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平
在黨的歷史上,作風建設有反面典型,更有正面典型,焦裕祿為全黨樹立了作風建設的正典型、高標桿。毛澤東同志說過:“典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力量。”當前,在全黨上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引導黨員干部學典型、樹正氣、找差距、抓落實,從正面典型身上汲取營養,是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焦裕祿同志是一個很高的標桿,我們要見賢思齊”。新時代需要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把黨的作風建設不斷推向深入。
好作風源于對信仰的忠誠
信仰,既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行動。它是無形的,卻有著巨大而磅礴的力量,信仰能激發出強烈的使命感、無盡的責任感,達到忘我的境界,化為行動便是忠誠。忠誠是古今中外公認的一種可貴品質,焦裕祿對黨的忠誠源于對黨、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他一生都在詮釋對信仰的忠誠。
新時代,黨員干部要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守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黨員干部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會明白自己是誰,該往哪里去,該怎么做,就能忠誠于自己的信仰,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好作風源于對人民群眾的深情
焦裕祿飽含對群眾的深情,始終把群眾裝在心里,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裕祿把身段放得很低,不做“父母官”,而是給人民當“兒子”,給人民“扛長活”。他一直把自己當作農民的兒子,30集電視連續劇《焦裕祿》的主題歌《喊了一聲娘》道出了焦裕祿把老百姓當娘的心聲。
古代官員尚知“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黨員干部更要樹立正確的群眾觀,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第一目標是為民謀利。時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權利是人民群眾賦予的,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堅持做到“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要俯得下身,彎得下腰,多到人民群眾中走一走、看一看,和老百姓面對面、心貼心,多聽聽老百姓的訴求,才能夠真正踐行群眾路線,真正為老百姓做實事、做好事,為黨增光添彩。
好作風源于求真務實的態度
求真務實,是黨的優良傳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本質要求,是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根本保證。面對“三害”肆虐,焦裕祿同志發出了“苦戰三五年,改變蘭考的面貌,不達目的,死不瞑目”的誓言。他堅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靠著一輛破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對全縣149個生產大隊中的120多個進行走訪、蹲點、調研。行程5000余里,終于弄清了“三害”的狀況。
當下,求真務實是黨員干部擔負新使命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真正把工作落到實處,要有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抓好落實,要對真實情況了然于胸,必須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開展調查研究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必須克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二是通過調查研究把握規律性、增強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做到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三是讓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
好作風源于艱苦奮斗的精神
焦裕祿是一個積極樂觀的革命者,用他愛人徐俊雅的話說:“他好像永遠不知道啥叫難?!倍窋愁B難,搞土改難,鞏固政權難,學工業難,抓農業難,除“三害”難,可焦裕祿從來不怕難,總是積極樂觀、激流勇進、迎難而上。來到最窮最苦最難的蘭考,焦裕祿在筆記本上寫道:“拼上老命大干一場,決心改變蘭考面貌?!苯乖5撌沁@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天天都在拼,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一個“拼”字詮釋了焦裕祿自始至終的奮斗精神。
新時代面臨更為復雜的問題,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的矛盾和問題發生了深刻變化,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工作對象和工作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我們黨長期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要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這些變化要求我們共產黨人必須保持昂揚的奮斗精神。首先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其次,要保持勇于擔當的精神。最后,必須進行偉大斗爭。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很多優良作風。其中,清正廉潔是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方面。中國共產黨人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沒有也不允許有自己特殊的私利。黨員干部要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尤其要增強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因為政治問題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性的大問題,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注重政治上的要求,使黨員干部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作者單位:中共開封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