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職業學院,山東東營 257091)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政會議座談會上講到 “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的問題。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學生為中心。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靈魂。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為什么能夠歷經千險、歷盡萬難卻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取得成功,走向勝利,歸根到底在于無數共產黨員始終心懷遠大理想、革命意志始終堅如磐石。新時代我們應該大力發揮高校大學生社團作為理想信念教育主陣地作用,認真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會計專業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二課堂”,我們應充分發揮廣大師生主觀能動性,創新大學生社團的形式、內容,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社團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在推動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日常教學改革和加強職業技能大賽以及理想信念實踐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根據立德樹人的總目標,會計學院黨總支始終把大學生社團活動建設作為貫徹“十全育人”的理念,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平臺,圍繞“十全育人”工作內容,會計學院黨總支統一規劃,統一研究,統一部署,做到有計劃、有分工、有落實,形成了齊抓共管、團結進取、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的良好氛圍。以此為出發點,會計學院從文化氛圍的建設作為切入點,打造學習文化長廊;結合專業特點,融入社會時代需求和工匠精神,以社團為依托,挖掘自身特色,提出打造“舞動指尖,展示風采”為主題的特色品牌活動。用特色品牌活動作為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線,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參與活動的活力,從而串起“十全育人”的各項工作。
仔細查擺問題,發現會計學院社團各類活動的開展存在形式單一、創新不足、流于形式等方面的問題,沒有一個能讓學生眼前一亮,叫得響的“拳頭產品”,品牌意識較弱,缺乏動力和活力。其中社團管理發展中的不足突出表現以下幾方面:
(1)大學生社團活動不夠穩定,缺乏持久生命力。各種社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是各自為政。開學之初,百團大戰校園好熱鬧、各社團使出渾身解數增加社團吸引力、招兵買馬吸引新生加入會員。但不久歸于平靜,社團會員興趣降低、社團學生人數減少,社團積極分子所剩無幾,甚至個別社團處于解散狀態,長時間無活動開展。有一些學生社團缺乏長遠規劃,大學生社團始終處于低水平重復建設。也有一些社團對核心學生依賴過大、該學生畢業、無人能頂起來社團缺乏凝聚力,從此社團就一蹶不振。
(2)大學生社團活動經費不足。經費是社團運轉的“潤滑劑”,充足的資金是社團得以正常運轉的重要動力。就目前情況看,我院各社團的正常運轉是靠新學年收取的會費來維持的,活動經費在掛靠的學院很難報銷,而制作證件、搞宣傳、辦講座、購買獎品、開展社會調查或社會實踐都需要經費。活動經費的匱乏,使社團活動正常開展很受限制,導致部分活動無法開展。
(3)大學生社團指導教師配備不足。開展社團活動理論指導尤為重要,一方面社團學生負責人同社團指導老師溝通交流不夠,另一方面個別社團指導老師因忙于繁重的教學、科研工作對社團在理論和活動開展中指導不夠,投入不多。雖然每個大學生社團都聘請了導師,但導師工作熱情不高,指導作用顯薄弱。
(4)大學生社團干部的自身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社團干部的方法還能適應工作的開展,但部分社團干部在工作中缺乏敬業精神,在組織活動時沒有充分發揮自己和會員的積極性,對社團管理放任自流,使得社團形同一盤散沙。遇到困難臨陣退縮,處理事情猶豫不決。而且這種現象普遍存在:大一的社團理事,到大二直升會長,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有效指導,這不利于社團的管理與發展,他的能力還不足以擔負重任。
那么面對以上問題,怎樣才能更好地將大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系統化、規范化?找到大學生社團工作的“牛鼻子”?
