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響水縣實驗初級中學 王均明
初中作文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采用個性化教學策略,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需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和創新意識,支持學生開展自主實踐活動,寫出自己的觀點,表達真情實感。
在目前的初中作文教學中,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非常重視應試教育,然而在這種作文教學模式下,學生根本無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假大空的現象非常嚴重,導致學生對寫作興趣不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對學生寫作個性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自己的感受,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比較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要自己思考作文的立意、結構、寫作技巧以及寫作的手法等,從而逐步提高作文創新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采用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其目的是使學生打開心扉,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自由地抒發感情,描繪出自己心底的世界。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還可以使學生的感情世界越來越豐富,不斷強化自我意識,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健康成長。此外,運用這種學習模式,可以有效發展學生個性,提升思維能力和整體學習水平。
許多學生在寫某類型的作文時表現出很強的寫作能力,但其他類型的作文則寫得一般,所以教師不應該限制學生的思路,應該讓學生自由發揮,也不應該說一些限制學生思路的話,比如“你應該這樣寫”等。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教學為例,這篇文章的景物描寫主要包括了春、夏、秋這三個不同的季節,其中桑葚與菜花都是描寫春末的景色,蟬鳴是盛夏的景象,蟋蟀可能使人想起夏末秋初,這些與文章后面作者所提到的冬天的百草園景色結合起來組成了完整的四季景象圖,足見作者精巧的構思。所以大部分教師都會讓學生仿寫相似的作文,還要寫散文。此外,學生還應該借鑒文章中的優美詞語,比如“不必說”等,按照這種寫作方式,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沒有多大的把握,可能因為自己并不擅長寫這種類型的文章,思路不清晰,仿寫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仿寫自己擅長寫的,不限制寫作角度,這樣就會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適合自己的寫作體系。
作文個性化教學的關鍵是轉變教學方式。在傳統教學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給學生提供寫作的具體內容,然后給學生一些素材,讓學生自己去想,下課后必須交,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比如,以愛國主義為主題,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就會把寫作素材通過多媒體或其他方式展示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寫作。這種教學方式過于僵化,如果是在低年級的作文教學中,學生還有可能自主討論,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有很多學生產生厭煩感。其實,可以通過讓學生觀看與主題內容相關的電影,拓寬寫作思路,學生會更有興趣,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