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產大豆已經陸續上市,大豆品質普遍好于2018年。但從當前東北產區情況來看,新大豆上市“優質優價”的市場特征難以顯現,價格走弱成為運行主基調。
新產大豆質量佳
需求方入市緩慢
目前,從產區貿易商的收購情況看,2019年新大豆蛋白質含量較高,顏色、外觀均好于2018年。但好糧難賣好價,且在季節性供應壓力下,大豆價格通常要走“下坡路”。近期交易商采購新大豆熱情不高,因為前期陳豆尚未消化完畢,各大批發市場還有庫存,使得新大豆到銷售區的時間窗口可能延后。
伴隨著新大豆上市,陳豆價格也跟隨下滑,2017年和2018年大豆產地出庫報價普遍下調80~100元/噸,陳豆庫存亟待消化。安徽、河南產區新大豆上市,新、陳大豆價差較大,一般在400元/噸左右,與東北地區行情一致。
大豆產量增加
拖累價格下跌
根據全國主要產區的調研數據,2019年全國大豆總產量1540.6萬噸,較2018年增加了12.3%。新大豆上市本身要經歷季節性的供應壓力,上市量增加必然導致價格下挫,這在近幾年大豆上市初期均得到了印證。
2019年黑龍江省綏化地區大豆上市初期毛糧開秤價3600元/噸,隨后不到兩周時間就下挫至3400元/噸。安徽、河南新大豆上市價格較陳豆明顯下跌,河南新大豆開秤價在4300~4400元/噸,安徽新大豆開秤價在4600元/噸左右。
中儲糧將入市
大豆價格高開后走低
中儲糧每年在輪換出售大豆的同時也積極入市收購,不過近兩年收購策略多是先高后低,比如2018年10月中儲糧入市收購價3800元/噸,但隨后僅兩周時間價格就迅速下滑至3600元/噸,主要原因是大豆上市量增多。目前新大豆陸續上市,且2019年產量較2018年略增,因此市場要承受較大的上市壓力,預計收購主體壓價收購可能會削弱大豆行情。
(資料來源:《糧油市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