一是大力加強社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營造良好的大學生社團文化。社團文化所倡導“競爭、創新、開拓、奉獻、服務”的社團精神,大大豐富了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內容和載體,對大學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職業素養很有幫助。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趨勢,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專業需要,更是會計改革要求的必經之路。為此,會計學院將文化氛圍塑造的主陣地選在學生每天必去之地第八教學樓,以“會計史記”為主題,打造文化長廊,按照會計發展的時間軸,從石器時代到夏商周,從唐宋元明清到新中國成立;從“會計”一詞的產生到第一部會計法的頒布,依次呈現“從結繩記事到信息時代”的會計歷史的發展歷程。并在大廳布置展柜,并定期進行更換,展出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書籍,形態各異的算盤,不同時代的流通貨幣,或者是學生優秀賬本等,讓會計文化立體和鮮活起來,今年還要對會計學院辦公樓進行高標準的師德師風立體文化墻建設,真正實現讓墻壁說話,讓理想信念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是豐富社團活動內容,創新社團活動形式,搭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團實踐平臺。目前,會計學院有專業社團20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也難免存在機構重疊、魚目混雜的情況。為此,會計學院從社團成員招募、指導老師配備、經費支持等方面入手,提出工作規范化、經費多樣化、功能融合化的社團整合思路,加強與專業教學的交流,推動會計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接融合,定期舉辦理想信念講座或參加技能大賽,實現以社團助教學,以教學建社團,以社團促競賽的良性循環,幫助大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將來走向工作崗位,報效祖國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加大社團扶持力度,完善社團考核體系,并持續優化改進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高職院校要對大學生社團建設給予高度重視,多方面籌集經費加大投入,劃出社團專項經費,提供社團專門活動場所。對評選出的優秀社團要給予重點扶持,以點帶面,促進高校社團文化的良性發展。
績效考核是指揮棒,而大多數社團的考核標準普遍存在著考核方法難以量化,主觀、死板等問題,會計學院以“流程優化”為突破口,從態度、過程和結果三方面對大學生社團進行考核。態度評價貫穿全過程,從打卡、簽到等方面評價;過程評價體現在參與率、理想信念實踐鍛煉投入度等方面;結果評價側重于比賽結果。具體操作過程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評價的實時性和動態性,并強調雙向反饋和鼓勵創新,并持續優化改進。
四是大學生社團要積極服務社會,尋求社會支持,為大學生實踐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社會舞臺。大學生社團在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普遍存在目標定位不清,經費來源不足,活動場所受限等方面的問題,為此,會計學院在建章立制的基礎上,舉全院之力多方開拓社會資源,通過組織學生志愿者,深入社區、醫院、養老院、幼兒園做義工、志愿服務等形式,實踐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冠名、企業導師等途徑,讓社團項目化,項目社會化,找準社會和企業的關注點,發揮自身和地域的優勢,爭取社會資源整合最大化。通過“一團一品”的特色社團品牌互動開展,形成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有抓手、有品牌、有特色、有亮點”的良好工作態勢。
五是加強社團干部隊伍建設,培養理想信念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大學生社團學生成員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在社團中積極培養理想信念教育的大學生骨干力量,幫助社員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社員學生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站位,幫助社員學生提高業務素質,指導社員學生定期開展內容健康有益、積極向上,形式活潑多樣有趣的大學生社團活動。
通過以上措施,首先實現了一是專業學習氛圍逐漸濃厚。在“舞動指尖、展示風采”品牌活動的引領和理想信教育學習長廊的熏陶下,“技能+素養”雙培育核心理念融入學習和生活,并潛移默化地規范廣大青年學生的思想行為。教師職業氛圍濃厚,專業特色鮮明,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們從之前的厭學轉化為樂學。二是技能大賽屢創佳績。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高職教育從重視知識轉變到重視技能發展,而“舞動指尖、展示風采”品牌團學活動正是促進這種轉變的催化劑。通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實現課內學知識,社團練技能,技能大賽屢創佳績,通過競賽檢驗知識和技能融合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綜合職業能力素養。畢業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更有自信,學校培養的熟練技能和過硬的理想信念素養得到了許多企事業單位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