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超瑜(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內分泌代謝科) 編輯/小丁
“醫生,我聽你的話吃降尿酸藥兩周了,可是怎么昨天晚上又痛得睡不著覺了?”“昨天又喝酒了吧?”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30歲出頭的劉先生是一位生意人,事業正處于上升期,平日忙于應酬,很難避免老酒、海鮮這些容易誘發痛風的飲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生活習慣導致他在兩年前就開始出現痛風,由于疼痛不劇烈也就沒被他放在心上,今年開始疼痛次數加重,程度也較前厲害。一個月前他終于下定決心要與痛風對抗,經過急性期治療后兩周前開始降尿酸治療。
像劉先生這樣,痛風開始治療后疼痛發作的患者也不是少數。痛風最主要的治療措施是降尿酸。但是治療的時候切記不要急于求成,很多人都想將血尿酸快速降到正常范圍之內就不會發作了,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首先,我們要了解痛風是怎么發生的?痛風是人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發生紊亂,導致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減少。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炎性反應。痛風的患者關節處已經沉積了大量的尿酸鹽,使用降尿酸藥物治療時,血尿酸急劇下降,原本結構穩定的大尿酸鹽結晶開始“山體滑坡”, 沉積在關節處的尿酸鹽結晶迅速脫落下來。這就是為什么血尿酸突然降低的話,會誘發痛風的發作。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治療過程中再次誘發痛風呢?降尿酸藥物治療的同時使用小劑量秋水仙堿可以預防尿酸鹽釋放引起的關節炎癥反應。另外,藥物治療的同時,改善生活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1.少吃高脂、高糖類食物。
2.每天應保證1500ml至2 000ml水分攝入。
3.鹽量每天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4.限制動物內臟、海產品、豆類等高嘌呤食物攝入。
5.限制刺激性飲品攝入。
6.戒煙戒酒。
7.不要長期坐位,適當戶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