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興中學高二(2)班 陸茹鈺
家風,指一種由祖輩或父輩積極傳承并身體力行的,用以規范全體家庭成員言行的良好風尚。家風具有引領力和約束力,既是思想意識、精神境界的價值引領,也是待人接物、辦事用權的行為準繩。
家是“最小國”,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因子。家風,是一個家庭甚至是家族長期浸潤、長期堅持的一種文化基因和品行導向,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和導航性。小到個人與家庭的成長,大到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都與家風有著密切的關聯。
家風促進后代安身立命。顏之推書寫的《顏氏家訓》,是中國古代家訓成熟的標志之一。顏之推寫家訓,旨在教育后代子孫修身齊家、為學治教,成長為并始終做一名重德行、知進退的人。正是在以“居家盡孝、為國盡忠”為核心內容的家訓下,涌現出顏思魯、顏游秦、顏相時,顏勤禮、顏真卿、顏果卿等一代又一代大家名賢。其中,既有廣受認可的學問家和書法家,也有為后人稱道的忠臣和義士。“為人要老老實實做人,不要說空話,對朋友、對親戚朋友,能幫忙的盡量幫忙”,這是年過七旬的顏家后代顏少奎從小接受的家風熏陶。正是如此端正、嚴格的家教熏陶,使得顏少奎自年少時代起正直為人、踏實做事、苦練技藝,投身京劇行業后在花臉凈角、能書善畫等方面孜孜以求,在演花臉凈角、畫京劇臉譜等方面取得了超凡成就,成為了京劇界資格最老京劇臉譜藝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顏氏家風的影響足見一斑,預示著將一代代傳承不止、不斷得以發揚光大。
家風保障家族興而不衰。在魏晉南北朝這個動亂的時期,謝氏家族在數百年激蕩的歷史長河中保持了平安和興旺,“王謝風流滿《晉書》”恰是對謝氏家族人才輩出、皆為芝蘭的最高評價。從東晉開國到蕭梁滅亡的200多年時間內,謝氏13代子孫中留名青史的就達100多人,著名的謝鯤、謝安、謝眺、謝玄、謝靈運等。謝氏家族為何能在興衰不定的時代里屹立不倒,概而言之,其以責任之心治家、以讀書之志立業為內核的良好家風,重言傳更重身教的育子方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家風關系國家繁榮昌盛。家風,與民風社風、與黨風政風緊密關聯。如果一個個家庭家風積極向上、激濁揚清,自然民風社風、黨風政風會隨之水漲船高、昂然奮進。家風、社風、黨風等,數風融匯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諸如以孝為先、實干為要、吃虧是福、誠信交往、踏實前行、頑強拼搏等優秀品質,沉淀為中國人民融入血液的獨有氣質,轉化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和平與繁榮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