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 陳峻
在號召文化復興與文化自信的今天,如何看待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如何將傳統藝術形式和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進行有機融合,是當下學校藝術課程建構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其中剪紙藝術作為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民間藝術,因較易在學校里進行教學和推廣,而成為許多中小學校青睞的校本課程主題。筆者將結合對剪紙校本課程近十年的探索與對美術核心素養的理解,談談如何將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創新融入剪紙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一、課程的制訂與設計
1.把握方向,培養核心素養
在強調核心素養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美術學科對學生提出了五大學科核心素養要求,即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一線美術教師要認識到“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觀念的變革,在觀念重構的基礎上,建構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綜合化美術課程,開展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與研究。
2.前期調研,制訂課程方案
教師在明確了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教學方向后,要通過前期調查研究,從社會文化、學生發展等多個維度考量,制訂適合的課程方案。
(1)基于現實社會背景。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許多傳統藝術以其悠久的歷史、偉大的創造而成為世界藝術瑰寶。但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一些當代高中生迷失了文化方向,失去了文化自信,成為了傳統文化缺失的那一部分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基石,是文化強國的歷史支撐,是植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沃土。因此,在時代的呼喚下,在高中開設傳承創新中國傳統藝術——剪紙藝術的校本課程,就具有了極高的意義和價值。
(2)基于學生的發展背景。新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應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生活、學會審美的品質,進而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剪紙藝術作為曾經最普及的民間藝術,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并且材料易得,制作簡便,便于在學生中大范圍推廣。這為在高中階段開發與實施剪紙校本課程奠定了現實基礎。
(3)基于調查研究背景。在高中階段開設以美益智的剪紙校本課程,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文化觀,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增強藝術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二、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結合需求,制訂學習目標
結合社會、學校、學生的各種需求,圍繞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可制訂如下學習目標。
一是通過對中國傳統剪刻紙的鑒賞,了解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的審美標準,體會傳統圖案寓意,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初步形成熱愛中國傳統藝術、尊重世界多元藝術的價值觀。這一目標符合了圖像識讀、審美判斷、文化理解核心素養的要求。
二是通過對剪刻紙的創作體驗,能夠熟練運用剪刻紙工具制作出不同風格的剪紙作品,來裝飾美化生活。這一目標符合了美術表現核心素養的要求。
三是通過綜合剪紙的創作、展示,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創造力,豐富其校園文化生活。這一目標符合了創意實踐核心素養的要求。
2.精心挑選,設置教學內容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簡到難,精心設置符合學情的教學內容。
一是可從身邊的剪紙藝術入手,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搜尋家鄉民俗藝術資源,深入領會中國傳統藝術特點;了解剪紙中剪與刻兩種不同的制作方法,感受二者的異同,提高學生的文化理解素養。
二是可通過臨摹簡單的剪紙作品,使學生熟練掌握剪紙工具的運用,使他們在動手實踐中提升自己的美術表現素養。
三是可通過制作極具中國傳統特色的剪紙,鼓勵學生嘗試運用陰刻、陽刻、陰陽刻相結合的方法,臨摹或創作一件具有中國傳統風格的剪紙作品,進而感受傳統藝術之美,樹立文化自信。
四是可通過欣賞中西方現代剪紙藝術,引導學生體會中西方傳統與現代藝術的不同,嘗試融合多種技術創作具有綜合藝術特色的剪紙作品,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創意實踐、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加強時代與傳承的關系。
3.廣開思路,設計評價方式
評價可從技法表現、文化傳承、創意表達三個層面遞進,并具備具體、切實可行和可檢測三個特點。在創意表達層面,要對綜合材料的運用、表現內容與形式的創新等要素進行逐一考查。同時設置不同層次的展示,如小組展示、班級展示、校級展示等。
三、課程的反思與發展
1.及時反思,促進課程發展
每個單元教學結束之后,都要對該單元的內容進行摸查反饋。當一學期結束時,可以問卷的形式調查學生對該課程的總體反饋,從中找出課程存在的問題或不足之處,并在下一學期進行調整。問題如:在剪紙課程中,你喜歡哪個單元環節?你對開設剪紙課程有什么建議?學完剪紙課程后,你對中國傳統藝術有什么新的認識?
2.積極推廣,擴大課程影響力
在課程實施中,課堂是主陣地,而各種形式的社團也是推廣課程的有效途徑。例如,組建師生剪紙社團,帶動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學習剪紙課程,使他們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受益者和中國傳統剪紙藝術的傳播者。在剪紙課程的推廣中,教師也轉變了學科至上、以學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更加關注不同學科的發展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拓寬了美術表現的內容。
通過對指向核心素養的綜合美術課程學習方式的研究,進一步明確了在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是非常必要且具有實際意義的。但在研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中國傳統藝術種類繁多、內涵深刻,很多教師因受所學專業的限制,不能較深入地參透傳統藝術的精神內核,從而導致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同時,如何讓學生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創作,也是課程實施中的難點。有人說,創新是藝術發展的主旋律,只有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才能使傳統藝術在現代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如何加強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仍然是美術教育要關注和研究的重要問題。
(責任編輯 ?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