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一博 編輯/長歌
人一生會產生多少糞便?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發(fā)現,人類一生的排便量可重達11噸!大概等于兩頭成年亞洲象或是三頭成年河馬的重量。排便也算是人生的“重中之重”了。可是排便不通暢,怎么辦?怎樣才能算“便秘”?
我們所謂的便秘多指功能性便秘,就是在排除器質性病變的前提下出現以排便困難、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不盡感為主的表現。根據國際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Ⅳ診斷標準(2015版),如何確定患有功能性便秘呢?
小測試
□ 是否有排便費力感?
□ 便質是否屬于干球狀或硬糞的類型?
□ 排便有無不盡感?
□ 是否存在肛門直腸梗阻或堵塞感?
□ 是否需要用手法輔助排便?
□每周自發(fā)排便是否少于3次?
上述選項如果你符合了兩項或以上,那么就要警惕,你可能被功能性便秘“跟蹤”了。
當然,如果僅是偶爾出現上述情況,不必擔心,確診為功能性便秘必須符合下列四個基本條件。
1. 在6個月內至少有3個月有癥狀。
2. 至少1/4的排便符合特定標準。
3. 不符合腸易激綜合征(IBS)的診斷。
4. 不用瀉劑時很少出現稀便。
除了便次、排便的難易程度外,便便的性狀和顏色對功能性便秘的診斷也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將便質分為七種類型,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號入座。

理想的便質以第四型為主,質地較軟,表面光滑,呈香腸狀。
除了便質,顏色也是評判我們腸道情況的“好參謀”。中等深度的棕色大便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標志,除此之外,綠色、黃色、黑色、灰白色、紅色鮮血便都意味著你的身體亮起了紅燈,提醒你:該去醫(yī)院檢查啦!
棕色便便非常好。由于膽汁作用,正常的糞便就是棕色的。
綠色便便食物通過大腸速度過快,或攝入過多綠葉植物、綠色食物。
黃色便便油膩、惡臭的黃色糞便提示消化不良,可能由特發(fā)性吸收不良綜合征或乳糜瀉引起。
黑色便便在排除食用豬血、鉍劑類胃藥、鐵劑等食物或藥物引起顏色改變的前提下,黑色糞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所引起,需排除消化道疾病(潰瘍、靜脈破裂、腫瘤)。
灰白色便便若不是某些藥物造成的灰白色糞便,那么則提示膽汁排除障礙,存在膽道梗阻,需立即就醫(yī)。

紅色便便紅色糞便的出現需提前排除一下是否吃了火龍果、西紅柿、胡蘿卜、甜菜根等,因為食物會導致糞便的染色。如果是由于疾病造成的,可能意味著存在痔瘡、肛裂、直結腸病變等下消化道疾病。若出現膿血便,立即前往醫(yī)院明確病因。
什么樣的人容易出現便秘呢?
有研究表明,便秘在女性及非白種人中更為常見,妊娠婦女、老年婦女等都是便秘的高發(fā)人群,統計結果顯示:功能性便秘的女性患病率為8%,明顯高于男性;其中城市女性患病率為15.2%,高于農村10.4%的患病率。對于嚴重便秘的兒童患者,其中約有1/3的患者在成年后便秘癥狀仍然存在,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
日常生活中,膳食纖維和水分的攝取不足;長期做“hold住”姐——憋大便,排便不規(guī)律;相關藥物使用不規(guī)范等都會導致便秘發(fā)生率的提升。
介紹到這里,相信大家對便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以一天不排便并不一定是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