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家召/四川省平昌縣得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36400
壞死桿菌病的病原體是壞死桿菌,形狀是多樣性,在病變組織和培養物里呈長絲狀,長的有100μm,寬0.5~1.5μm,但也有時可發現長僅3~4μm或更短些的球狀的形狀,壞死桿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對外界的抵抗力不強,55℃加熱20min可殺死,1%高錳酸鉀經10min,5%來蘇爾經5min可殺死。
壞死桿菌病侵害綿羊、山羊、牛、馬、豬、鹿、羚羊、兔、雞等。動物里以生豬、綿羊、馬最易感染。傳染來源是病畜,但有的健康動物也起著間接傳播作用。本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仔豬易發生壞死性口炎。
本病的潛伏期在自然感染時大約為1~3d。生豬壞死桿菌病長因發生部位不同,可分為:皮膚壞疽型、壞死性鼻炎、壞死性口炎、壞死性腸炎。
病理變化常因畜種不同而有差異,不過總的在所有實質臟器都可發現壞死灶。即使原發性壞死過程發生在皮膚時,實質器官也可能同樣發生壞死灶。病畜全身各器官都有營養不良現象,肝硬化,腎包膜不易剝離,膀胱黏膜肥厚,口腔及胃黏膜有纖維素樣壞死性炎,尤其腸黏膜更為嚴重。
可根據流行病學、病狀及病理剖檢判斷。例如,發病部位,壞死組織的特殊變化以及特殊嗅氣可作為懷疑為壞死桿菌病。但為達到正確診斷目的,可進行細菌學診斷。
以豬為例,首先是增強豬只抵抗力,消除發病因素。改善飼養管理,注意豬舍環境衛生,消除污水,使病豬能在清水中淋浴,以便潰瘍早起脫落,逐漸痊愈。用0.1%高錳酸鉀,2~3%來蘇爾液洗凈病灶,消除壞死組織直至到露出肉面為止。然后用1∶1或2∶1焦油福爾馬林合劑涂抹,約2~3次可治愈。
豬舍必須建在干燥的地方,排水方便,經常起墊,不積糞尿;勤換新鮮墊草,以免下肢遭到不良影響,為壞死桿菌侵入造成條件;豬群不易過大,定時定量喂飽吃好,防爭食咬斗;消滅蚊、虻,避免刺激;補充種畜時應對蹄部進行細致檢查,以免病豬混入,并定期檢出豬群中的病豬及可疑病豬;在健康豬群中發現病豬應迅速隔離,進行合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