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寧夏吳忠市利通區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 751100
我國畜牧養殖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出現了一些環境問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如殘留藥物、臭氣和糞便等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如果不能采取及時有效的解決對策,不利于畜牧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改變傳統的養殖觀念,加強養殖監督管理。
1.1 臭味和臭氣污染一些飼料經過畜禽的新陳代謝之后會形成臭氣或者氮氣,很容易對周邊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同時這些物質有比較嚴重的刺激性,一旦在空氣中長期存在,就會造成大氣污染。
1.2 藥物殘留污染在畜牧業養殖中,會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和激素類的藥物,雖然能夠降低畜禽的發病概率,但是會引發畜牧產品殘留問題。此外,養殖戶對養殖場進行不定期的消毒處理,也會產生一些有害的物質,直接影響周圍的空氣、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同時也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1.3 糞便污染在畜禽養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糞便,過量的糞便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負擔。此外,加之一些養殖戶缺乏環境保護意識,不能科學的處理這些糞便,而是將糞便到處亂堆亂放,直接污染周邊的水和空氣。
1.4 動物尸體污染現階段,我國散養殖戶所占的比例比較大,尤其是隨著政府對養殖力度扶持的增加,養殖戶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多,這勢必會造成養殖過程中的病死動物增加,如果不能對病死動物進行及時科學處理的話,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傳播與蔓延。
2.1 環境保護意識淡薄造成畜牧養殖業中環境污染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包括環境保護意識淡薄,許多養殖戶沒有認識到環境和養殖之間的密切關系。有些養殖戶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忽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此外,有些養殖場缺乏環境保護設施,在養殖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不能解決養殖過程中出現的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
2.2 養殖方式相對落后雖然我國的畜牧養殖業開始向著規模化和集約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養殖方式還是比較落后,表現在養殖相對分散和粗放,尤其是許多養殖戶或者養殖企業的生產設施比較簡單,不能配備相應的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直接影響環境污染問題的治理。有些農村地區的小型養殖場設備比較簡單,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之后就將糞便和污水排放到外面,嚴重威脅當地的生態環境。
2.3 養殖戶不能科學有效的處理動物的尸體相關的研究顯示,一些地區的養殖戶沒有認識到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的重要性,經常出現隨意丟棄病死動物的情況。有些散養戶不能按照規定處理病死動物,缺乏法律法規意識,有些地區的養殖戶因為受到經濟條件的影響而沒有設置無害化處理的設備。
3.1 增強養殖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為更好的解決畜牧養殖中的環境問題,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改變傳統的養殖理念,堅持生態養殖理念,提高養殖人的環境保護意識。其次,工作部門加大畜牧養殖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養殖人員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最后,使養殖戶能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養殖污染防治工作中,減少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3.2 加大畜牧養殖污染治理力度首先,加大資金的投入,重視對養殖場污染處理設施的建設,提高畜牧養殖廢棄物的回收和再利用的效率。其次,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可以采用生物進化方式對糞便和污水進行處理,不斷提高畜禽糞便污染處理的能力。
3.3 建立生態化和綠色化的養殖模式為了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應該改變傳統的畜牧養殖模式,而是建立生態化和綠色化的新型畜牧養殖模式,不斷提高我國畜牧生態化養殖的水平。首先,應該讓養殖戶認識到綠色化的新型畜牧養殖模式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型養殖模式。其次,在畜牧養殖業發展的過程中,禁止使用抗生素類藥物,而是使用綠色獸藥和綠色飼料,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從而減少生態環境的污染。
綜合上面的闡述可以知道,畜牧業養殖中的環境污染治理問題非常的關鍵,為此,相關的工作部門應該結合環境污染程度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此外,可以借鑒先進地區和國家的技術和治理經驗,然后結合本國環境污染的具體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方案,不斷提高環境保護的質量效果,為人們提供優質畜牧產品的同時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