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芳
(山西工程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9)
1)施工單位在招投標階段,多數只重視能否中標,而忽略了投標預算的計算、施工合同的管理對竣工結算的影響。比如,投標預算是否全面,其中有無漏項、錯項、工程量計算誤差等錯誤;施工合同的簽訂是否合理,其中關于變更、簽證的計算方法是否對施工單位有利;還有合同中關于結算的計算辦法是否明確,如果發生索賠事件,關于索賠的計算辦法是否明確等。
2)施工單位在施工階段,往往只重視施工任務,而忽略了造價管理。在施工期間,施工單位的技術人員把管理的重心主要放在施工質量和施工工期上,而忽視了變更和簽證等資料的管理。施工單位的造價人員平時都在公司本部,只有在報進度款的時候才到施工現場去看一下,且進度款的計算也比較簡單,多數是根據施工進度把投標預算中的那部分拿出來直接上報,很少將實時的變更和簽證部分計算進去。主要是因為施工單位的造價人員對施工現場的情況不是很了解,這樣就做不到施工期間的造價控制。且在施工期間,施工單位的造價人員、資料整理人員和項目管理人員之間缺乏溝通,他們之間達不到信息共享,這樣就會造成造價人員在計算工程款或進度款的時候,出現漏算,或者所計算的內容與實際工程不符等情況。
3)施工單位在竣工結算階段,通常是造價工作人員依據現場技術人員送來的結算資料,計算出該工程的竣工結算。由于工程造價人員缺乏現場工作經驗,且在施工期間也很少去施工現場核實,所以就很難避免施工單位遞交的竣工結算與實際工程不符的情況。
在施工單位,尤其是規模比較小的施工單位,會由于工資待遇、社會福利、工作環境等原因,造成工程造價人員、資料整理人員等流動比較快。比如某個工程投標時,由甲造價員負責計算投標預算,但是等工程竣工結算時,又換成乙造價員來計算竣工結算造價。由于造價人員的更換,新造價人員不了解投標預算的計算情況,也沒有參與工程的具體施工過程,所以計算結算造價時僅僅是依據竣工資料來計算的,這樣計算出來的竣工結算造價與實際工程造價難免會存在誤差。施工單位的資料整理人員工作地點一般在施工現場,而且多數為女性。資料員的工作主要是在施工現場整理和完善各種資料,一方面工作環境比較艱苦,另一方面多數施工單位沒有與資料整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且施工工期比較長,資料人員的流動性就比較大。
施工單位的工程造價人員多數不僅要參與公司內部投標預算的編制,而且還需要負責工程進度結算和竣工結算的編制,工作量比較大,去施工現場的時間比較少,所以對工程施工中變更、簽證情況的了解僅限于技術人員提供的資料。
施工單位項目管理人員是在施工現場待的時間最長的管理人員,也是最了解工程情況的人員,施工單位應該出臺合理的獎罰制度,對于工作認真、負責,嚴把質量關,熟悉變更、簽證的程序,并按要求嚴格辦理變更、簽證手續的項目管理人員,應該給予獎勵;對于工作不認真負責,造成工期拖延的;現場變更、簽證手續不全、不規范、不符合要求的,造成期末結算被扣工程款的;管理不當造成質量不合格,被甲方要求返工的項目管理人員,應該給予懲罰。
施工現場資料的整理和完善離不開工程技術人員和資料整理人員,如果他們不了解工程變更和簽證的辦理程序,就不能在規定期限內辦理相關手續,給后期的竣工結算留下隱患。而且多數施工單位的造價人員和資料整理人員是不同的,他們之間交流比較少,存在信息偏差。現場資料整理人員不懂預結算的計算方法,不了解合同中關于結算的計算規定,所以資料整理人員在整理資料時,會有疏漏,有些資料會不符合計算規定,給竣工結算帶來麻煩。
施工單位的造價人員、資料整理人員和現場技術管理人員,首先應該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另外,還需要熟悉合同內容,了解工程變更、簽證、索賠的規定程序和計算方法。多深入施工現場,熟悉工程實際情況,增強責任感和團隊精神。
1)業務知識的培訓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行業新規范、新標準的培訓和學習,要與時代接軌,掌握新知識、新內容,不能落后。其中,對現場技術人員的培訓,不僅包括工期的控制方法、工程質量的檢查規程、索賠的程序和方法等,還包括施工現場材料用量的控制方法等。施工企業還要鼓勵造價人員、資料人員、現場技術管理人員等,利用業余時間多學習專業知識,積極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2)施工單位應該與造價人員、資料整理人員、現場技術管理人員等簽訂勞動合同,為他們辦理養老保險等手續,使職工有安全感,這樣可以減少人員的流動。
