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嘉婷
改革開放以來,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一直是國家和社會力量關注的重點。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和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少年兒童的教育與生活保障。在政府力量不斷投入的同時,社會力量也成為促進少年兒童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兒基會)隸屬于全國婦聯,成立于198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家國家級公募基金會?!皳嵊?、培養、教育兒童少年”是該基金會一直貫徹的宗旨。中國兒童少年基會現有的組織架構為:監事會與理事會對秘書處進行直接的領導,秘書處下設項目籌資部、項目管理部,項目合作部,海外聯絡部,研究發展部,辦公室,宣傳部,財務部8個部門。該基金會的職責劃分較為明晰,組織架構趨于完善。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作為一家運行了38年的成熟的大型基金會,其擁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并在網站上有完整及時的信息披露。披露的信息包括了基金會的基本情況,四大主流公益項目,參與捐贈與志愿活動的方式,以及其他應當披露的財務與非財務信息。截止2019年11月,該基金會官網上已披露2018年度審計報告與2019年度前兩個季度的財務報告。與此同時,對2019年度基金會1-3月的主要公益項目的落實情況也進行了公示。根據中國基金會中心網的統計,2015年以來,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中基透明指數FTI一直表現為滿分,即100分,遙遙領先于其他基金會。截止到2019年11月,中基透明指數FTI的全國平均分僅為38.85,公募類型基金會的平均分為53.19,所在地北京市的平均分也尚未夠到及格線,僅為56.52。相對于目前基金會財務信息披露普遍不夠及時完整的情況而言,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表現良好。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對黨建工作,議事決策,行政事務,信息傳播,項目管理,財務管理六大類的事項都有具體的明文規定,使得基金會所有的事項都有制度可依,使得整個基金會的內部控制建設盡可能完善?;饡为氃O置財務部門,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財務管理制度總則》之下,分別針對印章管理、發票管理、檔案管理、貨幣資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捐贈物資管理等18個方面制定了具體的財務管理制度與辦法。其制度披露之全面,制定之到位,執行之嚴格,都是值得我國大部分的基金會學習借鑒的。
基于以上對中國兒童少年基金信息披露與財務管理現狀,本文主要立足于該基金會2018年的財務報告,主要對其2018年的收支情況與運行效率進行分析。2018年末該基金會資產總額為64293萬元,負債為1702萬元,凈資產為62591萬元,資產主要為尚未使用的項目資金。本年度資產同比增長8.51%,原因為流動資產的大量增加。
截止2018年13月31日,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年度實現總收入共計43132萬元。其中捐贈收入站總收入的89.38%,為38550萬元;政府補助收入占總收入的3.45%,為1488萬元;資產保值增值及其他收入占總收入的7.17%,為3094萬元。由此可見,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收入絕大多數來源于捐贈者的捐贈。中基透明指數越高,我國基金會的公信度越高,捐贈者投入越多,我國公益事業越發展。反觀2018年捐贈收入的構成,七成都來自于企業,其余三成來自于個人的捐贈。可見我國的企業在社會責任的承擔上亦具有較強的體現,甚至于也有不少大型企業成立自己的基金會。隨著眾籌平臺的興起,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通過騰訊、螞蟻金服、微信等渠道獲得了眾籌資金12063萬元,眾籌平臺為多渠道募捐貢獻出不小的力量。2018年度的主要公益項目收入主要集中在兒童的教育,安全與健康三大方面。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2018年度的支出金額高達37091萬元。絕大多數都是捐贈支出,占總支出的91.16%,為33813元;彩票公益金支出占總支出的4.02%,為1491萬元;管理費用與其他費用的支出占年度總支出的4.82%,為1787萬元。捐贈支出與彩票公益金支出都屬于公益支出,總計35304萬元。根據我國《基金會管理條例》(2004)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公募基金會每年用于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總收入的70%。該基金會2017年財報顯示其年度收入總額為51252萬,因此本年度公益事業支出總額占上年度收入總額的68.88%,并未達到規定的比例。而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披露的年度報告中闡述為“本年度的公益事業支出已達到前三年平均收入的74.94%。”避重就輕,沒有正視這個問題。公益支出的比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基金會的運行效率,因此即使是在制度建設,透明度表現良好的基金會也可能會在信息披露,或者資金運行效率上出現問題。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在整體的組織人事,制度建設與信息披露等方面屬于我國基金會行列中的第一梯隊,是很多基金會的學習的榜樣。但是通過對其財務報告的簡單分析就能發現其收支并不能夠完全符合《基金會管理條例》(2004)的規定,可見我國基金會的運行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我國政府應全方位加強管控,基金會也應從自身出發借鑒優秀案例的經驗,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基金會的健康高效運行。
(作者單位:同濟大學浙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