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睿敏 左文博 李云霞 葛軍勇 武永禎 李曉慶 董占紅



摘要?莫里森是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和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通過國外引種和國內試驗鑒定選育成的皮燕麥新品種。該品種籽實平均產量3 420.6 kg/hm2,β-葡聚糖含量5.67%,蛋白質含量17.83%,脂肪含量4.80%,適宜種植在生產潛力3 750 kg/hm2以上的肥坡地、平灘地、二陰灘地和水澆地。
關鍵詞?皮燕麥;優質專用;產量
中圖分類號?S?51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517-6611(2019)23-0035-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3.01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Beeding of High?quality and Specialized Hulled Oat Variety Morrison
LIU Rui?min1, ZUO Wen?bo2, LI Yun?xia2 et al
(1.Zhangjiak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2.High Latitude Area Crops Institute of Hebei Province, Zhangjiakou, Hebei 075000)
Abstract?Morrison is a new hulled oat variety, which is introduced from abroad, tested and evaluated by High Latitude Area Crops Institute of Hebei Province and Pepsi Foods (China) Co.,Ltd.The average grain yield of Morrison was 3 420.6 kg/hm2, the content of β?glucan was 5.67%, the protein content was 17.83%, and the fat content was 4.80%. Morrison wa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in fertilizer slopes, flat beaches, eryin beaches and irrigated lands with a potential of 3 750 kg/hm2 or more.
Key words?Hulled oat;High?quality and specialized;Yield
近年來隨著對燕麥的深入研究,人們對燕麥營養價值和醫療保健作用的認識不斷提高,食用燕麥的人群逐年擴大,燕麥食品加工業對皮燕麥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尤其是高品質皮燕麥原料[1-2]。但我國皮燕麥新品種選育研究工作一直未受到足夠重視,生產上種植品種多為農家種,混雜退化較嚴重,產量低而不穩,引進培育成的壩燕1號、壩燕4號[3]、安瑞、樂珍[4]、明翠[5]等品種雖然產量有提高,但品質較差,β-葡聚糖和蛋白質含量低、脂肪含量高,遠遠不能滿足燕麥產業發展的要求。鑒于此,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與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通過國外引種和國內試驗鑒定,培育成抗旱抗倒、高產穩產、β-葡聚糖和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適宜燕麥食品加工的皮燕麥新品種“莫里森(Morrison)”[6-9]。
1?選育方法
莫里森于2014年從國外引進并進行觀察鑒定和品種比較試驗,2015—2016年參加河北省皮燕麥品種區域試驗,2016年參加河北省皮燕麥品種生產試驗,2017年開始進行生產示范。
2?選育結果
2.1?特征
莫里森幼苗半直立,苗色綠,生長勢強,生育期98 d左右,屬中熟型品種。株型緊湊,葉片上舉,株高91.5 cm。周散型穗,紡錘鈴,主穗平均穗長14.55 cm,小穗數27.79個,穗粒數51.28粒,穗粒重1.67 g,千粒重32.65 g,籽粒整齊,粒形橢圓,粒色淺黃。
2.2?特性?莫里森高產穩產、抗病抗倒、抗旱耐瘠,是一個適宜在生產潛力3 750 kg/hm2以上的肥坡地、平灘地、二陰灘地和水澆地種植的加工型皮燕麥品種。
2.3?品質
由表1可知,莫里森的β-葡聚糖含量高達567%,比壩燕7號高37.96%(由北京特品降脂燕麥開發公司出具)。粗脂肪含量4.80%,比對照樂珍低9.09%。粗蛋白含量17.83%,比對照高3.24%(由農業農村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提供)。
