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冰
摘 要:體育教學的開展,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而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而且可以讓其保持長期的學習興趣。在利用游戲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應融入趣味元素,合理選擇游戲,巧妙評價引導,借助游戲激活體育課堂。
關鍵詞:體育;游戲教學;學習興趣;注意力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6-0086-02
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的重要時期,在這一階段加強體育鍛煉對其身心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年齡較小,在日常生活中愛玩、好動,運動熱情較高,但持續時間短,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合理的組織和管理。體育游戲是以體育動作為基本內容、以游戲為形式、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要目的的特殊的體育活動。應用體育游戲開展教學能夠提高體育活動的趣味性,讓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加多樣化,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格。教師應合理選擇體育游戲教學形式,使教學工作的開展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對體育教學中游戲的選擇與實施進行探討。
一、融入趣味元素,借助游戲激活體育課堂
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是游戲教學最主要的特點,但是部分教師利用游戲開展的體育教學還是顯得比較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增強體育游戲的趣味性,讓學生通過體育游戲感受快樂,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活躍。另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程度的鼓勵,科學組織學生參與體育游戲,進而使學生在體育游戲中獲得成就感。游戲趣味性的提高不僅需要從教學形式與內容上體現,還需要讓學生在情感上獲得實際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其在開展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游戲教學效用。
例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通常喜歡與同齡人一起學習及交流,在千奇百怪的想法不斷涌現時,經常會迫不及待讓別人知曉,希望自己的想法被認同。在組織學生開展足球運動時,教師讓學生開展團體活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還能夠讓學生在團體活動過程中體會到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講解足球運動的核心技巧,讓學生在開展足球游戲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師講解的技巧進行活動。教師還可以組建學生足球隊,讓學生開展足球賽,但是不能過于注重比賽結果,而是要讓學生在實際活動過程中放松心情,讓其形成良好的學習心理,從而達到游戲教學的目的。
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最注重游戲本身的趣味性,因此教師需要選擇符合學生年齡與心理特點的游戲,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
二、合理選擇游戲,借助游戲激活體育課堂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表現形式有不同的要求,教師在選擇游戲形式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進行合理選擇,保證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可以引發學生的共鳴。低年級學生在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注重自身情感上的體驗獲得,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個人游戲,讓其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同時,教師還可挑選鍛煉學生柔韌性及平衡感的體育游戲,這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主要應緩解其在學習上的壓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及體育精神等。教師就可以選擇對抗性的體育游戲,讓學生組建團隊,開展力量和速度訓練,讓學生在體育游戲過程中提升競爭意識。
例如,在對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繩游戲,還可以通過丟手絹等游戲提高學生的體育活動興趣。低年級學生需要培養自身的靈敏度,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反應能力進行培養。丟手絹和跳繩是傳統的體育游戲,能夠讓學生較快地融入到體育游戲中。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獨木橋游戲,培養學生的平衡能力。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短跑訓練,還可組織學生進行球類運動,讓其在鍛煉自身速度的同時開展力量訓練。短跑可以強健學生體魄,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身體協調性以及反應靈敏度等。而球類運動可以讓學生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并將其延伸到其他運動中。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競技類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體育精神。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耐力練習,如進行2 000 m長跑訓練,在培養學生耐力的同時,讓其養成堅毅的品質。
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需要根據其年齡特點選擇不同的游戲項目。這樣,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在開展體育游戲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肢體控制能力,使學生能夠較快進入體育運動狀態。
三、巧妙評價引導,借助游戲激活體育課堂
游戲評價可以讓學生在游戲的同時明確自身的實際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用有較大的作用。體育教師需要明確鼓勵教學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要掌握一定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不能直接指出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而是要適當利用激勵教學的方式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學生開展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游戲評價,通過關注學生開展游戲的表現,對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和心理狀態進行分析,進而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在學生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保持肯定的態度,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被肯定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迫切希望受到教師的表揚,教師就需要滿足學生的這種正常心理,針對學生的實際表現進行評價。當然,學生在體育游戲中也會有不好的表現,但是教師需要用緩和的方式對其進行評價,不能打擊學生,而是需要讓其在平和的教學評價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例如,如果某個學生在體育游戲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錯誤,教師不應直接對其進行批評,而是需要耐心地對其進行引導。有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較強的自尊心。一旦教師直接指出其不足之處,不僅難以起到教學評價的效用,反而會引發學生的不滿,導致其在后期學習過程中產生負面情緒。學生在受到肯定時,整體表現會更加積極,因此教師應就學生表現良好的方面進行表揚。在學生明確自身的特點與優勢之后,教師再適當地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不足進行糾正,配合鼓勵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教育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使其在對自己進行肯定的同時,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
游戲評價旨在提高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積極性,體育游戲雖然是以游戲的形式呈現出來的,但是歸根結底還是一種教學形式。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圍繞實際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分析,不能過于對游戲的勝負進行評價,否則會背離教學初衷。
總之,體育的主要目的是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獲得體育、健康知識等,而利用體育游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因此,教師應了解體育游戲的特點,科學合理地設計游戲教學內容,在利用游戲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選擇不同表現形式的教學方法,融入趣味元素,對體育游戲進行巧妙安排,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以華.淺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6(03).
[2]范文燕,方莉.簡析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J].青少年體育,2018(10).
[3]王艷兵,姜路.提高小學體育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32).
[4]譚艷華.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的實施策略[J].田徑,2018(10).
[5]唐雪鵬,謝金珍.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27).
[6]李宏波.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黑河教育,2018(09).
[7]李方方.淺談如何運用游戲手段促進小學體育教學[J].田徑,2018(09).
[8]江瑛.基于核心素養視覺下的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策略分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