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松如
在學齡前幼兒的教育活動中,游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教育理論的成熟發展,幼兒園的游戲教育工作也越發體現出科學性和專業性。本次研究正是從幼兒園游戲教學的運用著眼,探討了開展游戲教學的方案策略和注意事項,相信對提高幼兒園游戲教學水平有積極指導意義。
在幼兒園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這是由小朋友的天性特征、心智條件所決定的。按照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說法,學齡前兒童的心智狀況、學生個性適合通過游戲教學的方式來引導。因為這個階段的兒童對學習的重要性還沒有什么認識,他們也很難特別規范自律的投入到學習中去。通過游戲教學來引導,實現寓教于樂,這才符合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習慣和性格特點。
關于游戲教學中游戲性和教育性之間的關系,這一直都是教育界討論的熱門話題。毫無疑問,游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傳授知識、助力成長,所以游戲教學必須是以教育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在具體的游戲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去進行設置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呢?教育業界普遍的主張是要根據教學目的和需要來設定游戲內容。要以在游戲環節凸顯教育的內容,實現教學目的為準則。
比如關于幼兒健身操的教學,這是幾乎每個幼兒園都會有的項目。但由于一些孩子的運動能力比較弱,或者對做操不感興趣,可能就會不積極參加練習,導致做操動作不規范,氣氛不熱烈。對此,老師可以進行游戲化的改進。比如創設一個情景,選四名同學分別扮演小老虎、小松鼠、小鴕鳥、小白兔并隨機分成兩組。然后去創造劇情,以“森林趣味運動會”的方式進行比賽。比賽項目可以是繞樁跑、趣味頂球、綁腿跑等。跑輸了的小隊就要去做一組健身操,跟著老師或者跟著其他同學做。也可以單獨對某一個動作進行反復練習,最終其目的是要在游戲中讓小朋友掌握健身操的動作技巧。為增加趣味性,可以制作趣味運動會所需的一些剪紙布景、奇形怪狀的帽子或者手套,或者配合一些稀奇搞怪的音樂等烘托氣氛。
老師們必須要明白,學齡前兒童未必每個人都喜歡做游戲,也未必每個人喜歡的游戲類型都一樣。為了避免小朋友做游戲的時候產生排斥心理,出現不和諧的氣氛,老師在編排游戲的時候也需要適當考慮小朋友的個性,或者結合小朋友的才藝和特長來進行。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歡唱歌,有的小朋友喜歡跳舞,有的小朋友喜歡朗讀。老師在做游戲的時候可以讓不同學生之間進行配合,盡量讓游戲中的每個人都獲得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游戲教學并不一定是要融入某種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純粹的做游戲本身也是一種心智的開發和鍛煉。所以有時候老師可以不用特別在意游戲中教育的重點和知識的灌輸,而是可以根據游戲環節隨機應變。比如有的小朋友在游戲過程中表現過于強勢,喜歡玩滾輪胎的游戲就霸占著輪胎不給別的同學玩;有的小朋友性格柔弱,明明想要蕩秋千卻總是不好意思去玩,總是被其他同學搶走位置。對于這樣的情況,老師應當在游戲過程中或者游戲之后加以引導。告訴比較強勢的同學要做一個勇敢的男子漢,懂得照顧其他同學;或者告訴性格柔弱的同學學會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同學適應游戲的環境和節奏。這個過程不只是對游戲秩序的管理,也是在引導同學養成健康向上、開朗樂觀的性格習慣和道德情操。這種游戲教育對于兒童成長顯然是有好處的。
以往有些老師在做游戲的環節并沒有特別注意更新形式,大部分游戲反復做,學生體驗老套無趣,游戲教學的意義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所以老師們要及時調整觀念,注意把控游戲的頻率和節奏;并積極從網上尋找一些靈感,設計儲備一些有新意、有樂趣、有教育引導意義的游戲活動。老師們還還可以將游戲教學活動和其他教學活動相結合,將游戲活動中一些同學的表現作為例子加以點評;或者請同學們用講故事的方式描繪游戲的場景,讓抽選一些同學把其他同學做游戲的場景畫出來。條件允許的話,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以及其他創新形式進行輔助,比如跟著視頻里的小朋友一起做動作模仿游戲,或者把幼兒園游戲視頻發給學生家長,號召家長在家里帶孩子一起做游戲等等。
游戲形式的多元化,意味著其啟發意義、教育價值、創新體驗的多元化。這也將是幼兒成長教育的有力支持。
游戲教學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幼兒園教育的教學方式。它是教育和娛樂的有機結合,因此其關鍵點在于找到教育和游戲的平衡點,讓小朋友在游戲娛樂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知識,獲得更多正面的引導。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幼兒園老師們在游戲教學方面還需要不斷探索,嘗試,總結經驗,從而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幼兒園)
ar-indent-count:2.0; layout-grid-mode:char;mso-layout-grid-align:none'>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將數學思想和數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并且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而可以幫助學生去更加透徹的理解數學知識,并且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作者單位:廣西柳州市文惠小學)
?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