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豪
心血管系統由心臟和血管共同組成,心臟將血液輸送至全身動脈,經由毛細血管進行營養物質、氧氣、代謝廢物等交換,之后血液進入靜脈,由全身靜脈輸送回心臟,從而形成心血管系統,毛細血管屬于動靜脈交換機構[1]。當心臟和與之相連的血管出現病變,則稱為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供血不足、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心臟血管疾病等,均可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2]。心血管疾病是一大類疾病,常見的有冠狀動脈疾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疾病、心律失常等[3]。心血管疾病會誘發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的診斷是早治療的基礎。血脂異常可能是很多問題導致的,比如肥胖、高脂飲食、腎病綜合征、庫欣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這些疾病都有可能繼發性的引起血脂升高[4]。在心血管疾病當中,尤為注重的是LDL-C。因為如果患者存在LDL-C升高,代表患者易得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5]。本研究探討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組,77例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心肌梗死組,80例體檢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動脈粥樣硬化組女40例,男43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9.12±6.53)歲。心肌梗死組女39例,男38例;年齡44~79歲,平均年齡(61.03±7.02)歲。對照組女40例,男40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0.95±6.85)歲。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三組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動脈粥樣硬化或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配合本次研究,入選時意識清醒;排除標準:惡性腫瘤,精神性疾病,不配合本次研究。
1.2方法 對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血脂的檢測,囑咐研究對象采血的前一晚要禁食、空腹>8 h,第二天清晨7:00~9:00,采集新鮮血液進行血脂檢測。并且使用心臟彩超對研究對象進行心功能檢測。
1.3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血脂指標(TG、TC、HDL-C、LDL-C、Apo-A1、Apo-B)、心功能指標(左室射血分數、左室短軸縮短率、脈搏輸出量、心輸出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三組血脂指標比較 心肌梗死組TG、TC、LDL-C、Apo-B水平高于動脈粥樣硬化組和對照組,HDL-C、Apo-A1水平低于動脈粥樣硬化組和對照組;動脈粥樣硬化組患者TG、TC、LDL-C、Apo-B水平高于對照組,HDL-C、Apo-A1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三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心肌梗死組左室射血分數、左室短軸縮短率、脈搏輸出量、心輸出量均低于動脈粥樣硬化組和對照組,且動脈粥樣硬化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三組血脂指標比較(±s)

表1 三組血脂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動脈粥樣硬化組比較,bP<0.05
表2 三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三組心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動脈粥樣硬化組比較,bP<0.05
心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泛指由于高脂血癥、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6]。心血管疾病十分嚴重,并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心血管疾病的終末期癥狀之一為心肌梗死,死亡率高,需要早診斷、早治療。對于心血管疾病,影像學、血壓、血脂、生化指標檢測等是常用的方法,影像學對于未發病的動脈粥樣硬化檢出率較低,而血壓受影響較大。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血脂檢測是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診斷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心肌梗死組患者TG、TC、LDL-C、Apo-B水平均高于動脈粥樣硬化組和對照組,HDL-C、Apo-A1低于動脈粥樣硬化組和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與李健英的研究結果一致。心肌梗死組左室射血分數、左室短軸縮短率、脈搏輸出量、心輸出量均低于動脈粥樣硬化組和對照組,且動脈粥樣硬化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明顯要比動脈粥樣硬化和健康人要弱,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心功能比健康人要差。血脂是指血漿或血清中的脂類物質,通常包括TG、膽固醇、磷脂和游離脂肪酸[7]。其中TG主要由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攜帶,膽固醇由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攜帶[8]。血脂異常是指血漿中脂質的量和質發生異常,主要是指TC、LDL-C、TG升高,或者是HDL-C降低。通常在化驗時說血脂高,基本上是指TG和膽固醇兩大類組成。臨床上診斷血脂高的標準,一般指TC>5.72 mmol/L,或者TG>1.7 mmol/L,HDL-C<0.91 mmol/L,都可以診斷為高脂血癥[9]。高血脂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最常見的誘發因素,大部分的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都合并有高脂血癥。因為動脈粥樣硬化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精神壓力等因素有關系。血脂可以在血管內皮層沉積,形成脂核,慢慢的就可以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從而阻塞管腔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閉塞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因此對于心血管疾病血脂診斷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心肌梗死患者血脂指標與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和健康人比較有差異,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脂指標與健康人比較有差異,說明血脂檢驗在心血管疾病診斷中具有一定的價值。