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鑫
(寧德市第一人民醫院,福建寧德,352000)
經過精心護理后,部分產婦仍然還存在排尿困難、尿潴留、尿失禁和尿頻等臨床癥狀,如果產婦多次自行排尿還存在困難現象,則需要進行第二次導尿,這將大大增加產婦身體和心理上的痛苦,同時也增加醫護人員的護理難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質量,降低產婦對醫院及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影響醫院治療水平和護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進行產后尿潴留的預防和護理,成為很多醫院醫護人員提高尿潴留治療效果和護理水平的首要任務,也成為廣大護理人員及相關學科的重要研究課題。
很多產婦對分娩根本沒有了解,并且在分娩過程中因懼怕疼痛而不配合醫護人員分娩工作,導致耗力過大,使膀胱里的尿液沒有及時排出體外,最終發生尿潴留。當繼發性宮縮乏力、滯產及胎頭下降銜接不佳時,便發生排尿困難的癥狀。
會陰側切手術、會陰復雜性裂傷修補手術和陰道助產手術等,都會導致尿道水腫,最終發生排尿困難[1]。如果膀胱三角區黏膜出現充血水腫,將導致膀胱肌肉收縮力消失,使膀胱內的尿液無法排除,最終發生尿潴留。
留置尿管病人在拔管過程中,忽視了膀胱反射功能的鍛煉,指導膀胱排尿系統性能下降。
產婦產后害怕傷口疼痛和裂開,刻意抑制排尿動作,使膀胱排尿功能沒有得到及時發揮,最終導致排尿功能下降,阻礙膀胱內尿液的排除,發生排尿困難和尿潴留。
產婦分娩后應及時在膀胱處用熱毛巾熱敷4min,毛巾的熱敷水溫隨時保持在50℃,進行熱敷時盡量不要觸碰子宮,以免刺激子宮,引起子宮出血。
首先找一個500ml 的水瓶,將水瓶盛滿60℃熱水,并將熱水套入相應的布袋,然后要求產婦平臥在病床上,伸直雙下肢,將布袋里的熱水瓶放置在產婦的膀胱區,并上下輕輕推轉20min。
使用2 支40ml 的開塞露,注入產婦的肛門,并在里面停留15ml 后才能取出,然后耐心等待大便急迫感,最后進行排尿[2-3]。
首先取甘方遂末面粉10mg,用溫水進行調和,直至糊狀,然后將調和好的甘遂末外敷于臍部,該預防措施已經經過相關臨床療效觀察,無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即陰部清潔護理,要求產婦每天使用適當比例的高錳酸鉀溶液,對陰部進行清洗,高錳酸鉀溶的比例最好為1:5000,或者用新潔爾滅(1:2000)和絡合碘(1:5000)進行清洗,清洗的最佳頻率是2 次/d,同時每天飲水不少于4000ml[4]。
應用尿管的開放大大降低了排尿困難和尿潴留癥的病發率,但還是有18%的產婦在拔管后出現排尿困難,嚴重者還需要再次導尿。對于置管時間長的產婦,最好采用膀胱灌洗的方法進行產后尿潴留護理,灌輸的藥物主要是生理鹽水、阿托品和慶大霉素,按一定比例調和后進行灌輸,其中生理鹽水為500ml、阿托品為0.5mg、慶大霉素為8 萬U,總共灌輸的液體量為300ml,灌輸藥物需放置20min,灌輸頻率為2 次/d,連續2d。除了以上護理方法外,還有采用60 鈷照射消毒、選擇適當時機拔除尿管、盡量縮短留置尿管時間等。
因為產婦生理位置和解剖位置存在很大的差異,導致至少2%的產婦會發生泌尿系感染。一般的臨床表現有,產婦產后2d會出現膀胱感染,應予以抗感染治療。對于留置尿管產婦,應使用生理鹽對膀胱進行2 次/d 的清潔沖洗,并每天進行尿液PH監測,其監測標準應保持在6.5—7.0 之間。
詢問孕婦孕期實際情況,對孕婦不良情緒進行安撫,并關心慰問孕婦,使用宣傳書籍、報刊及視頻的形式指導孕婦了解正確的分娩原理及過程,降低孕婦對分娩的恐懼度,鼓勵孕婦產前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等容易吸收的營養品),并要求孕婦多飲用水,以此補充孕婦的身體消耗,幫助孕婦戰勝對分娩的恐懼心理,減輕孕婦的心理負擔和痛苦。
最好的排膀胱時間是離開產房前,對此,醫護人員應及時在產婦離開產房前,督促并協助產婦排尿,因為離開產房后的產婦已經身心疲憊,需要大量的隨眠,不能及時排尿。如果離開產房前不能及時排尿,當腹部呈凹凸狀團塊時,便不易排尿,最終會導致排尿困難和尿潴留癥狀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