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騰宇/黑龍江省伊春市伊美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53099
引言:現階段我國養豬產業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豬肉在市場中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大,養豬業的市場整體上來看都有著非常廣泛的前景。但是,隨著養豬業的不斷發展,豬群的健康也成為了廣大養殖戶重點關注的內容,一旦發生疫病,就會給豬群的健康生長發育造成極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1.1 傳播速度快在進行生豬養殖的過程中,夏季普遍都是各種疫病比較高發的季節,主要是因為夏季氣溫比較高,并且有些地區比較潮濕,環境非常適合病菌和寄生蟲的生存。豬群中一旦有一頭或者是幾頭出現了疫病,就會在很快速度下給整群生豬造成感染,如果不進行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就會給當地的養豬業造成極大的影響。這就要求養殖戶在進行防控的時候,保證養殖質量,避免造成更大的不利影響[1]。
1.2 發病具有年齡性特點對現階段比較常見的豬群疫病進行觀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疫病的發生都與生豬的年齡有著密切關系,不同年齡段的豬只易感疾病類型有所不同。普遍來說,生長豬和育肥豬以及母豬最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襲,仔豬患病的概率稍微小一點。
1.3 呈現出暴發性的流行趨勢豬群疫病的發生大都呈現出暴發性的趨勢,基本上都是從一些散養的農戶到一些初具規模的養殖場中,之后流向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同時疫病的致死率也比較高,每年都會因為疫病而出現大量的病死生豬。
1.4 混合型感染數量居多我國當前豬群主要疫病大都是混合型感染的情況,其中包含著細菌與細菌、細菌與病毒、細菌與寄生蟲等多種病原的組合,這種混合型的感染讓豬群受到更大的影響,也給疫病的治療帶來了更大的困難。
1.5 臨床癥狀復雜影響到診斷的準確性與其他動物的疫病不同,豬群的疫病大都是多病原的混合型感染,因此從豬群的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來對疾病類型進行判斷是比較困難的。尤其是在一些非典型的豬疫病出現的時候,診斷起來就更為困難,對于基層獸醫來說更是如此。
2.1 做好規范化引種對于豬群的疫病來說,很多豬病的流行特征與引種環節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引種的過程中,不夠規范就會給豬群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需要對豬群的引種工作進行重視,要對種豬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購置,不能隨意引種,尤其不能從疫病區進行引種,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問題,最好是采取自繁自養的方式。另外,在進行引種的過程中,還要對生豬的飼喂進行重視,要做好營養的補給,同時還要增強豬只體質,降低出現應激反應的可能性。
2.2 做好生物安全防護要對全進全出的管理措施進行重視,對豬圈的消毒和衛生情況嚴格控制,定期做好清掃和消毒。一般來說,可以使用高錳酸鉀來進行熏蒸消毒,對生豬的生活環境安全性進行有效的保證。要對生豬的通風管理進行重視,做好圈舍內部的溫度和濕度控制,積極的構建起良好的養殖環境,進一步的降低養殖圈舍的菌體數量,從而降低生豬的患病率。
2.3 強化對疾病的檢測在對生豬疫病進行監測的時候,需要對養殖階段的內容進行重視,要對生豬生長情況進行重視,針對性的做好相關抗體監測。一般來說,需要每半年實施一次較大范圍的疾病監測,對豬流感、豬瘟和非洲豬瘟以及藍耳病等疾病進行重點關注。另外,還要對監測制度進行積極的完善,要根據各類疫病發生和發展的情況做好動態化的控制,總而擬定出針對性的防治措施[2]。
2.4 嚴格制定免疫接種首先要對豬群疾病的防疫疫苗進行合理的選擇,一般是將生豬的健康狀況、品種和免疫特性進行參照,做好綜合性的考慮,然后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接種;其次要對疫苗的質量進行這重視,在進行采購的過程中,一定要對廠家的正規性進行保證,對接種工作的規范性和專業性進行監督,從而更好的保證豬群的免疫效果。
2.5 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對于豬群的生長來說,相關的飼養管理工作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也是對豬群疫病情況產生影響的重要內容。因此,我們需要從飼養管理的角度進行出發,對豬群的飼養管理水平和效率進行提升。首先要對飼料的選購進行篩選,要對其質量和營養成分進行重視;其次要對生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進行重視,通過添加維生素等物質來對豬只的健康水平進行提升。
綜上所述,現階段的生豬養殖場想要降低疫病的發生率,需要對疫病的發病特征進行重視,將其作為基礎來進行科學化防控管理,做好對疫病的預防,從而更好的保障養殖場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