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興仁/四川省平昌縣得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36400
蒲大章/四川省平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邱家中隊 636400
平昌縣于1950組建鄉鎮獸醫協會,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畜牧獸醫站,屬集體所有制事業單位,1980年改為鄉鎮畜牧獸醫站至今[3]。1992年國家農業部、人事部、財政部、編委等四部委聯合發文將鄉鎮畜牧獸醫站定性為國家設在基層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1993年國家農業部發布的《鄉鎮畜牧獸醫站管理辦法》又做了詳細規定:鄉鎮畜牧獸醫站是國家在基層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接受縣畜牧主管部門和鄉鎮政府的雙重領導[2]。
2.1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六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動物防疫工作需要,向鄉、鎮或特定區域派駐獸醫機構。
2.2 國家規定國務院國發[2015]15號文件《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規定:切實加強基層動物防疫機構建設。根據經營性服務和公益職能分開的原則,積極推進鄉鎮畜牧獸醫改革,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按照鄉鎮或區域設立畜牧獸醫站,人員、業務、經費等由縣級獸醫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管理,承擔動物防疫、檢疫和公益性技術推廣服務職能[1]。
2.3 文件規定國家農業部農醫 [2009]9號文件規定:由縣級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向鄉鎮或者區域派駐畜牧獸醫站,配備滿足當地動物防疫工作和畜牧業發展需要的人員。
平昌縣機構改革于1999年將鄉鎮畜牧獸醫站劃歸地方人民政府管理,2013年“三權”(人事、財務、業務)收歸縣畜牧食品局管理,2017年4月又將鄉畜牧獸醫站三權下放到鄉鎮人民政府管理,合并組建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中共平昌縣機構編制委員會以平編發 [ 2019 ]42號文件的形式,將全縣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用于畜牧獸醫工作的176名編制單列管理,編制和人員相對固定,專司其職。鄉鎮從事畜牧獸醫工作人員的招聘、調動、職稱評聘、考核等由縣農業農村局提出方案商鄉鎮黨委同意后,按程序辦理。
4.1 1999年起劃歸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政府只管有人做事,不管待遇。因當時鄉鎮畜牧獸醫站屬于自收自支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因為政府覺得畜牧獸醫站調了資也是自己掙,這4年中,基本上都未政策性調過資,給職工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現在想起來,都還心有余悸。
4.2 平昌縣機構改革于2017年將鄉鎮畜牧獸醫站下放到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通過2年的運行,特別是2019年平昌縣發生非洲豬瘟疫情后,鄉鎮畜牧獸醫站的工作人員大部分在編不在崗,在崗未從事畜牧獸醫本職工作,不務主業,不擔主責。
4.3 將官方獸醫納入政府行政干部管理序列。有利于畜牧獸醫專業職稱職務的聘任,2018年平昌縣鄉鎮30名高級獸醫師全部到聘任,政策依據是:鄉鎮享受首聘制優惠政策,若是縣主管局聘任,論資排輩,等到猴年馬月。人員可以隨便調劑綜合使用,安排從事政府中心工作,除一部分人員從事畜牧獸醫工作外,絕大多數沒有從事畜牧獸醫本職工作。有的到安監辦,有的到綜治辦,有的到統計辦,有的到應急管理辦,沒有幾個官方獸醫從事畜牧獸醫本職工作,只重視干部使用,干事做事,輕獸醫業務,輕畜牧業發展,輕動物防疫,輕疫情監管,輕動物衛生監督及執法工作等。弊大利。
將鄉鎮畜牧獸醫站的“三權”全部收歸縣農業農村局管理,合理合法合規,利大于弊,有利于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重大動物疫病的防控,有利于動物衛生監督執法,使其專司其職。具體人事、業務和財務“三權”劃歸縣農業農村局直接管理,行政工作繼續明確歸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管理。目前,平昌縣雖將鄉鎮畜牧獸醫站部分職權收歸縣農業農村局管理,但實際情況是兩面都要管,兩面都管不著,情況尷尬,很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