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石球/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合陳畜牧獸醫站 225743
某養雞場存欄肉雞1100羽,2019年6月13日40日齡雞群發病,繼而陸續出現死亡病例,遂前來就診。主訴:發病雞群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雞冠蒼白,翅膀下垂,閉目呆立,下痢,有帶血糞液排出,經統計發病雞共70羽,死亡10羽。
對該雞場勘察發現雞舍較為簡易,場地潮濕,飼養衛生條件差,墊料上有咖啡色糞便或血糞。患病雞群扎堆、嗜睡,羽毛蓬亂,雞冠蒼白,食欲不振,下痢,部分病雞泄殖腔周邊羽毛有血色糞便黏連,機體消瘦,嗉囊積食;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患病雞群出現神經癥狀,譬如痙攣、雙腳外翻以及翅膀輕癱等。
剖檢病死雞發現尸體脫水明顯,肌肉色澤蒼白,兩側盲腸腫脹、擴張,腸壁暗紅色增厚,黏膜發炎;腸管有點狀出血呈紅色,質地堅厚,將腸管剪開后發現腸黏膜脫落,有干酪樣黃白色壞死物以及暗紅色血凝塊充盈于腸腔內。
4.1 蟲卵檢查采集病雞5g糞便置于50mL玻璃容器中,再添加10倍飽和鹽水攪拌充分后通過60目銅篩進行過濾靜置約15min后,在載玻片上添加使用金屬絲圈蘸取的表面液膜,再蓋上蓋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球蟲卵囊呈卵圓形。
4.2 涂片鏡檢通過玻片對病死雞腸道內容物進行刮取,將其置于載破片上再添加適量氯化鈉溶液,蓋上蓋玻片后鏡下檢查發現大量球蟲卵囊。
通過發病情況、臨床癥狀以及剖檢病理變化,結合實驗室檢查能夠診斷該雞場發生球蟲病。
5.1 隔離發病雞群,病死雞進行深埋、燒毀等無害化處理,雞場糞便進行堆積發酵消毒,避免病原體擴散傳播;采用生石灰對飼養場地全面消毒,強化車輛、物品和人員的消毒工作,切斷傳播途徑。
5.2 發病雞群采用飲水給藥方法進行治療,即將30%磺胺氯吡嗪鈉可溶性粉投入飲水中,供患病雞飲用,連飲5d,或每千克飼料中拌入氨丙啉140mg+VK 20mg+VA 6萬IU+百球凈100mg,3次/日,連用5~7d。為控制繼發感染,可在每kg飼料中加入雞球蟲散(主要成分為青蒿、仙鶴草、苦參、白頭翁、常山、地錦草)10g+3%水溶性氟哌酸2.5g,混合均勻后供給患病雞群自由飲水,連飲5d。
5.3 治療期間,針對健康雞群可采用拌料給藥預防,即飼料中拌入6%癸氧喹酯預混劑進行飼喂,連用2周,同時精心管理病雞群。通過上述治療3d后,雞群病情有所好轉,食欲逐步恢復正常,5d后發病雞群癥狀基本消除,糞便正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6.1 雞是球蟲的天然宿主,不同種類的雞均易感染,以3月齡內的雞最易發病,具有較高的死亡率。患病雞是主要傳染源,能夠經糞便以及被卵囊污染的飲水、飼料、場地、飼具和飼養人員等傳播;在飼養管理不當、飼養擁擠、雞舍潮濕以及飼養環境衛生條件差等不良因素下極易引發球蟲病,尤其在潮濕多雨時節最易暴發本病,為此在溫暖季節要加強防控本病。
6.2 雞群暴發球蟲病后會導致發病雞生長滯后,且極易誘發大腸桿菌病、支原體病等其他疾病的發生,需要在實驗室確診的基礎上,科學、正確、合理地選用藥物治療,抗球蟲藥物的種類較多,應對癥選藥用藥,同時保證劑量合理、療程充足。此外,還應注意耐藥性問題,防止重復選用同一種類藥物,避免藥物中毒。本場發病雞群重在選用磺胺類藥物(磺胺氯吡嗪鈉)作為優選藥物,作用快且療效明顯,同時輔以中草藥、VK、VA和魚肝油等治療能夠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6.3 癸氧喹酯屬喹啉類抗球蟲藥,能夠作為健康雞群的優選預防用藥,其作用峰期是感染球蟲后的第1d,鑒于其可以顯著促進雞只機體對球蟲產生免疫,為此在肉雞全生長周期內可持續使用,同時球蟲對喹啉類抗球蟲藥易產生耐藥性,要做好定期輪換用藥工作。
6.4 防控雞球蟲病的有效措施是科學預防、科學飼養管理。一是保持飼養場舍通風干燥、清潔衛生,確保飼養密度合理,避免大小雞群混養;二是定期消毒,定期清除雞舍糞便并進行堆積發酵處理,從而有效消滅球蟲卵囊,切斷傳播途徑;三是注重早期免疫預防和藥物預防工作,科學選用抗球蟲藥進行防疫,同時加強雞群營養管理,保證雞群機體營養均衡,日糧中添加富含VK、VA的青綠飼料,加強雞群免疫力,提高雞群抗應激能力,有效防控雞球蟲病的發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