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延安市第四人民醫院,陜西延安,716000)
急性腎盂腎炎具有起病急,病情惡化速度快,癥狀較多的特點,可在短時間內引起發熱、尿頻、尿痛、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引發膿毒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甚至使患者進入休克狀態[1]。治療急性腎盂腎炎不僅需要采取治療措施,還需要利用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在短時間內產生的巨大恐懼和焦慮感,迅速調整心態。為證明心理護理干預在急性腎盂腎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人對本院治療病例進行了研究,報告如下。
將我院2020 年1—6 月所收治的100 急性腎盂腎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 例,所有患者的臨床表現均為尿頻、尿急以及尿痛,經尿檢后可見紅細胞、白細胞、尿蛋白,無腎盂改變且無腎功能損害。對照組中男22 例,女24 例,年齡26~52 歲,平均年齡(37.1±2.6)歲,伴發熱畏寒(38.4℃~39.5℃);研究組中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3~58 歲,平均年齡(37.7±3.7)歲,伴發熱畏寒(38.1℃~39.2℃),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本研究得到了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知曉研究目的,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給予兩組患者相同的治療方案,隨后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對發熱患者進行物理降溫處理,如降溫效果不明顯,改用藥物降溫,要求患者臥床休養,不得隨意活動,直至境下血尿消失。勤為患者擦拭皮膚并更換干凈、干燥的衣物和床單。記錄每日的進食量和排便量,每周測量一次體重。服用藥物后觀察各類癥狀緩解的情況,評估藥效,并對藥物治療方案進行優化。觀察有無用藥后的不良反應。
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始終以耐心細致的態度與病人溝通,解答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相關的問題,并成為患者的傾聽者,鼓勵其發泄情緒,說出內心感受,避免擠壓負面情緒。主動向患者介紹有效的治療方案及臨床中應用成功的案例。保持病房內空氣流通,光照充足,干凈衛生,營造溫馨、整潔的良好住院環境。向病人介紹醫院內設施和環境,消除其陌生感。對患者進行個體化衛生教育,叮囑患者注意休息,多飲水,注意飲食的結構,以此保證營養的需要。充分尊重患者,以真誠、親切的態度和患者溝通,保證語言通俗易懂,并耐心說明各項護理操作的過程、目的及有關注意事項,詳細解答患者疑問,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以此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叮囑患者充分休息,不可過度勞累,適當加大飲水量,即每日飲水量應超過2000ml,促進排尿,減輕癥狀,加快康復。囑咐女性患者注意私處護理,有效清潔外陰、肛門,特別是要加強經期護理及性生活衛生管理,以免影響康復效果[2]。
觀察兩組的住院天數與臨床療效,療效通過治愈、好轉以及未愈表達,其中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尿菌為陰性,且6 周后復查尿菌為陰性;好轉:癥狀小時,尿菌為陰性,2 周復查為陰性,6 周復查為陽性,未愈:癥狀消失,尿菌為陽性。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用SPSS17.0 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表示,數據采用χ2檢驗,住院天數等計量資料用(x-±s)的形式表示,采用t 檢驗,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治愈32 例,好轉16 例,未愈2 例,治療有效率為96%。對照組治愈22 例,好轉19 例,未愈9 例,治療有效率為8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平均住院天數(14.2±3.7)天,對照組住院天數(21.8±2.6)天,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2687,P=0.0000)。
急性腎盂腎炎是由于腎臟局部感染而引發的病癥,在不及時治療的情況下,可轉換為慢性疾病,增加后期的治療難度,甚至發展成為尿毒癥,是一種惡性程度高,危害性大,并發癥較多的疾病。腎盂腎炎患者中以女性居多,在妊娠期的發病率尤其較高,可導致早產,影響胎兒發育,導致胎兒體重過低[3]。而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產生的負面情緒對治療效果影響極大,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說明腎盂腎炎疾病的危害性,但不能過于夸大其詞,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和對疾病的恐懼感,告知患者情緒變化對治療效果的影響,使病人主動控制自身情緒,還可以多介紹一些成功治療并痊愈的案例,增強病人治療信心。與此同時,還應該向患者介紹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包括注意陰部衛生和性生活衛生,多鍛煉,注意飲食。
綜上所述,對急性腎盂腎炎患者行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明顯,在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后,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調動起積極性配合藥物治療,還會在一定程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縮短住院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