到“言出必行”。無論是在生活的態度方面,還是業務的執行方面,都必須時常檢視反省自己,是否有依照承諾完成該做的事。一個公共管理中的管理者具備誠實正直的人格,就好比產品擁有一個好的質量同等重要。作為管理者,不僅要具有謙遜和善良態度,而且還要有平易近人的作風、不怕吃苦的精神、廉潔奉公的形象,給公共管理部門員工留下美好的印象,樹立良好的形象,自覺地引導員工。
2.加強培訓,增強自身工作能力。如果管理者被下屬認為是有能力的,被管理者就愿意在管理者的領導下,努力做好自己的份內工作,管理者的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大,其管理目標、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就會讓被管理者更容易接受。
管理者積極參加系統專業的培訓,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要學會揚長補短,在自己擅長的方面發揮更大優勢,在自己不足的地方多多補充知識和經驗;多和身邊的優秀員工學習,提升個人工作能力;對于自己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分析,將行之有效的方法記錄總結,不斷積累管理經驗和財富。
3.汲取知識,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知識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知識本身就是一種力量,是科學賦予的力量。公共管理者如果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結構合理的專業知識,一定會給自身帶來強大的影響力,使管理對象對管理者產生信賴感。因為在公共管理部門或者是團隊組織中,知識的多寡與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對自身以及對客觀世界認知的程度,管理者的業務知識與能力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成為人們解決問題不可或缺的東西。
管理者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關鍵時刻解決問題的能力;熟悉公共管理內部的運轉模式,能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決公共管理的相應問題。隨時保持自己對市場的嗅覺,分析市場外部環境,結合公共管理內部條件,綜合分析問題,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判斷問題的能力,處理事情條條有理,即使是在陷入困境中也能帶領公共管理部門走出危機。
(二)員工“修身”的舉措
1.立志高遠。只有擁有了理想和目標,才能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先有其心,然后才能成其行。故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8]?!边B普通的人都有自己的志向,更何況是有修身理想的君子??鬃舆€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9]來表達自己對志向的重視。遠慮,就是遠大的志向。人必須要有遠大的志向、明確的目標,才不會為眼前的利益而憂慮??鬃邮恰傲⒅尽毙奚淼牡浞叮瞧洹笆形宥居趯W”[10],開始了他一生的艱巨而又輝煌的人生道路。
作為員工,定好我們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追求很重要。人正因為有了目標,才能向前進而不是向后退。保持積極的思想,而不是消極的態度;使人走向充實,而不是走向虛無,制定目標的價值正體現于此。
2.學思并重。學習與思考、勤學與善思既是相互聯系,又是相輔相成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1]。”員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結合工作實際,腦子里裝著問題,反復思考。善于思考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透過現象領會實質,達到學而深、學不精的狀態。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學習的成效在于解決實際問題?!耙徽Z不能踐,萬卷徒空虛”,要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員工要站在更高層次上看待平時的所學所思所踐,這既是人的理性思維升華的過程,又是對事物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與把握。要精于分析,善于總結,遇到事情時,由表及里地思考和分析,促進管理者自身素質的提高,推動組織的發展進步。
3.慎言力行。慎言力行,就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少說空話、大話,多做一些切合實際的實事,努力將道德行為付諸到自身的實際行動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12]?!笨鬃訌氖鍤q開始就立志求學,但是一直到了七十歲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慎言力行是修身的重要方式,作為公共管理部門的員工,說話要小心謹慎,做人做事要自律慎重。因為一個人的言論體現了自身的修養,言必有信,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謹慎行事,切忌胡作亂為。只有切實躬行,力行實踐,才能不斷完善個人的道德,提高個人的修養水平,進而推動組織的發展。
四、結語
在公共管理中,組織的建設發展需要每一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讓組織的每位成員不斷完善自我、修身內省,才能使團隊成員自我業務技能等方面得到提高,才能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組織建設和發展中,才能將組織的建設帶入到日常工作中。公共管理以及組織建設發展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程,只有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融入組織建設中去,管理者和員工不斷進行“修身”,完善自我,創造出“人盡其才”的良好學習工作環境,才能加快組織建設,最終實現個人與組織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J].中國民政,2018(10):56.
[2][4][5]陳瑛,許啟賢.中國倫理大辭典[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12.
[3]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陸建德主編,中國文學年鑒,中國文學年社,2015,6-10,年鑒.
[6]葛榮晉.中國管理哲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266.
[7]徐海.淺談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非權力性影響力[J].經營之道.2001.
[8]-[12] 孔子.論語[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
基金項目:2019年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資助重點項目:京津冀生態文明與城市化耦合協調發展的時空演進研究,編號:TJYY19XSX-018。
(姜俊杰任職于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孫鈺任職于天津商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