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堂 于向東 梁淑娟 李桂娟
1.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畜牧技術推廣站 122300
2.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122300
綿羊痘病是一種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又被稱為綿羊天花,由綿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和高度接觸性的傳染性疾病,已經被我國列為一類動物疫病。潛伏期為7d左右。患病綿羊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全身皮膚粘膜出現膿皰性痘疹。羔羊會在全身出現痘疹,嚴重用的話會涉及到內臟,甚至造成死亡。此外,患病羔羊還會出現四肢內側無毛或少毛的癥狀,呈現大小不同的紅色斑疹,經過2周左右的時間能夠結痂,之后逐漸康復。
該疾病的主要傳染源為患病羊和帶毒羊,如果健康羊接觸到病菌的話會出現感染,通過呼吸道和粘膜感染,也可以通過受損的皮膚感染。此外,如果管理不當,水源、飼草等接觸到病原菌的話也會出現傳播。該疾病呈現一年四季流行的特點,在每年冬春季節高發,加之飼養管理不當和營養不良很容易加劇該疾病的發生。所有品種和年齡的綿羊都可能感染,尤其是羔羊和妊娠期母羊感染最為嚴重,妊娠期母羊會出現流產。一旦發病,病情將逐漸擴散,最終導致全群發病,對綿羊養殖業的危害比較大。
患病綿羊的體溫升高,大概升至41~42℃。此外,還會出現精神不振食欲不振的狀態,眼瞼充血腫脹,眼鼻分泌物增多。病情經過1~4d左右,患病羊的鼻部和四肢等部位會出現無毛或少毛癥狀,同時出現紅斑性痘疹。經過1~2d的發展之后成為紅褐色丘疹,之后有水泡,再經過2~3d發展為膿皰,如果沒有繼發性感染的話,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之后能夠形成棕褐色結痂,脫落之后形成紅色的斑塊。如果患病羊的水痘或膿包比較嚴重的話,形成大的疹皰,該種類型的患病也會出現皮膚壞死的癥狀,引發敗血癥,最終死亡。但有些羊不會發痘疹或者發出少量的痘疹,不經過水皰和膿皰階段,直接干燥脫落結痂。
為明確患病羊是否患痘病,應該結合該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典型的臨床癥狀進行初步的診斷,想要最終的確診,必須要借助實驗室診斷的方式。綿羊痘病主要發生在每年的冬季和春季,發病快速,傳播速度快,有比較典型的臨床癥狀,一般情況下,不需要進行實驗室診斷就能夠確診此病。如果患病羊沒有出現某些典型特征的臨床癥狀的話,必須要結合實驗室診斷才能確診。比較簡單和快捷的實驗室診斷技術為直接切下羊體表面的丘疹皮膚,然后涂抹于載玻片上,經過姬姆薩染色之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能夠發現細胞內出現大量的嗜酸性包涵體,能夠確診為綿羊痘病。此外,也可以采取無菌吸取丘疹內液體接種的方式,之后在培養箱中培養72h,經過觀察會發現局部病灶會病變加劇,并成片的脫落。
現階段,還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該疾病,只能結合該病的臨床癥狀采取對癥治療的措施。可以使用一定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為患病部位,每天清洗2次。清洗之后需要涂抹甘油或紫藥水,連續使用5~6d。或者配合使用一定量的磺胺嘧啶注射液,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2次/d,每次20mL,連續使用3~4d。此外,在患病的初期階段,可以采取緊急接種疫苗的方式,效果比較好,每只成年羊注射20mL,羔羊注射10mL,連續注射3次。
為加強對綿羊痘病的預防,堅持早發現、早免疫、早隔離和早治療的措施。此外,在綿羊養殖的過程中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定期接種免疫疫苗,一旦發現患病羊,及時的隔離和治療。其次,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措施,做好圈舍的消毒和清潔工作,能夠有效的避免該疾病的發生。定期接種綿羊痘病弱毒疫苗,對防治疾病的發生意義重大。在接種的過程中,按照相應的使用說明書接種,避免出現漏接或少接的問題。綿羊在接種之后的兩個星期左右會產生抗體,抗體持續的時間為1年左右。在每年的冬春季節,在綿羊的飼料中添加一些蛋白性的飼料,提高綿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應該做好日常的保暖工作,增強機體的抵抗能力。最后,在引種開群之前,需要隔離綿羊3個星期左右,沒有發現問題之后才能夠飼養。對患病羊采取及時的隔離和治療措施,做好養殖場和運動場的衛生消毒工作,所以使用一定濃度的強力消毒靈溶液配合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噴灑,兩種藥劑交替使用,防止病毒產生抗藥性,對病死綿羊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毒的傳播與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