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華 甘欣錦 編輯/長歌
提起血液腫瘤,人們多數想到的是白血病,而對其他血液腫瘤一無所知或僅知曉名字。多發性骨髓瘤就是這樣一種雖不出名但危害性極大的惡性血液腫瘤。
在我國,多發性骨髓瘤發病率已超過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第二位,且隨著人口老齡化情況加劇,發病率持續上升,發病年齡也呈年輕化趨勢。然而,由于它起病較緩,臨床表現復雜、多樣、隱匿,常常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視,造成早期診斷的困難,給治療帶來了很大難度。那么,多發性骨髓瘤究竟是怎樣一種疾病呢?我們該如何及早發現它并給予有效治療呢?

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它可以使骨髓里的漿細胞異常增生,導致人體無法生成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同時,它還侵犯造血系統及其他器官,造成其他癥狀。如果侵犯骨骼系統,多表現為骨痛、骨折;如果侵犯腎臟,多表現為腎功能不全、蛋白尿、高鈣血癥;如果侵犯造血系統,則引起貧血和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出現反復感染和出血……這些癥狀,患者往往不能直接聯想到血液系統疾病,因此常常就診于骨科、腎科、推拿科等其他科室,待病情加劇再確診時,可能已出現病理性骨折、截癱、尿毒癥等嚴重并發癥,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甚至生命受到威脅。因此,我們建議大家應當積極關注身體的各種異常狀況,在出現以下癥狀時應盡早到血液科就診,通過血尿、理化檢查和骨髓穿刺、活檢等相關檢測手段明確是否患有多發性骨髓瘤:①原因不明的骨痛和骨折;②腎功能不全;③長期貧血不能糾正;④長期頭暈、頭痛、耳鳴、視力模糊;⑤高鈣血癥;⑥反復不易控制的感染;⑦球蛋白升高或降低、血沉加快。
目前,多發性骨髓瘤雖然還是一個不可治愈的腫瘤,但治療模式已從傳統的單純化療,發展到新型的靶向藥物治療、聯合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也從過去難以耐受的持續靜脈化療發展到口服、皮下注射等多種給藥形式,這些都大大緩解了患者的痛苦,豐富了治療手段,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近年來,隨著國家醫保政策的完善,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許多藥物都相繼被納入了國家醫保目錄,這也極大地減輕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與心理負擔,堅定了患者的治療意愿。
除了西藥,中醫藥對多發性骨髓瘤也有治療優勢。雖然傳統中醫并無多發性骨髓瘤這個病名,但古人很早就有“骨痹”的證型,并運用獨活寄生湯等經典方劑治療此證。隨著現代中醫腫瘤學、中醫血液學和中藥學的發展,將辨病和辨癥相結合,總結出了多發性骨髓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體系,在西醫治療的同時輔以中藥口服、中藥涂搽、中藥靜滴的多種模式,增強了西藥治療效果,緩解了西藥治療后頑固的神經病變等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我們呼吁大家多多重視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以上癥狀和相關檢查異常,實現多發性骨髓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長生存的目標,共同營建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