2.4?產量表現
2.4.1?品種比較試驗。2014年參加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產量1 389 kg/hm2,居參試品種第2位,比對照“樂珍”增產16.15%(表2)。
2.4.2?區域試驗。以“樂珍”為對照,2015—2016年參加河北省皮燕麥品種區域試驗。結果顯示,2015年6個參試點5個增產,平均產量為4 228.00 kg/hm2,比對照增產4.49%;2016年6個參試點4個增產,平均產量3 420.67 kg/hm2,比對照增產261%;2年12個參試點有9個增產,增產點占總點數的75%,2年平均產量3 924.38 kg/hm2,比對照增產3.46%(表3)。
2.4.3?生產試驗。2016年以“樂珍”為對照,
參加河北省皮燕麥品種生產試驗,結果顯示莫里森在6個試點全部增產,產籽實4 230.30 kg/hm2,比對照增產22.40%,居參試品種第2位(表4)。
3?創新點
(1)莫里森的成功引進和培育改變了我國缺乏優質皮燕麥品種的局面,豐富了我國燕麥種質資源的優質基因,為今后的燕麥品質育種奠定了基礎。它將對我國燕麥品質育種研究和食品加工業的發展起較大的推動作用。
(2)莫里森具有產量高、β-葡聚糖含量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三高一低”的優良性狀和優異品質,是我國目前育成并在生產上推廣利用品質較好、同類品種單產水平較高的皮燕麥品種,為實現燕麥產業化提供了物化支撐。
4?栽培技術要點
4.1?適應區域?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證明,莫里森適宜在河北省壩上地區和壩下高寒山區種植及其他同類型地區的生產潛力3 750 kg/hm2以上的肥坡地、平灘地、二陰灘地與水澆地。
4.2?適宜播種期?在河北省壩上地區及其他同類型地區的適宜播種期如下:瘠薄旱坡地和沙質土壤地5月25—30日播種;肥坡地(平地)和旱灘地5月20—25日播種;壩頭冷涼區和二陰灘地5月15—20日播種。
4.3?合理播種量?瘠薄旱地和沙質土壤地基本苗300萬株/hm2左右;肥坡地(平地)和旱灘地基本375萬株/hm2左右;壩頭冷涼區和二陰灘地基本苗375~450萬株/hm2。
4.4?施肥?結合播種施磷酸二胺75~105 kg/hm2,于分蘗至拔節期結合中耕或乘雨追尿素75~150 kg/hm2。
4.5?中耕?三葉期進行第1次中耕鋤草,拔節期進行第2次中耕鋤草。
5?小結
我國的皮燕麥育種起步較晚,目前可供雜交的優質皮燕麥種質資源材料相對較少,而世界范圍內各大燕麥栽培國家絕大多數品種均為皮燕麥,有幾十年的育種積累。因此,與國外科研部門合作、引進國外皮燕麥高代品系或品種進行鑒定馴化和選擇等研究是培育適應我國栽培的皮燕麥品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之一,也可積累和豐富我國的燕麥種質資源,提高我國燕麥育種的研究水平[10-11]。
參考文獻
[1] 武永禎,李云霞,左文博,等.優質高產加工型皮燕麥新品種安瑞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11):44-45.
[2] 田長葉.河北省燕麥產業技術需求調研報告[J].現代農村科技,2009(20):51.
[3] 高欣梅,高前慧,溫麗,等.壩燕4號燕麥引種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世界,2017(10):45-46.
[4] 左文博,李云霞,田長葉,等.高產優質專用型皮燕麥品種樂珍的選育及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5(1):75,80
[5] 左文博,曹麗霞,武永禎,等.優質加工專用型皮燕麥新品種明翠的選育[J].河北農業科學,2015,19(4):87-88.
[6] 楊克理,陸大彪,肖大海.幾個燕麥品種在不同生態區籽粒營養成分分析[J].作物品種資源,1990(2):26-27.
[7] 田長葉,趙世峰,李云霞.糧草兼用型裸燕麥新品種“壩莜三號”的選育[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5):39-40.
[8] 武永禎,田長葉,李云霞,等.優質加工型裸燕麥新品種壩莜九號的選育和利用[J].河北農業科學,2010,14(3):50-51,56.
[9] 李云霞,田長葉,趙世峰,等.糧草兼用型裸燕麥新品種壩莜五號的選育[J].河北農業科學,2011,15(2):100-102.
[10] 鄭殿升,張宗文.中國燕麥種質資源國外引種與利用[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7,18(6):1001-1005.
[11] 張寶英,王星宇,葛軍勇,等.國外皮燕麥品系在冀北壩上地區的適應性試驗[J].現代農村科技,2019(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