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瑞芳
基礎教育改革已進入了一個深化發展的時期,它緊緊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力圖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中國人民大學附屬小學在“創造適合于師生多元發展的七彩教育”理念引領下,自2005年起開始組織學生開展畢業旅行活動,到2012年已發展成為綜合實踐類的研學旅行課程。學校本著實踐育人的原則,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正是由于研學旅行跨學科、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和體驗性的特點,研學旅行課程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七彩研學旅行課程的發展
學校認識到研學旅行是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和方式,因此研發并實施了由教師組織的學生畢業旅行活動。在此基礎上,學校構建了畢業旅行課程體系,在課程內容中融入了更多探究類、實踐類和體驗類學習活動,并將其實施細化為行前研、行中研、行回研三個階段,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校將赴上海的畢業旅行活動改為西安歷史文化行、武夷山研茶文化行和景德鎮陶瓷文化行,由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自主選擇其中一地完成畢業研學旅行課程。同時,為了落實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學校還組織五年級學生赴上海開展研學旅行課程。
二、七彩研學旅行課程體系構建
學校七彩教育理念下的七彩課程理念是“讓學習成為好玩的事情”,而七彩課程下的七彩研學旅行課程理念則凸顯了“世界是我的課堂”。研學旅行課程的總目標是: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踐行“成仁才、至大道、得富學、重小事”的校訓,做“七彩附小人”“紅色接班人”“自信中國人”和“自強世界人”。學校強調在研學旅行課程的實施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了解國情、熱愛祖國、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著力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光榮的革命歷史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讓學生學會動手動腦、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基。
研學旅行課程按低、中、高三個學段,從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新意識四個維度,制訂了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及發展規律的學段目標。如高年級目標為:價值體認,做有特質的“附小人”。組織學生尋訪紅色足跡、文化遺跡等,讓他們親歷社會實踐,加深價值體認,形成國家認同感;通過國外研學活動,開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研學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形成熱愛生活的態度;通過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使他們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法治觀念,形成主動服務他人、理解并踐行社會公德的服務社會的意識;鼓勵學生將較大的問題轉化為研究小課題,體驗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方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形成對問題的初步解釋,嘗試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等。
各年級還有自己的具體目標。如五年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愛黨、愛國、國防教育及感恩教育;初步學會理財;學會初步的研究方法。六年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未來領導力、策劃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自主規劃與自我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感悟中華傳統文化,逐步深化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學會初步的課題研究方法。
研學旅行課程基于學生成長和教師發展的需求,本著“一行一得”的原則,內容涵蓋了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包括五大主題,即:尋究生命色彩——珍視人與自然;尋訪紅色足跡——激發愛國熱情;尋根中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尋夢“一帶一路”——感悟大國風范;尋思世界文明——開啟國際視野。五年級研學旅行課程包括國防教育課程、愛黨教育課程、愛國教育課程、感恩教育課程四個單元,總課時為5天;六年級則包括未來領導力課程、歷史及傳統文化課程、課題研究課程三個單元,總課時為5天。
研學旅行的組織實施要遵循教育性原則、實踐性原則、安全性原則和公益性原則。七彩研學旅行課程按照“三階段、三路徑”的實施模式,扎實推進各項工作。“三階段”為行前研、行中研、行回研,“三路徑”為學校、教師、學生。行前研包括:學生工作要開好五個會,即研學行前會、項目主席競選會、項目策劃宣講會、物品清單交流會、小小開題會;教師工作要做好三方面,即做好學生研學準備的指導、做好旅行準備和做好學校工作,并追求六個好,即向上級報備好、與旅行社合作好、與家長溝通好、招募好家長志愿者、組建好隨行團隊、開好行前會。行中研包括:學生工作努力做到“一行一得”;教師工作力求做到白天一路陪伴、監護、引導,晚上指導項目主席反思總結,并布署好第二天的工作任務;學校工作要做好家校配合,安排家長志愿者參與其中。行回研包括:學生工作要完成“三個一”,即給家人送上一個愛的表達,完成一份課題報告,進行一次展示交流;教師工作要及時總結反思;學校工作要及時組織教師開總結會并邀請旅行社參加,及時分享師生的成長與收獲,及時反思總結問題并為下一次活動做好準備。
學校根據研學旅行的特點,圍繞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本著發展性原則、全過程評價原則、多元主體評價原則、綜合素質評價原則和展示與交流評價原則,堅持以激勵評價為主、重視過程評價,以自我評價為主、多元參與評價,以多種評價形式展示交流、反思提升,引導學生多元、個性化地發展。學校“七彩成長足跡”手機APP評價系統的開通,使評價變得更加直觀便捷。
三、七彩研學旅行課程的意義與價值
七彩研學旅行課程引領學生走進自然和社會,通過感知鮮活的社會生活感悟美好人生、獲得知識技能,提高了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學校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改變了研學旅行的無序狀態,增強了活動的自覺性、有效性和規范化,提高了教師和家長的認同并贏得了他們更積極主動的參與和支持。
學校通過七彩研學旅行課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學校還將不斷完善實踐育人的研學旅行課程,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迎接時代挑戰,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責任編輯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