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惠平
摘? 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搖籃。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學內容的必備課程,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中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大部分高校重文化而輕體育,導致體育教學面臨困境。本文結合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探討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確保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和良性發展。
關鍵詞:高校? 體育教學? 改革? 創新? 健康
中圖分類號:G80?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b)-0001-02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是高校的目標,而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不僅專業知識水平高超,更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綜合素質才是選拔人才的標準。全國高校響應國家的號召,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逐漸優化傳統體育教育。不僅在教學上進行了許多調整,更是越發重視體育教育對學生的作用,著手加強高校體育改革創新。
1? 高校體育教學的意義與目的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不僅是提升學生專業知識能力的文化場所,也具有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等其他功能,培養身心健康的學生是其職責所在,也是高校的訴求。每周的體育課程以及定期的體育測驗為學生平時的體育鍛煉提供了活動基礎,也使學生堅持定期鍛煉,確保學生體質過關。各具特色的體育項目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身體,也加強了體育文化的交流,促進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都產生了積極影響,從而使學生全方位發展。
2? 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目前,我國的高校基本都有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課程。然而,一方面,大部分高校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進行體育教學,因此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大大減弱且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學內容太過于單一,教學方式陳舊,這種教學方法和初高中的體育鍛煉無異,雖然從根本上來說是為學生的身體健康著想,但實在是缺乏新意,無法使學生真正養成鍛煉的好習慣。
不止如此,長期以來大部分高校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都不夠,限制體育教學的開展和學生的體育學習。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因此高校體育必須進行創新改革。
3? 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創新是推動社會不斷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同樣,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創新也能起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改善體育教學現狀的重要作用。創新知識不僅可以體現在文化知識教學方面,也適用于體育教學,增強和培養了學生的體育創新能力,提高每個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重視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理念,從而滿足社會對當代大學生健康素質的要求。
3.2 創新高校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的體育課程的教學方法太過單一,學生的創新能力無法在平時的學習中得到很好的提升。學校沒有從根本上依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培養高校學生,其體育課程的組織和要求僅僅是傳統知識和技能的教學,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只有通過創新高校體育教學,才能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真正受益于體育鍛煉,讓學生在教學中感受到運動鍛煉的好處。
4? 高校體育教學創新改革的方法對策
4.1 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方案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也應提升教學水平和專業知識,優化教學方法,創造新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之上組織學生團隊活動,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提升團隊精神,同時也能鞏固與本班學生的關系,提高班級凝聚力。創新體育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繁榮的前提條件,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小組分工合作,每個學生都能擔當體育教師的職位,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健康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移到主動學習,提升學習的樂趣,也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和耐力。
4.2 培養終身體育理念,計劃體育學習
高校應該積極宣傳體育理念,推動體育運動發展,使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體育教學其實不僅僅只是動作與動作之間的模仿與傳遞,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精神的傳播來加強對學生的影響。培養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學生,要在體育課堂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在參與體育訓練和運動競賽過程中,學生自覺地參加體育活動,在生活學習上更加自律,學會有目的、有計劃地鍛煉身體,并且從中享受到運動的快樂,這便是體育的魅力所在。
4.3 提高體育教學的針對性,擴大教學范圍
高校體育課程大多作為選修課程,可供學生選擇,但是有些高校課程類型較少,且內容單一,多以跑步訓練為主,這使得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厭惡之心。高校選擇體育課程時,應該站在學生和老師雙方的角度,針對學生的喜好來引入新的課程,培養專業水平高的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給學生安排適合其身體素質和性格的體育活動。體育教學不能僅包括運動項目,更應該加入傳統文化項目的學習,如太極劍、太極拳的學習,使學生充分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
4.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互動
傳統的高校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必須全面遵從老師的意旨,教師就是權威的象征。在體育課堂上,恰好是師生近距離接觸,良好互動的最好時機。老師需親身指導學生的動作,與學生肢體接觸。現代社會,師生互動其實更加明顯,教師既是良師也是益友。正確處理好學生和教師的關系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之一。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多方面的發展,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問題,對癥下藥,使教學活動具有針對性,而不是一味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能做到同樣的規范動作,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真正愛上體育,愛上鍛煉,培養文體兼優的優質學子。
4.5 線上線下教學同步進行,利用新媒體教學
傳統高校體育教學基本以課堂訓練為主,體育課堂的存在的確對學生有著規范的指導,能面對面的進行交流溝通,指引學生學習標準版動作。但是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網上學習已是司空見慣,少部分高校的選修課程以慕課的形勢開展。想比于傳統課堂學習,慕課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在學生課堂學習中,定期簽到學習視頻內容并進行考核。可以說,學生想要通過該門課程的考試,必須熟知視頻的重點內容和打卡記錄的平時成績。這樣既保證了學生有效上課聽課了,也能使教師教學相對輕松。但是體育畢竟是以動作運動為主,線下教學也必不可少,慕課教學無法完全取代體育教學,但的確可以在某方面改善體育教學課堂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生線上線下同步學習,合理利用網絡查缺補漏,有利于高校完成教學改革。
5? 結語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逐漸引起社會各方重視,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成為各大高校的一大重要任務,高校體育教學備受學校高層的關注。高校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思想教學與體育教學相融合,實現體育教學的創新。教師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動性和積極性,運用有創意的教學方法,擴充和優化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利用體育教學的優勢,多渠道啟迪和激發學生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創造質量的形成和創造型人才的增長。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了解學習體育知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說,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明白鍛煉運動的重要性并努力豐富和完善自己的課外生活,促進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和自我修養的發展完善。相信在社會以及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體育教學會不斷更新發展,從而促進了體育文化的有效傳播。
參考文獻
[1] 黃希斌.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體育風尚,2018,(11):92-93.
[2] 陳清.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運動,2018,(1):87-88.
[3] 王永江.關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思考[J].體育時空,20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