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銳/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動物衛生監督所 665899
關于疫病的暴發需要具備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所以,對于養殖者而言,對于豬場內的疫病防控工作可以圍繞上述的三個條件展開。本文主要根據對于目前國內豬場防疫工作現狀以及如何使養殖者樹立疫病防疫工作展開研究,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目前在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中,飼料質量和養殖技術的提升與發展極大地縮減了對于生豬的養殖難度,但對于疫病的防疫工作雖然也處于不斷探索進步的過程中,但其本身還存在著缺陷和不足,所以,越來越多的養殖人員在保證飼料和養殖技術的同時,將重點轉移到了對于豬場的疫病防控工作上來。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養豬戶的政策支持,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養豬的行業之中,養豬行業呈現出規模化、集中化的特點。但是在該行業中也存在著極高的風險,一個是市場價格波動,另一個則是疫病傳染,再加上部分養殖戶的疫病防范意識淡薄,這就對生豬養殖行業造成極大潛在的風險。目前,國內豬場疫病防控工作中的不足主要有:(1)養殖戶對于防疫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不少養殖戶在進行養殖工作中,只注重對于生豬的生長和價格的波動,而只有在發生疫病暴發時,養殖者才會引起重視疫病防控工作;(2)豬場的選址存在問題,一些豬場為方便交通,將豬場選在人員密集的地區或者靠近其他的家禽養殖場,一旦某一個養殖場內暴發疫病,則會迅速危及到其他養殖場的生豬安全;(3)基礎防疫設施不完善,首先,在一些豬場內生產區、辦公區、養殖區、糞便區布局不合理的情況,這就對開展防疫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4)豬場內缺少必要的消毒設施,對于豬場內或外來人員都無法保證對其徹底地消毒;(5)豬場內防疫衛生制度管理不嚴格,雖然在許多豬場內都會制定防疫衛生制度管理制度,但是實施的效果不佳,設置的工作制度形同虛設,另外也存在養殖場內不制定防疫衛生制度的現象[1]。
2.1 樹立長遠的規劃工作養殖工作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疫病的防疫工作也是一個長遠的過程,所以這就要求養殖者要制定長久的防疫計劃,在規定時期內完成各項防疫工作,不斷更新和完善防疫計劃。此外,豬場的獸醫和技術骨干應保持其工作的穩定性,以保證防疫工作的連續性。
2.2 樹立預防為主的觀念對于豬場內的任何一個流動過程,如母豬的生產、豬仔的養殖、生豬的售賣前后過程,都要嚴格把控,在任何一個過程中都要做到嚴格徹底消毒工作,在豬場、養殖者、飼料、環境等方面,做好全面預防疫病的發生。
2.3 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良好的飼養環境能夠有效地切斷疫病的傳染過程,如在豬場內做到勤打掃、安裝紫外線照射燈、定期消毒、定期滅鼠、定期除草等措施,能夠有效地殺死病原體或阻斷病原體的傳播過程。
2.4 進行嚴格的疫苗預防接種工作進行疫苗接種工作,不僅能夠有效地避免多種傳染病,還能夠使生豬在體內產生抗體,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在進行疫苗接種時,應保證疫苗來源渠道的可靠性,同時還應該依據本區域的疫病發生歷史、容易產生的疫病等確定疫苗的種類,根據所飼養動物的日齡和自身免疫情況合理使用疫苗。
2.5 加強疫情處置能力通過平時對于豬群進食、糞便的觀察及時發現患病豬并進行隔離對癥治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此外,對于出現病癥的豬圈,應當及時地進行全面消毒,防止病毒傳播造成大范圍的感染。如果養殖場內出現大范圍的感染現象,則應當及時向當地畜牧防疫部門報告,并采取封鎖養殖場方式,防止發生區域性的疫病暴發[2]。
病疫防治工作是生豬養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在控制生豬疫病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收入的增加,對于豬肉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在保證向市場提供充足的豬肉食品的同時,也要切實保障生豬養殖地的疫病安全隱患。對于防疫工作的開展,要確保其長久性地進行和嚴格地執行下去,創建一個安全、健康、無污染的豬場養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