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
積食,即中醫所說的“積滯”,“積”為堆積,“滯”為停滯。積食多是由于喂養不當導致的消化功能紊亂或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如果積食經久不愈,會影響孩子對營養的吸收,導致其生長發育不良,家長需予以重視。孩子積食的表現多種多樣,一般來說,有七個身體信號值得注意。
1.口中異味??谥袣馕蹲兊秒y聞,甚至出現嘔吐,嘔吐物為酸臭的未消化食物。
2.大便臭穢。大便有腐敗的臭雞蛋氣味。
3.大便異常。有的孩子大便次數增多,黏膩不爽,會粘馬桶;肚子脹,排氣比平時多;有的孩子出現便秘現象,排便間隔時間延長,大便質硬,排便困難。
4.食欲紊亂。積食初期,孩子往往表現為食欲減退,不想吃東西。積食時間一長,孩子容易產生饑餓感,吃完又覺得肚脹或肚痛。反反復復。
5.睡眠不實?!拔覆缓蛣t臥不安?!狈e食的孩子晚上睡覺容易翻來滾去,出現夜間磨牙、流口水、說夢話等現象,或者喜歡趴著睡。低齡孩子睡覺還會哭鬧、驚醒。
6.局部變紅。孩子積食后,食物在體內積滯化熱容易導致臉頰發紅,且這種發紅多位于右側顴骨部。
7.舌苔變厚。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發現舌頭的中間部分有一塊厚舌苔,或整個舌頭的舌苔都變厚、變膩,則說明積食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積食可以通過調整孩子的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得到改善。若癥狀仍然持續并加重,則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目前,應對小兒積食,很多醫院開展了小兒按摩治療。但按摩對于手法操作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建議家長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為避免孩子積食,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消化能力合理喂養。讓孩子定時、定量吃飯,并給孩子選擇易消化且富含營養的食物;督促孩子多飲水,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食物消化、營養運輸和廢物排泄;引導孩子適當鍛煉,增加胃腸道蠕動,促進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