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阿蘭
美術是幼兒表現自我、抒發情緒和情感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外化幼兒情感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優秀的傳統藝術表演形式,它集說、唱、演于一體,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價值。它既是“美”的內容,也是表現“美”的獨特形式。幼兒園開展皮影主題下的美術活動,不僅能夠讓幼兒了解中國傳統民間藝術,還能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并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與創造力。筆者所在的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對皮影美術活動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一、豐富皮影藝術環境,
激發幼兒審美情趣與體驗
1.創設皮影主題環境,初探皮影之美。環境創設的目的是引發和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在班級開展“皮影樂園”主題活動前期,教師與幼兒一起商討怎樣創設皮影主題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鼓勵幼兒參與環境設計、材料收集以及現場布置工作。經過討論,大家一致決定創設一個“皮影的秘密”主題環境,將皮影按照服飾、造型、角色、色彩等進行分類布置,并展示一些傳統皮影人物、剪紙皮影等。在創設皮影主題環境的過程中,幼兒將受到皮影美的熏陶,充分感受皮影的造型美、色彩美等,發展審美能力,發揮藝術創造性。
2.提供圖書音像資料,了解皮影秘密。除了環境的熏陶,幼兒園還在閱讀區投放《皮影戲的秘密》《民間皮影》等圖書,讓幼兒在自主閱讀中感受皮影的美,探索皮影的秘密。皮影戲作為一種活態的民間藝術形式,在劇本形態、劇目內容、文化內涵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藝術價值。為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了解皮影戲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發展過程,通過講故事、做游戲的方式激發幼兒對皮影戲的興趣。同時,播放有關皮影戲的視頻,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皮影戲的藝術特征,并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于皮影戲形式美和色彩美的發現。通過這種審美情境的體驗,培養幼兒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知力。
3.盤活社區藝術資源,觀察皮影特色。幼兒園充分利用當地社區資源,帶領幼兒走進博物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如組織教師、幼兒和家長走進泉州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觀賞“燈影的魅力——大連現代博物館藏遼南皮影藝術展”,近距離地感受皮影的藝術魅力。在展廳里,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地想象和思考,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好地認識和了解皮影,并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皮影繪畫、皮影制作等藝術創作活動。
二、關注皮影創作內容,
創新藝術表現方法及形式
1.關注幼兒發展需要,開展皮影繪畫活動。皮影造型主要是通過線條的變化來實現的,實線多用于人物面部造型,虛線常用于衣服紋理圖案,線條的曲直、長短、方圓等可以表現人物品行的正邪、相貌的美丑。對于幼兒來說,皮影上面的圖案花紋也是一種藝術特色,可以作為繪畫的素材。經過前期充分的觀賞、探索后,幼兒已積累了一定的審美經驗,具有了一定的繪畫技能,并能靈活運用多種繪畫材料和工具,這時教師就開始著手開展皮影繪畫活動,并準備了各種繪畫材料和工具(如皮影紙、刮畫紙、美工紙、卡紙、油彩筆、馬克筆、油畫棒、吹塑紙等)供幼兒自由選擇。有的幼兒用不同的畫筆線描、裝飾皮影,有的用刮畫的形式表現皮影造型及花紋,有的用吹塑紙制作版畫……幼兒們用各種形式的繪畫創作來表達他們對皮影的認識。教師還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繪畫種類(如水彩畫、油畫、漫畫等)表現皮影戲,從中了解不同繪畫的特點和繪畫材料的使用方法,并培養藝術創造能力。
2.尊重幼兒發展規律,開展皮影制作活動。民間皮影材料一般為牛皮等獸皮或紙板,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在制作材料及工具、色彩搭配、人物形象等方面進行了篩選,并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制作,以提高幼兒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具體來說,幼兒既可以選擇制作傳統皮影角色,也可以選擇制作自己喜歡的卡通動物形象。教師要尊重幼兒的發展規律,事先與幼兒一起討論、搜集適宜進行皮影制作的生活材料,如廢舊泥工板、仿制牛皮、過膠紙等,便于幼兒在上面繪畫、著色,并適宜進行裁剪、打孔、組裝等工序。考慮到幼兒在材料組裝方面存在的能力差異,幼兒園在美工區放置了一整套組裝皮影的材料與工具。比如,細鐵絲、絨條、兩腳釘、紐扣、魚線等關節連接材料,氣球棒、筷子、小木棍等皮影操作桿,打孔機、錐子等打孔工具。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對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制作方法,可以促進幼兒發展不同的動作技能。通過參加皮影制作活動,幼兒拓寬了視野,培養了選材、組裝等技能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發揮皮影藝術價值,
轉變幼兒美術活動評價形式
美術作品是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結果,反映了幼兒美術的特點和能力。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要給幼兒創設評價美術作品的環境,并要注重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而皮影主題下的幼兒美術作品評價又有其獨特性。
1.創設皮影繪畫作品展廳。對于幼兒來說,繪畫是一種展現自我、張揚個性的手段。皮影繪畫作品有其獨特的藝術美,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皮影展廳來展示幼兒的皮影繪畫作品,吸引全園幼兒、教師參觀,并以記錄、投票形式引導大家從造型、色彩、線條等方面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法簡單易行,而且能夠進一步加深幼兒的審美體驗。
2.開展皮影戲表演。皮影戲的表演是對幼兒手工制作活動的一次考驗。幼兒首先要保證制作牢固以方便表演,而后在表演過程中既要凸顯皮影靈活表演的特征,又要展現皮影人物的形象和色彩。當然,幼兒可以與小組成員討論要制作的皮影角色和表演的皮影戲,也可以利用自己制作的皮影人偶和同伴一起創編表演故事。教師則通過創設班級“皮影劇院”活動區,為幼兒提供皮影戲表演的舞臺和道具,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皮影手工作品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出來。
皮影主題下幼兒美術活動的開展不僅開拓了幼兒的視野,更讓教師的美術教育活動具有無窮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積累知識經驗,獲得審美體驗,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等多種能力,培養了獨立自主、勇于挑戰的精神。
(責任編輯 ? 張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