1)加強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管理。在招投標階段,要求造價人員首先復核招標文件中各分項工程的清單工程量,如果發現招標文件中的某些清單工程量有重大誤差的,要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其次,準確計算各分項工程的綜合單價,并認真填寫各分項工程的項目特征,以免發生漏算、錯算、重復計算的情況。第三,中標后,要加強施工合同管理。施工合同是竣工結算的主要依據,在簽訂施工合同時,一定要仔細斟酌每項合同條款,比如預付款的支付方式、進度款的支付方式、工程變更、簽證的計價方式、竣工結算的計算方法等。及時收集和整理招標文件、投標文件、會議紀要、施工合同等資料。
工程技術人員在確定施工方案時,要結合施工單位的實際情況,采用方案優選的方法,選出最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為企業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施工單位在與建設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時,要嚴謹、認真。其中關于工期的節點、質量要求應該明確,關于結算的計算方法應該合理,尤其是關于現場變更、簽證、索賠的計算程序、計算辦法應該約定清楚,避免在最后結算時產生爭議。
2)加強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管理。施工單位在工程開工前,要編制施工預算。施工預算是施工單位加強內部經濟核算的依據,是施工中人工、材料、機械臺班消耗的數量限額。
在人員管理方面,施工單位首先應該考察工程所在地工人的薪資情況,然后根據施工預算和企業定額,合理組織和安排工人施工,盡量多用當地人才資源。在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工期要求,按質完成施工任務,提高施工效率,節省人力資源。
在材料管理方面,主要是各類材料用量和材料單價的控制。對于材料用量,施工單位應該嚴格按照施工預算中材料的總消耗量來控制和管理施工現場中各工序的材料用量,避免浪費。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材料用量偏差,施工單位應該及時查找原因,提高施工工藝,改進施工方法,降低材料消耗量。另外,在施工現場還要注意材料堆放的管理,盡量減少二次搬運,降低材料損耗。施工單位在采購材料時,要對建材市場進行充分調研,以確保所采購的材料質量好、價格低。
在機械管理方面,施工單位應該根據施工方案和施工預算,合理確定機械設備購買和租賃方案。在施工期間,還要注意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修。
施工單位應該要求造價人員經常到施工現場去查看施工進度,核對變更、簽證等資料是否與實際工程相符,如果發現有偏差,應該及時糾正。
3)加強竣工結算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在工程竣工結算階段,首先是竣工資料的整理,包括現場簽證、工程變更、會議紀要等,一定要全面且符合程序,竣工圖的標注一定要與實際工程一致。只有資料完整,才能準確計算出竣工結算造價。
為了提高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合理進行全過程造價控制管理,施工單位應該采用信息化管理。比如引入BIM技術,可以在工程開工前,將設計圖紙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前發現,提前糾正,避免將來施工的時候進行變更,不僅造成工期延誤,還增加了工程成本。在施工過程中采用BIM技術,可以在公司內部實現資源共享,也相當于不同崗位之間的信息交流,大家可以及時掌握工程的實際情況,避免出現竣工資料與實際工程不符的情況。
為了提高經濟效益,施工單位應該實行全過程造價控制管理,適當的培養信息化管理人才,實時的引入信息化管理技術。本文根據施工單位工程造價控制的實際情況,提出施工單位進行全過程造價控制的幾點建議,以期為同行單位提供參考。
[ID:01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