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滔源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互聯網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其中,互聯網的發展也影響著保險行業的發展,在本文中,我將會對互聯網發展對保險業務以及傳統保險的影響進行簡要概述。
1969年互聯網在美國誕生,初期時,主要運用于軍事領域和學術研究。互聯網從誕生,到被全球廣泛應用于商業(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僅僅花了不到三十年。而在我國,互聯網起步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期。剛開始,人們僅僅將它用做信息瀏覽,社交溝通等,但在如今,互聯網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娛樂消遣,信息搜索過去,商務交易等越來越多的領域中了。
在人們傳統的思想觀念中,很多時候保險就是保險公司用連蒙帶騙的方式推銷保險。總認為是保險公司求著投保人投保。其實不然,在保險合同訂立的過程中,首先要經歷的就是要約和承諾這兩個步驟。《保險法》第十三條規定:“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承保,并就合同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成立。”因此,保險合同的成立,須經過投保人提出保險要求和保險人同意承保兩個階段,也就是說,在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中,往往投保人是要約方,是投保人發出了簽訂合同的邀請。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越來越多的新聞。越來越多的意外事故讓人們逐漸意識到“風險無處不在”這一道理。并且許多國際知名企業發生意外事故虧損嚴重,但由于投保使得保險公司替他們承擔了部分損失,極大減輕了企業的經濟危機,甚至是脫離破產危機。這些層出不窮的新聞事件讓人們逐漸意識到:保險的存在是必要的。
相比傳統保險業監管,互聯網金融領域監管相對寬松,創新步伐較快。當下,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呈現出借貸“P2P化”、融資“眾籌化”、支付“移動化”、銀行“網絡化”和貨幣“虛擬化”等幾個顯著的發展趨勢,每一種趨勢都對應了相應的客戶痛點、提升了金融業務效率,與之相對應的傳統保險業經營模式在融合互聯網基因,提升效率方面動作遲緩。另外,由于互聯網的產生,使得整個行業內的信息系統得以連通,信息傳播速度相比以前要快了很多,提高了保險公司業務處理效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多企業和單位都開始實施信息系統聯網,只要在同一個系統里就可以查找到相關信息。客戶想要了解保險公司、保險產品的相關信息不用再去到保險公司詢問相關工作人員,只需利用互聯網,在官網便可得到詳細的信息。另外,保險公司在進行核保時,可以對客戶的信用記錄進行查詢,避免騙保行為發生,減少了保險公司承保業務的風險。此外,保監會要求保險公司對相關業務信息進行公開披露,這對保險公司而言也是一種外在監督,客戶可查詢公司是否有違規行為,可考慮是否選擇在該公司投保等,這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投保人投保后,若需賠償,保險公司無力償付的情況發生,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因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讓信息的傳播更加及時,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都會從中獲利。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服務模式,其發展一定是互聯網在金融全產業鏈的滲透與融合。互聯網銀行、證券與傳統銀行、證券已進入深度融合階段。互聯網保險趨勢已對傳統業務經營模式的影響逐漸深入。
傳統保險發源與海上保險,海上保險最早的形式是共同海損,還航海遇難時的一種有效補救措施。海上保險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可以說是傳統保險的發展過程。在經歷了漫長的變化后,保險的中心轉移到了英國,并且在英國形成了倫敦勞合社——世界上最大的保險壟斷組織。那時候只有去到勞合社才能辦理相關保險業務。雖然勞合社先后在一百多個國家開設了辦理處,但是對于地勢偏遠卻又需要保險保障的人來說,投保變得十分艱難。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保險業務的辦理已經不再局限于線下的辦理。各大保險公司官網、微信公眾號,甚至有的公司還開發了微信小程序,直接搜索填寫相關信息便可辦理。這對保險業務的經營而言,無疑是一大進步。不僅方便了客戶投保,同時也減少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
在我國,保險的種類大致分為人身險、財產險。雖然我國的人身保險公司在牌照上也有區別。但是,各個不同牌照之間的分界線并不明顯。而且有的公司還獲得了全業務牌照,可以經營三個種類的保險。這使得單獨種類的保險公司不能體現其專業性。
然而在互聯網發達的美國卻不是如此。一位有多年美國保險從業經歷的人士在接受中國券商記者的采訪時風趣的說到,美國保險姓“保”。在美國,保險公司的類別是按照風險的種類進行劃分。每種業務的風險性質的不同使得每類風險經營的特質也有所差異。美國的保險公司的分類很清晰,每種不同類別的保險公司根據自己經營的業務,都有專門的企業經營模式和管理方法,保險公司在處理保險業務問題時會呈現出更多的專業性。
傳統的保險主要是兩類。一類是人身險,其保險標的是人的身體。另一類是財產險,其保險標的是保險合同中所表明的物質財產。甚至對于一些對保險行業幾乎沒有任何了解的人人來說,也就覺得保險主要是對身體和財產進行投保。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種新型保險不斷涌現出來,保險市場的邊界不斷擴大。比如“運費險”即是在網購時如果對所購商品不滿意想要退貨時,保險公司對運費進行補償的一類新型保險。運費險的產生與互聯網的發展密不可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青睞于網購的同時擔心買回來的東西不滿意而浪費了錢, 因此便有保險公司抓住消費者這一心理而推出了運費險。由于運費險價格便宜購買方便(只需在購物時勾選相關選項)等特點,使得運費險的銷量在推出后就大幅上升。

雖然互聯網的發展使得很多客戶選擇了網上投保,但是各大保險公司依舊保持開設線下門店。這時候,銷售人員的服務質量就顯得尤為關鍵,若是客戶感覺某家保險公司服務質量不好,那很可能就會在下次需要投保時選擇別家保險公司。因此,各家保險公司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大多會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
為了規范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行為,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保險業務健康發展,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但是,由于網絡發展迅速,在某些情況下存在監管漏洞。新型違法和騙局不斷出現,難以防備。為了更好的維護互聯網保險這一平臺,更好的利用互聯網發展保險行業,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證保險行業的穩定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各大保險公司建立了自家網站,為了保證網站穩定高效的運營,保險公司需大批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操作設計和業務創新。因此還需重視人才培養,引進大量的技術創新人才和管理高端人才,對保險公司內部的業務進行優化,針對“提高理賠效率”“簡化客戶操作流程”等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不僅成了便利人們生活的工具,也成了許多不法分子違法的途徑。隨著互聯網保險銷量的擴大,不少黑客對保險公司的網址和公司內部信息系統進行攻擊,竊取保險公司的內部信息和客戶的資料。
這一危險因素使不少人對互聯網保險望而卻步。為增加消費者對于互聯網保險的信任度,保險公司應有專門的網絡安全維護部門。對公司網站進行定期排查,減少信息泄露的危險,提高互聯網交易平臺的安全性。
互聯網金融實際上是傳統金融的改造和升級,這一巨變對保險行業帶來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也許會有許多保險公司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技術戰爭中慘敗退出,但同時也會有很多保險公司借此東風脫穎而出。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應抓住機會,以互聯網為載體,升級和改造保險業。讓保險業能在時代的發展中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