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素質教育理念在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中逐漸滲透,且《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根據學生特點總結出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相應的發展。合作學習方法則是新課程改革后一種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有效調動了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發展。本文就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作出了如下分析探究,以此來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下一種較為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方法,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既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也可以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有效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本文就新課標下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用的積極意義與相關應用方法作出了如下分析探究,以期學生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
1.1 合作學習有效突出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往往是教師實施“滿堂灌”的“填鴨式”教育,這樣的教學模式則導致了學生完全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被動學習,失去了主動思考的能力,同時也與《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背道而馳。而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更加教師的相關引導更加積極有效地去合作學習、自主探究,教師將課堂一定程度上交給了學生,有效突出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除此之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那么,自然其課堂學習積極性也會提升,有效激發了其課堂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1.2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與思維能力
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在初中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會更加明確自身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那么,其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意識也會增強。在此基礎上,教師給予學生積極引導,幫助學生去發現問題,而學生對于相關問題相互合作解決。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便能夠得到加強,且學生能夠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下有效做到“學有所思”,使其自身認知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1.3 合作學習有利于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要及時通過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以此來為教師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就此而言,合作學習使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到其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有效“對癥下藥”。要知道,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師為了及時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有時無法深入地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則阻礙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而合作學習則有效改善這一弊端,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2.1 教師根據學生特點合理進行分組
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模式則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因此,教師若要使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那么,教師則首先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有效地分組。在教師進行分組的過程中,則要結合學生的特點,要確保每個學習小組的人數或者是學習能力與水平相當。只有這樣,每個小組才能真正實現均衡。除此之外,教師應當選出一名較為負責的同學為組長,以此來確保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學習。因此,組長的人選必須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這樣才能確保每位小組成員均能積極的參與到其中,并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互幫互助,使學生在合作學習模式下實現長遠的發展。
2.2 指導學生進行充分課前預習
要想使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那么,教師則必須確保學生課堂交流探討過程的有效進行。但是,數學課堂學習時間畢竟有限,倘若學生對所學內容沒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課堂教學則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容有效完成。因此,教師引導為學生提前布置預習任務,使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做到充分預習。只有這樣,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課堂合作學習,才能使課堂合作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例如,在教學“相交線”時,會涉及到“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等概念,那么,要想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進行有效學習,教師則可以以“學案”的形式出示這三個角的概念,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的為單位對此進行合作了解。這樣一來,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便能夠為其課堂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3 教師明確學生課堂學習目標
教師作為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而言,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則首先應當結合學生特點與教學內容合理確定學生課堂學習目標。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但是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還是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因此在明確的課堂學習目標下,教師合理提出問題,使學生圍繞教師的問題進行討論,既能使其能力與素養得到提升,同時也能使學生有所思考,對課堂學習重點與難點有一定的把握。只有這樣,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意義才能有效體現。
2.4 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機制
課堂評價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較為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就當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來看,部分教師某種程度上忽略了課堂評價機制的重要作用,甚至完全將其取消,要知道,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由此而言,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小組評價。這樣一來,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便能夠更加自主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是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效率得到極大地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適時、要恰當,畢竟初中階段的學生與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必須把握評價的時機。當然,對于小組成員的積極表現,教師給予積極的鼓勵能力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要注重課堂評價的方式方法,對于學生或者小組的積極表現進行鼓勵,假若學生或小組對某些問題的探討于回答存在偏差時,教師也不能一下否定,而是需要正確引導,使學生發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由此而言,教師應當不斷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機制,使學生在教師的積極鼓勵下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
2.5 注重課后合作學習探討
學生對于知識的探討與學習并不只是存在于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因為畢竟課堂學習的時間有限。因此,教師則應當注重學生的課后合作學習探討,對于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沒有完全掌握的內容或者在預習過程中或者習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均可進行相應的合作學習,而且教師引導積極鼓勵,使學生的課堂學習范圍與時間得到延伸,從而使學生得到相應的發展。例如,“三角函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所要重要學習的內容,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邏輯分析與計算推理。那么,對于此類習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合作完成。
2.6 鼓勵學生與教師合作學習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與教師往往處于對立面,而新課程改革后,《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與學生多交流,多去了解學生。因此,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合作學習,因為學生的知識層面與思考問題的角度往往有局限性,在與教師交談的過程中則能夠打開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收獲更加豐富的知識。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后《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與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作用。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有效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突出了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極大程度上提高,有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意識,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進行分組,有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注重課堂評價機制,使學生在有效的課堂學習時間內得到相應的發展,使學生真正實現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南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